-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當代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757869
- 條形碼:9787504757869 ; 978-7-5047-578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內容簡介
《貴州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學術文庫:當代教師專業發展研究》主要是從歷史學、文化學、信息學、心理學、評價學等不同的視角來思考教師發展。《貴州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學術文庫:當代教師專業發展研究》認為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存在文化沖突,也存在心理危機,還存在教師流動,等等不足。那么,在教師專業發展進程中,就需要教育家思想的關照,還需要教師文化的構建,也需要教師的心理調適,更需要教師的培訓,而且需要教師成為知識資本家,加強教師評價制度的改革和發展,從而從理論層面、文化層面、實踐層面、制度層面上保證教師專業發展的順利進行。
當代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目錄
陶行知的教師思想及其啟示
魯迅的教師思想及其啟示
——解讀魯迅作品《藤野先生》
錢偉長的大學教師觀及其啟示
如何做個好教師:蘇霍姆林斯基的智慧與借鑒
馬卡連柯的教導員思想及其啟示
魏書生的教師觀及其啟示
第二部分 教師專業發展的文化視角研究
論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新建本科院校教師文化
——基于教師文化選擇的視角
個性化教學視域下的教師文化沖突與化解
新建本科院校教師文化危機及其化解
——以銅仁學院為個案
教授治學的文化困境與出路
教師參與課程決策的文化障礙及其對策
教師游戲精神的缺失與養成:文化視角的反思
后現代文化語境下的教師觀
個性化教學視域下的教師文化策略建構
當前新建本科院校教師文化構建策略
——基于積極心理學的考量
第三部分 教師專業發展的心理視角研究
新課改縱深階段的教師心理沖突與調適
論中小學教師情緒管理
論教師參與新課改的心理資本
個性化教學視域下教師問題意識的缺失與養成
中小學教師焦慮心理及其化解
農村特崗教師的心理沖突與調適
新媒體時代教師的心理危機及其化解策略
高校教師親和力的缺失及其反思
師愛與班級管理工作
第四部分 教師專業發展的培訓研究
論終身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學教師培訓
“世界咖啡”匯談:一種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
當前民辦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問題與對策
情境認知理論及其對中小學教師培訓中的啟示
論學習型組織理論關照下的地理教師繼續教育
試論當前我國高師教育專業地理課程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循環學習理論及其對中小學地理教師學習的啟示
第五部分 教師專業發展的信息化研究
體驗教育信息化
班級管理信息化
第六部分 教師專業發展的評價研究
第七部分 教師發展的專業化研究
后記
當代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節選
《貴州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學術文庫:當代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2.加強大學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196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教師是一種專業”。教師專業化已經成為當代教育領域中的一個關鍵詞,大學教師也需要加強其專業化建設。在大學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中,需要做到“嚴格教師資質,提升教師素質,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具體而言:**,加強大學教師的教師教育,重視大學教師的職前教育;第二,注重大學教師的在職教育與培訓。 3.為大學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發展創造一定的宏觀環境 根據新華網的調查:2011大學校長全球峰會暨環太平洋大學聯盟第15屆校長年會在清華大學舉行,來自五大洲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130多所大學校長齊聚清華園。“中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成為中外校長熱議的一個話題。在他們的眼中,中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缺的是什么?答案是缺少對科研、教學的卓越追求;缺少全球化視野;缺少寬松環境與平和心態。可見,要建設一流大學,就需要構建一個有利于教師和學生發展的環境。因此,在大學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過程中,我們需要構建一個有利于大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環境。 (二)促進大學教師教學改革 1.明確大學教育目的 “教育是有意識的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根據這個理解,我們認為大學教育就是對大學生的身心發展進行有目的有意識地影響,也就是錢偉長先生所主張的大學教師不僅需要教給學生以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完全人格。因此,作為大學教師應認識到,進行大學教育不同于中小學教育,大學教育不是基礎教育,而是為適合經濟的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社會發展培養合格的人才,正如古代所講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至善”。 2.明確大學教師教學的任務 大學教師的教學任務就是教書育人。**,大學教師需要教好書,這里的教書,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大學教師不僅教給學生以知識,更加重要是教給學生自學的能力和發現問題、歸納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正如錢偉長先生多次講到的,即使學生離開了老師也可以繼續進行學習與從事研究工作。第二,大學教師的教學任務是育人。大學教師不是教給學生冷冰冰的知識,而重要的是注重大學的健康的心理,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意志和拼搏精神,即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之外還需要培養大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形成大學生完全人格。 3.大學教師需要加強教學內容的改革 加強大學通識教育,鞏固大學生的基礎知識,這個方面也是錢偉長先生給予我們的重要啟示。大學不僅是專業教育,同時也需要加強人文教育和通識教育,“在高等教育,尤其是在本科教育中倡導和踐行通識教育,是20世紀大學文化精神覺醒的一個重要標志,并且必將成為21世紀東西方文化對話、交融和高等教育建設、發展中的一大趨勢”。因此,大學教師在培養大學生的專業教育同時需要加強大學通識教育。 4.大學教師需要進行教學方法改革 **,大學教師需要重視案例教學。錢偉長提出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專業教育需要加強案例教學,幫助學生的學習。他的這種案例分析方法給予大學教師很多啟示,因為案例分析是“一種連接實踐情境所產生的現實問題的解決與相關科學知識而提供的專業教育中有特色的教育方法”。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將抽象的空洞的理論知識與具體的情景化的實踐充分結合起來,更有利于大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可見,案例分析方法在大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大學教師需要加以重視。第二,大學教師教學需要重視大學生的參與課堂,形成學習共同體。“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
當代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作者簡介
王中華,1979年出生,湖南祁陽人,教育學博士,貴州師范學院教授。本科和碩士畢業于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畢業后就職于銅仁學院教育系,博士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現在貴州9幣范學院工作。2005年以來,已經在《教育信息化》《中國教育學刊》《江蘇高教》《教育科學研究》《研究生教育研究》《當代教育科學》《現代教育管理》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50余篇,出版了專著《個性化教學背景下教師文化個案研究》《個性化教學的理想與現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多緯之思》,并主持多項省級、校級課題,曾獲得貴州省首屆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獎論文三等獎。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唐代進士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