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追尋中的融入——上海復興中路一個街區的百年變遷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23175
- 條形碼:9787208123175 ; 978-7-208-1231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追尋中的融入——上海復興中路一個街區的百年變遷 本書特色
陳明華、馬學強主編的《追尋中的融入(上海復興中路一個街區的百年變遷)》講述了位于上海中心城區一個街區的百年變遷。通過逐條街道與盡可能逐所房屋的研究,從地塊到房屋,“當然更重要的還有在這城市里活動著的人,他們的每天生活更是建構城市面貌的重要素材”,借助gis技術等,考察城市景觀的形成,復原城市空間的構成,再現活生生的社會場景。甚至可以“以道路、下水道等基礎設施的空間復原為基礎,來復原建成區的空間擴展,并根據相關的地塊和建筑的資料,對此進行校正”。這都為研究街區的變遷提供了新的視角與研究途徑。本書從搜集到的大量圖像中,選取不同時段、不同類型的地圖與圖片,以此反映復興中路這一片街區的空間擴展與景觀變遷,并通過文字描述和文獻引征深入探討的街區的形成與演變。
追尋中的融入——上海復興中路一個街區的百年變遷 內容簡介
近年來, 學術界圍繞近代上海城區的形成與擴展過程進行了多方面探討, 在此背景下, 本書稿講述了位于上海中心城區一個街區的百年變遷。通過逐條街道與盡可能逐所房屋的研究, 從地塊到房屋, “當然更重要的還有在這城市里活動著的人, 他們的每天生活更是建構城市面貌的重要素材
追尋中的融入——上海復興中路一個街區的百年變遷 目錄
一 早期的圖景
二 法租界時代的幾幅地圖
三 解讀1940年代的街區圖
四 1949年以后的變遷
第2章 “法蘭西市鎮”的一部分
一 西門外的鄉、保、圖與早期景觀
二 從“造路”到“造街”
三 一個法租界居住區的成型
第3章 街區的建筑與風貌
一 探尋建筑的業主
二 解讀建筑的風格和特色
三 尋找建筑的設計師
四 關于建筑的人文與街區風貌
第4章 民國時期的那些人與事
一 早年的那些居住者
二 來自《申報》的記載
三 街區里的社會生活
四 街區內外的名人寓所
第5章 街道時期的社會生活
一 42街坊的社區管理
二 居民的日常生活
三 居住者的變化
第6章 “神華”的融人
一 走進“神華”
二 公司遷至復興中路
三 追尋中的融入
附錄:口述資料選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追尋中的融入——上海復興中路一個街區的百年變遷 作者簡介
陳明華,工商管理碩士、黃浦區政協委員。歷任上海神華煤炭運銷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長。現任神華銷售集團有限公司華東銷售分公司總經理、神華銷售集團華東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在其領導下,華東公司于2012年實現年度煤炭銷售過億噸的驕人業績,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突出貢獻,在冰雪災害、世博會等特殊時期有效保證煤炭供應,為地方社會經濟安全發揮重要保障作用。曾獲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央企業先進職上、盧灣企業風云人物等榮譽稱號。為保護區域歷史建筑風貌,積極推進復興中路475—477號優秀歷史建筑保護性修繕工作。 馬學強歷史學博士,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曾為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在各類學術刊物發表論文70余篇,已出版的主要專著有:《上海通史》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從傳統到近代:江南城鎮土地產權制度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江南席家:中國一個經商大族的變遷》(商務印書館,2007)、《出入于中西之間:近代上海買辦社會生活》(合著,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等。近年來先后主持多項國家和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目前主要從事“名校與上海城市文脈”系列(包括徐匯公學、震旦大學、大同大學等)、“近代街區構造與百年社會變遷”等課題研究。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