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025139
- 條形碼:9787517025139 ; 978-7-5170-2513-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 本書特色
《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結構清晰明了,語言通俗易懂,相信《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的出版能夠讓廣大讀者加深對社會調查的認識,為社會調查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 內容簡介
《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共有八章內容:**章對社會調查的基本理論知識進行了簡要闡述;第二章對社會調查課題的選擇與方案設計進行了研究;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對問卷設計和抽樣調查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第五章對社會調查的其他方法一文獻法、實驗法、觀察法進行了研究;第六章與第七章主要對資料的整理與分析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第八章主要圍繞調查報告的撰寫問題展開了論述。
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 目錄
**章社會調查的理論研究
**節社會調查的對象、目的與作用
第二節社會調查的題材、方法論體系與一般步驟
第三節社會調查的相關理論
第二章社會調查課題的選擇與方案設計
**節社會調查課題的選擇
第二節社會調查課題的方案設計
第三章問卷設計研究
**節問卷的分類
第二節問卷設計的原則、步驟與意義
第三節問卷的結構與問題的編制
第四節問卷設計的注意因素探究
第四章抽樣調查研究
**節抽樣的概念、類型及作用
第二節概率抽樣與非概率抽樣
第三節樣本規模與抽樣誤差
第五章社會調查其他主要方法研究
**節文獻法
第二節實驗法
第三節觀察法
第六章資料的整理研究
**節資料整理的原則與意義
第二節資料整理的步驟
第七章資料的分析研究
**節單變量分析
第二節雙變量分析
第八章調查報告的撰寫研究
**節調查報告的類型、特點與結構
第二節調查報告撰寫的一般步驟
第三節調查報告撰寫的注意事項研究
參考文獻
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 節選
1.分層的標準問題
在分層抽樣時,劃分的層次越多越細,抽取的樣本就越多,但這并不意味著劃分的層次越多越好,要根據所要調查的問題性質、總體規模和樣本容量等因素來劃分。具體在劃分時通常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以調查研究所要分析的主要變量或相關的變量作為分層的標準。例如,調查學生體育鍛煉的情況,可以以學生的性別作為分層的標準;又如調查金融危機對社會不同職業的人的影響時,可以以人們的職業作為分層的標準。
(2)注重保證每一層的內部同質性要強,各層之間的異質性也要突出,將總體內在結構的變量作為分層變量。例如,對工廠進行調查時,可以以工作性質作為分層標準,將全廠職工分為管理階層、工人、技術人員、后勤人員等幾類來進行抽樣。
(3)一般用已具有明顯層次區分的變量作為分層變量。例如,在學校調查時,學生的學校、專業、年級等;在社會調查中,人們的年齡、性別、職業等,這些都是經常被用來當做分層的標準的。
2.分層的比例問題
分層抽樣分為按比例和不按比例分層兩種方法。
按比例分層抽樣是指按已分層次的每一層的總體元素數之間的比例來抽取樣本的方法。采取這種方法,元素多的層次或類型中所抽中的子樣本就大一些,元素少的層次或類型中所抽中的子樣本就小一些。例如,某大學某系共有500名學生,按性別分層有300名男學生、200名女學生,這兩層與總體學生數的比例分別為3:5和2:5,假如我們要抽取50名學生作為樣本,根據按比例分層抽樣法,即從300名男學生中隨機抽取30人,從200名女學生中隨機抽取20人。
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 作者簡介
湯秀麗,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社會學專業研究生畢業,法學碩士。2006年起任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法學院教師,主要講授《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社會保險學》等專業課程。科研成果豐富:發表專業學術論文十余篇,參編著作多部,主持或參與省部級課題十余項,成果多次獲得省級獎勵。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