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39399
- 條形碼:9787510839399 ; 978-7-5108-3939-9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本書特色
這是一部有關中國自先秦至元末歷史的漫筆集。收入了黃仁宇先生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表過的33篇文字,發表的時間自1987年年初至1989年夏天。作者用歸納法將史料高度壓縮,用“大歷史”觀勾畫了中國數千年的歷史,自先秦至元末,通過還原其人其事在歷史關鍵處的作為,細致入微地分析了中國歷史的進程、因果以及現代型的經濟如何在中國的土地上落腳。表彰了中國歷史的自有特色,即經過各朝代及政治上分裂的階段而前后連貫。 作者治史,每每從常人不經意的細節處入手,挖掘出極富啟發性的新見,娓娓敘來,發人深省。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有關中國自先秦至元末歷史的漫筆集。收入了黃仁宇先生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表過的33篇文字,發表的時間自1987年年初至1989年夏天。作者用歸納法將史料高度壓縮,用“大歷史”觀勾畫了中國數千年的歷史,自先秦至元末,通過還原其人其事在歷史關鍵處的作為,細致入微地分析了中國歷史的進程、因果以及現代型的經濟如何在中國的土地上落腳。表彰了中國歷史的自有特色,即經過各朝代及政治上分裂的階段而前后連貫。 作者治史,每每從常人不經意的細節處入手,挖掘出極富啟發性的新見,娓娓敘來,發人深省。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目錄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相關資料
今日在世的歷史學家,大概沒有一個人在進入學院大墻前積累有那樣深厚的底層經歷,也沒有一個人能援引這些經歷為資源,在大墻內別開生面,創獲那樣多而且獨特的學術成果。 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上海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朱學勤 “黃仁宇現象”實際上是對史學界的警示,學術研究應該走出狹小天地,從面向上層和少數精英到面向非專業化的讀者,實現為社會服務功能的轉化。 ——劉志琴《黃仁宇現象》 對于黃仁宇而言,“大歷史”式的探討,最后甚至已經接近了神學的領域:“大凡將人類歷史從長時間遠視界的立場檢討,不期而然會在思量想象之中接近神學的領域” ——(臺灣)劉季倫《 “大歷史”下的個人》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作者簡介
黃仁宇 (1918-2000),生于湖南長沙,1936年入天津南開大學電機工程系就讀。抗日戰爭爆發后,先在長沙《抗日戰報》工作,后來進入國民黨成都中央軍校,退伍后赴美攻讀歷史,獲學士(1954)、碩士1957)、博士(1964)學位。曾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副教授(1967)、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1970)、紐約州立大學New Paltz分校教授(1968-1980)。參與《明代名人傳》及《劍橋中國史》的集體研究工作。1979年他離開教學崗位,專心寫作,先后出版了《萬歷十五年》、《中國大歷史》,以“大歷史觀”享譽華人學界。2000年1月8日病逝于紐約上州的醫院中,享年82歲。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