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原道-第24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077934
- 條形碼:9787506077934 ; 978-7-5060-779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原道-第24輯 本書特色
本輯的主題是“國家建構與國族建構”,這也是《原道》持續多年關注的主題。*近有兩件事進一步促使我對這一主題的深入思考。理論的清理、功能的定位、活動的組織都已經大大深化。其標志就是新康有為主義的出現。新康有為主義大有深意存焉。這表明大陸新儒家不再把五四的問題作為思考的起點,更不要說作為敘事對框架了。牟宗三他們的儒學是反五四的體系,而我們以國家建構國族建構為主題直接承接康有為。再就是對儒教的理論建構,則是對康的發展超越。如果說十年方克立的批評促進了儒學發展,今天他的批判已經意義不大了。干春松唐文明曾亦陳壁生等都已經成為大陸儒學的中堅力量。方克立之流無論在知識結構思維能力還是道德水準,都存在代差。這正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數重山。
原道-第24輯 內容簡介
陳明、朱漢民主編之《原道》輯刊,自1994年創刊以來,專注闡揚華夏治理大智慧20年,專注求解中國治理真問題20年。20年來,《原道》輯刊秉持儒家立場情懷,兼收社會科學新知,關切公共領域議題,參贊治理秩序生發,日益成為當代儒家思想創發之首要平臺和華夏治理正道發明之核心力量。 相關閱讀: 原道.第21輯 原道.第22輯 原道·第23輯
原道-第24輯 目錄
“國家建構與國族建構”專題
張 龑 家的“律法”:祖國與主權國家之辨
韓 偉 文化憲制與民族融合:以陜甘寧為例
張 城 中國向何處去:梁漱溟對諸建國綱領之辨析
徐 辰 制憲權理論的反思:論民國初年憲法秩序危機的根源
朱漢民 近代湖湘士大夫重建中國文化主體性的啟示
宋大琦 世界宗教革新史視野下的新疆問題思考
常 安 中亞諸國國族建構中的政教關系問題
肖 雪 盧旺達身份證“民族”一欄變遷
劉顯忠 前蘇聯地區關于恢復身份證“民族”一欄的爭論
王奇昌 在身份證上取消“民族”一欄必要性芻議
思想與學術
鄔 蕾 論孝的原則與政治忠誠
曾小明 魏晉名士身心之學的思想意蘊
楊 虎 情性論:儒家情感論再省察
楊 浩 天理與義理:《北溪字義》與《孟子字義疏證》核心概念詮釋之比較
劉國鵬 新野蠻主義:當代中國社會精神分析報告
吳 歡 傳統中國“理藩化夷”憲制的基本規范與基本精神
劉 振 論宗教的人性起源和重新起源——從《禮物》到佛教中國化
孔英民 論《詩經》中后稷形象的政治意蘊
讀書與評論
陳彥軍 啟蒙與救亡之外:胡適與儒家關系新探索
田飛龍 憲制發生學的思想史進路——高全喜教授政治憲法學思想的一個詮釋
李 菲 熊十力新發現書札
原道-第24輯 作者簡介
首都師范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哲學博士,《原道》主編, “原道文叢”主編,“原道”網站站長。著有《儒學的歷史文化功能》、《儒者之維》、《浮生論學》(與李澤厚合著)等。首都師范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哲學博士,《原道》主編, “原道文叢”主編,“原道”網站站長。著有《儒學的歷史文化功能》、《儒者之維》、《浮生論學》(與李澤厚合著)等。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