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經典詮釋與義理體認-中國哲學建構歷程片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317610
- 條形碼:9787513317610 ; 978-7-5133-176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典詮釋與義理體認-中國哲學建構歷程片論 本書特色
本書是作者在從事中國哲學研究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有關“中國哲學”學科的一些看法。論述了先秦、魏晉、宋明、晚清四個歷史階段中,中國哲人以經典詮釋、義理體認的方式,建構“中國哲學”的歷史過程,并探討了當代“中國哲學”如何既堅持中國文化主體性,又積極參入全球化文化交流等問題。
經典詮釋與義理體認-中國哲學建構歷程片論 內容簡介
當代中國思想者的研究視域從來沒有離開過對中國社會的人文關注。 如今,中國社會進入了一個重要的轉型時期。 新時期呼喚新人文,也不斷催生著新人文。
經典詮釋與義理體認-中國哲學建構歷程片論 目錄
自序 001
**輯 中國哲學建構的反思 001
當代中國哲學建構的雙重理據 003
義理之學
——中國哲學原型簡析 013
易學與中國傳統思維方式 019
中國知識傳統的審思 030
中國傳統“內圣外王之道” 041
誰誤讀了“格物致知”? 066
第二輯 先秦理性 073
“五經”思想的信仰與理性 075
原始儒學的經典詮釋與義理建構 083
先秦的性命學說 091
先秦儒家“文化”概念的“軟實力”內涵 101
儒家主體性倫理和安身立命 109
儒、道的和諧思想 123
第三輯 魏晉玄理 127
王弼的經典詮釋方法:本末之辨 129
玄學的《論語》詮釋與儒道會通 136
王弼的義理易學 151
玄學的身心之學 169
玄學與性理之學 185
第四輯 宋明近思 201
周敦頤易學的宋學精神 203
胡安國《春秋傳》的“圣人以天自處”論 212
朱熹《大學》“明明德”詮釋的理學意蘊 225
朱熹經典詮釋的兩重進路 239
朱熹的經典詮釋方法:語言—文獻 246
朱熹的經典詮釋方法:實踐—體驗 258
朱子“自得”思想的義理內涵 265
朱熹工夫論的知行關系 280
朱熹“四書”學與儒家工夫論 288
朱熹對“天理”的時空追溯 296
王陽明的工夫與本體 302
王船山的道統、治統與學統 311
第五輯 晚清轉型 325
魏源:學、治、道的轉型 327
曾國藩的禮學與禮治 342
郭嵩燾:開放的道統 350
湘學的傳統形態與近代轉型
——以譚嗣同及其瀏陽之學為視角 361
譚嗣同的新仁學 379
后記 387
經典詮釋與義理體認-中國哲學建構歷程片論 作者簡介
朱漢民,湖南大學岳麓書院院長,教授,歷史學、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兼任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中國書院學會會長、湖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湖南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重大學術工程、國家重點圖書、教育部社科重點項目和其他部省科研項目二十多項。出版《宋明理學通論》《玄學與理學的學術思想理路研究》等個人學術專著二十多種,主編文庫、叢書、叢刊等十多種,發表學術論文二百余篇。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湖南省委、省政府平定的“首屆湖南省優秀社會科學專家”,獲得湖南省政府頒發的“徐特立教育獎”等榮譽。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