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新時期大學生人生觀教育探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025122
- 條形碼:9787517025122 ; 978-7-5170-251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時期大學生人生觀教育探索 本書特色
大學生肩負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任。《新時期大學生人生觀教育探索》期望大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把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把個人的抱負和理想融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之中,做一個對人類社會有貢獻的人,不辜負祖國和人民的培養和希望。
新時期大學生人生觀教育探索 內容簡介
《新時期大學生人生觀教育探索》講述當前的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能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將決定大學生*終會走向何種人生道路。大學生在校期間是學習專業技術和學會做人的*好時機,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采用多種形式的教育方式對大學生的人生觀進行正確的引導,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他們,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打好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基礎。
新時期大學生人生觀教育探索 目錄
**節 人生的內容與特點
第二節 人生觀的內涵
第三節 中西方人生觀的理論比較
第二章 大學生人生觀教育的理論基礎與現狀
**節 科學人生觀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大學生人生觀教育現狀與原理分析
第三節 當前大學生人生觀教育面臨的挑戰
第三章 人生觀教育的重要內容
**節 愛國主義教育
第二節 理想信念教育
第三節 生命觀教育
第四節 職業觀教育
第五節 審美觀教育
第六節 誠信教育
第四章 人生觀教育的重要載體和途徑
**節 課堂教學
第二節 校園文化
第三節 組織建設
第四節 社會實踐
第五節 家庭教育
第五章 人生觀教育隊伍建設
**節 建設優秀的理論課教師隊伍
第二節 推動專業教師隊伍參與到人生觀教育中
第六章 人生觀教育評價探索
**節 人生觀教育評價原則
第二節 人生觀教育評價方法
參考文獻
新時期大學生人生觀教育探索 節選
《新時期大學生人生觀教育探索》: 資本主義社會以商品生產和交換為基礎,隨著社會需求的抽象化、活動空間的廣闊化、科技技術的先進化,社會生產開始建立在較高的水平上,社會生產力也得到了巨大的進步和發展,在這個階段,人和自然以及人和人之間開始建立起普遍的聯系。 在資本主義社會形態中,個人的發展狀態的變化以及社會分工的進步反映出社會的進步。 1.個人發展狀態的特點 在資本主義社會形態下,個人的發展狀態呈現出雙重性的特征。一方面,個人在與社會和自然的關系上,擺脫了對勞動群體的依賴,獲得了形式上的自由。在商品經濟的基礎上形成了主體間的自由和平等。另一方面,人們仍然沒有徹底擺脫社會和自然,人們還是處于一定的社會關系之中的,不能對社會生產以及生活過程進行控制,還是受到物化的社會關系的控制。概括來說,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并沒有使人完全擺脫對自然和社會的依賴,而是為人類對于自然和社會的依賴提供了普遍基礎。 2.商品經濟下的社會分工 在資本主義社會形態下,社會分工在商品經濟的基礎上得到了發展,造成勞動者和自然之間的關系的變化,通俗來說,就是勞動者和自然的生產條件之間的關系被分離,直接勞動者可能一無所獲,而沒有參與勞動的人卻可能成為資本家。 資本主義的私有制造成了人的自我實現以及自我實現的條件之間的分離,這和社會分工造成勞動者和自然的生產條件之間的分離的原理是一樣的。勞動已經失去了作為人類自我創造活動的價值,其目的只是為了讓勞動者維持生活。 此外,在這種社會環境中,歷史的主體也出現了分離。一方面,人的全面發展使得個體存在出現不斷片面化的趨勢;另一方面,一部分人的相對發展建立在了另一部分人無法發展的基礎之上。此時,“原始的豐富”已經消失,這個階段是個人與社會關系的否定階段。 雖然資本主義社會形態存在以上我們提到的各種局限性,但是,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社會形態仍然是高于前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的,他認為這是一種歷史的進步。 ……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