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174195
- 條形碼:9787303174195 ; 978-7-303-1741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 本書特色
近代國學研究,從1902年梁啟超謀創《國學報》,到20世紀50年代初無錫國學專修學校等終止,歷經半個世紀。流派紛呈,觀念不一,但總體上看,乃是數百年間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特別是晚清西學東漸之風的鼓蕩,*終導致中國文化在學術層面上融入近代世界體系之旅程。作者不以時代群趨為 是,由沉潛而期冀千慮一得,由學人交往與學術公案探尋學界的相互關系,進而把握近代中國學術源流與軌轍。
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十一章,內容包括國學研究與西學、近代中國學術的地緣與流派、大學史學課程設置與學風轉變等等,系統地闡述了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 本書內容全面,條理清晰,結構合理,具有較高的科學性、系統性、理論性及實用性,既具有歷史趣味,又可以增長歷史見識。
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 目錄
一、西人東來
二、科學與學科
三、國際漢學的影子
第二章 近代中國學術的地緣與流派
一、粵人與南學
二、太炎門生
三、新文化派
四、學分南北
第三章 大學史學課程設置與學風轉變
一、史家之總法
二、議論與講學
三、南北異同
四、綜合與考據
第四章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國際反響
一、日本:有信有疑
二、韓國:聲應氣求
三、歐美:漢學專利
四、內外有別
第五章 東方考古學協會
一、新興學科
二、意在結盟
三、分歧與影響
第六章 陳寅恪與清華研究院
一、入院因緣
二、師生名分
三、講學與研究
第七章 陳寅恪與中國近代史研究
一、不古不今
二、成同之世
三、具有統系與不涉附會
第八章 陳垣與國際漢學界
一、獨吾陳君
二、海內公意
三、漢學正統
四、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九章 廈門大學國學院風波
一、舊嫌新隙
二、文理爭風
三、學派與政爭
第十章 胡適與《水經注》案探源
一、作案動機
二、案中有案
三、意在爭勝
四、治學方法
第十一章 近代學術轉承:從國學到東方學
一、新史學與史學革命
二、新舊難辨
三、科學的東方學之正統
四、專精與博通
人名索引
征引書目
一、著述文獻
二、報刊
再版后記
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 作者簡介
桑兵,河北威縣人,歷史學博士。歷任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現任中山大學逸仙學者講座教授。出版《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清末新知識界的社團與活動》、《國學與漢學——近代中外學界交往錄》、《孫中山的活動與思想》、《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庚子勤王與晚清政局》、《晚清民國的學人與學術》等專著。主編《近代中國的知識與制度轉型》及同名叢書、《清代稿鈔本》。合編《戴季陶集》、《近代中國學術批評》、《近代中國學術思想》、《國學的歷史》、《讀書法》。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