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學前心理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155162
- 條形碼:9787564155162 ; 978-7-5641-551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學前心理學 內容簡介
《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系列》共分為四篇十一章,主要內容有:總論篇,包括緒論、心理發展的生物學基礎和環境基礎兩章;產前期個體及新生兒篇,包括產前期個體和新生兒的心理發展一章;嬰兒及先學前期兒童篇,包括嬰兒的心理發展、先學前期兒童的心理發展兩章:幼兒篇,包括幼兒認知的發展、幼兒語言的發展、幼兒情緒的發展、幼兒個性的發展、幼兒社會化的發展、幼兒的心理健康六章。 《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系列》不僅適合高等職業教育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使用,也適合在職幼兒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學習時參考。
學前心理學 目錄
**章 緒論
本章導讀
目標透視
**節 學前兒童及其心理研究
一、學前兒童的概念
二、心理學的概念及研究對象
三、學前心理學的內容體系
四、學前心理學的研究任務
第二節 學前心理學的歷史回顧與前瞻
一、西方學前心理學的早期研究
二、西方學前心理學研究的發展
三、西方學前心理學研究的新進展
四、我國學前心理學的研究概況
第三節 學前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一、實證研究法
二、理論研究法
三、一些常見的嬰兒心理學研究方法
知識回顧
活動體驗
第二章
本章導讀
目標透視
**節 心理發展的生物學基礎
一、遺傳
二、生理成熟
第二節 心理發展的環境基礎
一、社會文化
二、家庭
三、幼兒園教育
第三節 遺傳與環境的相互作用
一、三個孩子的三種發展
二、遺傳環境相關論
知識回顧
活動體驗
產前期個體及新生兒篇
第三章 產前個體和新生兒的心理發展
本章導讀
目標透視:
**節 產前期個體的心理發展
一、胎兒的感知覺
二、胎兒的記憶
三、胎兒的性格
四、胎兒的習慣
五、胎兒的活動
第二節 新生兒的心理發展
一、新生兒的能力
二、新生兒的反射行為
知識回顧
活動體驗
嬰兒及先學前期兒童篇
參考文獻
學前心理學 節選
《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系列》: 表象:當事物不在眼前時,兒童能夠在大腦中出現關于該事物的表象(如形狀、顏色等特點),特別是在1.5~2歲時。 想象:想象是對頭腦中已有的形象進行加工,重新組合成新形象的過程。 思維:思想是腦對客觀事物概括的、間接的反應,是認識的高級形態。典型的人類思維是以語言為工具的抽象邏輯思維。兒童的思維是人類思維發展的低級階段,它具有思維的本質特點一一反應的概括性和間接性,但是抽象概括水平很低,還不是典型的人類思維。 隨著先學前期兒童語言的發展,兒童的表象也發展起來,特別是1.5~2歲,當事物不在眼前時,兒童能夠在大腦中出現關于該事物的表象。表象的發生使兒童的認識活動出現重大的變化,他的記憶已不停留在再認那些重新出現的事物,還可以回憶起過去見過的事物。例如,l歲前兒童離開媽媽時會哭,過一會兒就忘了,媽媽重新露面時,他看見了,又想起之前想要找媽媽。2歲左右,即使媽媽不重新出現,他也要找媽媽,當他看見了和媽媽有關的東西,也會想起媽媽。 表象的發生使兒童有可能產生想象。1歲的兒童只能胡亂擺弄物體,2歲的兒童已經能夠拿著物體進行想象性活動。這時出現了游戲的萌芽。例如,拿著一塊長積木在娃娃頭上擦,想象著給娃娃梳頭,也出現了*初的繪畫活動,如畫出一個近似圓形的東西,說它是“太陽”。 人類典型的認識活動形式——思維,也是在這個時期發生的。這時孩子出現了*初的概括和推理。例如,能夠把性別不同、年齡不同的人加以分類,主動叫“爺爺”“奶奶”或“哥哥”“姐姐”。在生活中,2歲以后的孩子開始會講道理,如媽媽睡覺了,他知道不能去吵媽媽。對一些事情還能提出自己的道理。例如,成人告訴他“天黑了,該睡覺了”,他會立即反問“那么月亮為什么不睡覺”,這個時候的思維是非常具體的,而且只在活動中進行。所以說它帶有“直覺行動”和“感知運動”性質。 至此,兒童的認識過程,從感覺到思維,就已經全部形成了。 ……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