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耳畔流光-中國歷代耳飾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003938
- 條形碼:9787518003938 ; 978-7-5180-0393-8
- 裝幀:120g雅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耳畔流光-中國歷代耳飾 本書特色
耳飾是中國古代首飾中的一個門類,其主要包括:玦、耳珰、瑱(充耳)、耳環、耳墜、丁香、耳鉗七大門類。耳飾作為首飾之一員,其位于人的頭面兩側,這使得佩戴者會特別賦予耳飾設計以巧思和華貴的材質,使其極具審美價值,并直觀地展示出佩戴者的身份和情趣。其體量小巧,但并不影響工匠們鬼斧神工之技藝的發揮。因此,耳飾的設計與制作,也代表了同時代*為精湛的金、玉、寶石加工及鑲嵌工藝。同時,研究耳飾*迷人之處還在于探討其與人之間,乃至和時代之間的關系。 本書便是通過實物考證、文獻整理、美學賞析和文化闡釋等方法,對中國自新石器時代到當代這段歷史時期中耳飾的緣起、定名、門類、材料、款式、制作工藝、佩戴方式、裝飾紋樣,每一時代的流行風尚,及其承載的文化信息等各個方面進行一個全面地梳理,整理其脈絡,闡釋其意義,展示其芳華。
耳畔流光-中國歷代耳飾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耳飾是中國古代首飾中的一個門類,其主要包括:玦、耳珰、瑱(充耳)、耳環、耳墜、丁香、耳鉗七大門類。耳飾作為首飾之一員,其位于人的頭面兩側,這使得佩戴者會特別賦予耳飾設計以巧思和華貴的材質,使其極具審美價值,并直觀地展示出佩戴者的身份和情趣。其體量小巧,但并不影響工匠們鬼斧神工之技藝的發揮。因此,耳飾的設計與制作,也代表了同時代*為精湛的金、玉、寶石加工及鑲嵌工藝。同時,研究耳飾*迷人之處還在于探討其與人之間,乃至和時代之間的關系。 《耳畔流光:中國歷代耳飾》便是通過實物考證、文獻整理、美學賞析和文化闡釋等方法,對中國自新石器時代到清代這段歷史時期中耳飾的緣起、定名、門類、材料、款式、制作工藝、佩戴方式、裝飾紋樣,每一時代的流行風尚,及附著其上的文化信息等各個方面進行一個全面的梳理,整理其脈絡,闡釋其意義,展示其芳華。《耳畔流光:中國歷代耳飾》資料翔實,內容豐富完整,裝幀設計精美,全彩色雅致紙印刷,內容與形式高度統一,極具閱讀性、鑒賞性和收藏性。
耳畔流光-中國歷代耳飾 目錄
一、為什么要研究中國歷代耳飾 / 1
二、中國歷代耳飾門類綜述 / 3
**章? ?原始社會耳飾
一、玦 / 9
二、耳珰 / 25
三、耳墜 / 28
四、結論 / 30
第二章? ?先秦時期耳飾
一、先秦至五代漢族耳飾之沒落 / 32
二、耳環 / 36
三、耳墜 / 41
四、玦 / 43
五、瑱(充耳) / 44
六、結論 / 51
第三章? ?漢魏時期耳飾
一、耳珰 / 53
二、耳環和耳墜 / 64
三、玦 / 77
四、結論 / 79
第四章? ?唐代耳飾
一、唐代出土耳飾文物綜述 / 82
二、唐代耳飾文獻及圖像綜述 / 86
三、結論 / 87
第五章? ?宋代耳飾
一、宋代漢族地區耳飾之流行 / 89
二、宋代耳飾款式 / 94
三、宋代耳飾紋樣 / 95
四、結論 / 102
第六章? ?遼代耳飾
一、契丹耳飾習俗 / 105
二、契丹耳飾款式 / 106
三、結論 / 112
第七章? ?金代耳飾
一、金代男性耳飾 / 114
二、金代女性耳飾 / 116
三、金代耳飾紋飾及造型特點 / 117
四、結論 / 124
第八章? ?元代耳飾
一、元代蒙古族男子耳飾 / 126
二、元代女性耳飾 / 128
三、結論 / 147
第九章? ?明代耳飾
一、明代耳飾分類 / 151
二、明代耳飾款式 / 154
三、結論 / 172
第十章? ?清代耳飾
一、清代滿族耳飾傳統及習俗 / 176
二、清代耳飾的造型 / 182
三、結論 / 193
第十一章? ?近現代耳飾
附論一?游牧民族與中原漢族耳飾習俗之比較
一、耳飾佩戴習俗之比較 / 208
二、耳飾材質之比較 / 209
附論二?耳飾金銀工藝簡述
參考文獻 / 218
后 記 / 239
耳畔流光-中國歷代耳飾 相關資料
李芽在天津美院主修服飾文化學,后來到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專業工作,開始重點研究中國古代妝飾,曾經出版《中國歷代妝飾》等著作,現在已經是此領域中有影響的學者。
李芽是上海戲劇學院這間名校非常受歡迎的老師,她在上海的公共講座中,也有大量的聽眾。有的聽者形容她的課,語言清麗,內容充實,沒有一句多余的話,如清泉在流淌。她的著作文字讀起來似乎也是如此,這部《耳畔流光》也是清淺如許,有深蘊存焉。她在云淡風輕的描述中,傳達出她對中國古代這一獨特妝飾的解讀,傳達出她對中國人內在生活品質的體會,也傳達出她對中國文化精神的獨特理解。
——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朱良志教授
耳畔流光-中國歷代耳飾 作者簡介
李芽 上海戲劇學院副教授,博士 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妝飾文化研究 曾著有《中國歷代妝飾》《耳畔流光:中國歷代耳飾》 《中國古代妝容配方》《漫話中華妝容》 因為愛美,也因為女人的天性 不經意間與中國古代胭脂水粉和珠玉首飾結緣 從此開始樂此不疲,孜孜不倦 在這些女人的貼身之物中 玩味其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探索人間世情世相、興衰跌宕 在由物看人的過程中 漸漸明了我究竟來自何方!
- >
自卑與超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