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味生活·茶道(32開平裝)
-
>
炊煙食客
-
>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
-
>
面包與黃油的故事 歷史·文化與食譜
-
>
蔬食記憶
-
>
茶知識108問:今天您喝茶了嗎
-
>
銀勺子(漫畫版)(軟精裝)
姜波說京食-21道傳統京味兒美食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266676
- 條形碼:9787121266676 ; 978-7-121-26667-6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姜波說京食-21道傳統京味兒美食 本書特色
本書以在民間瀕臨失傳的宮廷小吃為主,介紹了21道宮廷菜的做法,并將每道菜的文化背景、風味口感、營養價值、制作竅門都一一呈現,讓我們不僅能了解到當年皇宮里的飲食習慣及養生知識,還能跟著廚藝名家一起學,把當年只有皇宮才能享用的美食變成我們餐桌上的美味。每道菜不僅有精美的成品圖,還配以詳細的制作步驟圖,制作過程清晰明了,易于掌握。所以說,這不是一本普普通通的菜譜,這是一本集制作方法、營養知識和美食文化為一體的書。讓我們即使在家也可以跟著姜波老師做出宮廷美食,吃出健康的身體,了解宮廷菜背后的故事。
姜波說京食-21道傳統京味兒美食 內容簡介
21道失傳已久的宮廷美食,21個詳細的制作方法,將宮廷飲食搬到自家廚房! 有用的美食妙招,有趣的京味兒文化,將美食文化變成自己的內在知識! 這本書從開始打造到*后上市歷時兩年之久,從*初認識姜波老師到*后成書,中間經過了無數次的溝通協商,從框架的確定,到書名的選擇,再到版式的設計,每一個環節都討論了幾十次,*后才成就了現在這本書。但一切的付出,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初認識姜波老師的時候,是小心翼翼地,因為在我心目中,他是出現在電視上的名人,他是蜜供姜第五代傳人,他是高高在上的專業人士,我只是一個小編輯。 ***高級營養技師,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食療養生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一級食療養生師,***評委,高級點心技師,中國烹飪協會會員,北京烹飪協會會員,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北京市東城區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國寶級烹飪大師劉俊卿老先生親傳弟子。電視臺爭相邀請的嘉賓……當這些頭銜一一擺在我面前的時候,我目瞪口呆了。要不要這么厲害?一個人到底有多少潛力能夠在各個領域都達到專業人士的境界?牛人果然是牛人。 但沒想到,姜波老師特別容易讓人親近,是一個特別儒雅,也特別有知識的人,每次跟他見面都覺得受益匪淺,能學到不少東西。以前從來都不知道,宮廷中的飲食習慣有那么多講究,皇帝太后有那么多怪癖,做一個酸梅湯有那么多說法,京味文化有那么多可學的。他腦袋里的知識似乎永遠都挖掘不盡,似乎隨時都有說得出的宮廷秘事。這樣一個厲害的人物擺在我面前的時候,我滿腦子想的都是哪些可以做成書,哪些可以在書中呈現,哪些能讓讀者更多地去了解到這些有意思的事兒。跟姜波老師即使坐上半天一天的,你都不會覺得枯燥,都不會覺得這是件難熬的事兒。所以我們希望能將這些有用的信息,完整地呈現在讀者的面前,希望能將他的所得通過書傳授給每個人。 于是乎,《姜波說京?食》誕生了。 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炫目的封面設計,我們走的是低調奢華的路子。 選擇了**代表性的宮廷美食,將它們的做法用圖片的方式呈現,再難的東西都可以自己在家做好了,不需要再去后海、南鑼鼓巷、什剎海專門去找這些做的比較正宗的門臉尋覓。每道美食前面,還有關于這個食物的有趣傳說或者歷史來源,充分去了解它、理解它、愛它。在做法后面,還有關于它的訣竅,火大火小、鹽多鹽少等等都需要掌握,差一時差一分差一秒都做不出*正宗的那個味兒。我們的圖片走的不是華麗路線,而是深沉路線,就像一個睿智的人,不需要用花枝招展的外貌去吸引別人的眼光,有韻味就已經可以光彩熠熠了。 好書需要靜心去做,精心去打磨。 好書需要慢慢品讀,潛心閱讀。 坐下來,慢慢體味京味美食帶給我們的感官享受。
姜波說京食-21道傳統京味兒美食 目錄
姜波說京食-21道傳統京味兒美食 相關資料
姜波是位地道的北京民俗美食家,也是頗有家學淵源的高級點心技師,能跟著他將這21道傳統的老北京吃食學會,算是非常難得的體驗。 王鳳崎(中醫內科專家、教授,國醫泰斗秦伯未嫡傳弟子) 宮廷美食也可以走入尋常百姓家中,《姜波說京食》將典型的北京風味小吃的做法詳細講述出來,并且還有營養知識、做法技巧,是很貼心的一本美食書。 吳大真(北京同濟醫院院長,原《中國中醫藥報》社長) 文化味兒十足的一本美食書,不僅有每個步驟的解讀,還有特別的營養知識,非常與眾不同。 張曄(中國人民解放軍309醫院原主任營養師)
姜波說京食-21道傳統京味兒美食 作者簡介
姜波,老北京旗人民俗美食家。***高級營養技師;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食療養生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一級食療養生師;***評委;高級點心技師;中國烹飪協會會員;北京烹飪協會會員;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北京市東城區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國寶級烹飪大師劉俊卿老先生親傳弟子;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吳吟秋先生之徒 廣陵派第十二代傳承人古琴家·書畫家李家安先生入室弟子;中國著名民俗大家王作楫老先生之徒;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蜜供姜第五代傳人。自幼跟隨京劇大師張君秋,梅葆玖,冀韻蘭,趙榮琛(趙樸初先生之堂弟),王吟秋等老先生學習國粹京劇藝術。1994年拜劉俊卿老先生為師學習面點制作技術,先后得到郭文彬、康富友、黃子云、康輝、鄭連福、張玉賢等多位廚藝大師的指點和提攜。他制作的宮廷御點及北京各式小吃具備“選料精、下料狠、火候足、技法多、口味純、香味濃、色澤美”等特點,充分體現了兼容并蓄、博采眾長、趨時應世、精益求精的獨特風格。受到了海內外同行和媒體的關注。曾榮獲“首屆北京面點、冷拼、食雕烹飪大賽面點金牌組**名”、“北京第四屆烹飪大賽”面點金牌等。撰寫的《論老北京餐飲管理及風味特點》、《論老北京壽宴堂會》及《論北京61中學烹飪專業模塊教學》等文章刊登于各大報刊雜志。曾赴邀前往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進行表演、講學,并傳授傳統的面點制作技術,受到了廣泛的關注。2007年至2010年被中央廣播電臺、北京廣播電臺、北京電視臺相關欄目聘為嘉賓主持,并參與節目的策劃工作。自1995年至今,不計薪酬全國講學,致力于弘揚中國傳統飲食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