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統籌城鄉發展背景下的農民工返鄉創業研究-基于10個勞動力輸出大省的調查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33403
- 條形碼:9787509633403 ; 978-7-5096-334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統籌城鄉發展背景下的農民工返鄉創業研究-基于10個勞動力輸出大省的調查 內容簡介
《統籌城鄉發展背景下的農民工返鄉創業研究:基于10個勞動力輸出大省的調查》基于筆者在10個勞動力輸出大省的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分析了返鄉農民工的創業能力與影響其創業意愿的關鍵因素,考察了農民工返鄉創業實踐過程與各地相關扶持政策的實施情況,總結了當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總體態勢、主要特征與現實問題,并就統籌城鄉發展的一系列政策實踐和國際金融危機對于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影響進行了討論。在此基礎上。 作者從統籌城鄉發展理論架構出發,圍繞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政策體系建設。就農民工返鄉創業服務平臺建設、重點領域、政策對接和基礎工程提出了思考。
統籌城鄉發展背景下的農民工返鄉創業研究-基于10個勞動力輸出大省的調查 目錄
**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研究綜述
一、創業的含義及研究領域
二、經典創業模型回顧與總結
三、農民工創業研究綜述
第三節 研究框架與路線
第四節 數據與資料
第二章 統籌城鄉發展與扶持返鄉農民工創業
**節 統籌城鄉發展的理論架構
一、中國統籌城鄉發展戰略的提出與實踐
二、統籌城鄉發展的思想淵源與國際經驗
三、統籌城鄉發展研究進展與共識
四、統籌城鄉發展的理論架構
第二節 統籌城鄉發展背景下的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
一、統籌城鄉發展與農民工返鄉創業
二、統籌城鄉發展與農民工返鄉創業研究
三、統籌城鄉發展背景下的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政策評估
第三章 返鄉農民工創業能力分析
**節 返鄉農民工的基本特征
一、返鄉農民工的人口學特征
二、返鄉農民工的外出務工經歷
三、返鄉農民工的生活狀況
四、返鄉農民工的思想狀況
第二節 返鄉農民工就業變動性分析
一、問題陳述
二、模型方法
三、農民工轉換工作頻率分析
四、外出間隔時間分析
五、**、第二次外出時間間隔的事件史分析
六、小結
第三節 返鄉農民工的創業資源稟賦分析
一、返鄉農民工創業的經濟資本分析
二、返鄉農民工創業的人力資本分析
三、返鄉農民工創業的社會資本分析
第四節 創業資源稟賦對創業行為的影響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設計
三、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返鄉農民工的創業能力總結
第四章 農民工返鄉創業意愿及影響因素分析
**節 返鄉農民工的自我認知與期望
一、返鄉農民工外出務工動機
二、外出務工目標實現情況
三、農民工返鄉原因分析
四、返鄉農民工的未來打算
第二節 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意愿分析
第三節 農民工返鄉創業意愿的影響因素
一、研究設計
二、結果與討論
三、小結
第五章 農民工返鄉創業的過程分析
**節 農民工返鄉創業過程分析框架
第二節 農民工返鄉創業決策動力分析
第三節 農民工返鄉創業維持過程分析
一、經驗主導型
二、資金主導型
三、政策主導型
第四節 農民工返鄉創業形態分析
一、產業分布
二、組織模式
第五節 金融危機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影響
第六節 農民工返鄉創業的主要特征
第六章 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政策環境與政策實踐
**節 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政策的基本體系
一、國家層面的扶持政策
二、地方扶持政策
三、基本政策體系
第二節 返鄉農民工對扶持政策的了解情況
一、返鄉農民工對扶持政策的知曉程度
二、返鄉原因對政策知曉情況的影響
三、未來打算對政策知曉情況的影響
四、政策知曉率:嵌入基層政府民眾關系的結構性偏低
第三節 返鄉農民工享受扶持政策情況
一、返鄉農民工享受扶持政策基本情況
二、各類扶持政策落實情況分析
三、返鄉農民工對扶持政策的效果認知
第四節 返鄉農民工創業扶持政策實施中的問題
一、創業培訓政策:需求缺失與供給不順
二、資金支持政策:制度納入與現實排斥
三、貸款支持政策:擔保瓶頸與行業局限
四、農民工創業園:資源難題與尋租風險
第五節 扶持政策對于農民工返鄉創業的作用
第七章 結論與政策思考
**節 統籌城鄉發展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效應初探
第二節 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政策實施現狀及評價
一、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政策實施困境
二、基于統籌城鄉發展戰略的評價
第三節 統籌城鄉發展背景下的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政策體系構建
一、返鄉農民工的分化與創業潛質評價系統建設
二、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的重點領域
三、農民工返鄉創業政策與相關政策的對接
四、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基礎工程建設
附錄:調查問卷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統籌城鄉發展背景下的農民工返鄉創業研究-基于10個勞動力輸出大省的調查 節選
《統籌城鄉發展背景下的農民工返鄉創業研究:基于10個勞動力輸出大省的調查》: “統籌城鄉發展”是以政策話語的方式出現的,嵌入于“科學發展觀”之中,是對“三農”問題、“二元”結構、城鄉矛盾等一系列愈發顯性的現實問題和矛盾的回應。20世紀90年代以后,中國進入了以增長為導向、以城市為核心的高速發展時期。這種發展方式帶來了經濟建設方面的突出成就,但是也積累了大量的社會問題和矛盾,日益增大的城鄉差距、貧富差距已經越來越外顯為各種社會沖突,已經對當前乃至今后較長一個時期的發展形成了障礙。實踐也已經證明,僅僅依靠經濟增長并不能消除這些日益凸顯的社會問題和矛盾,甚至著手解決這些社會問題和矛盾還可能引發新的問題和矛盾。因此,這種發展方式是一種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發展方式,而統籌城鄉發展的現實目標正是要促進這種發展方式的轉型,即由城市為核心轉向城鄉互動、共同發展,由增長為導向轉為更加重視社會建設、更加重視公平。 正因為如此,國家統籌城鄉發展戰略也越發清晰和具體,并且對其意義和目標的闡述也從解決“三農”問題上升到“推進現代化”的高度。中共十六大報告提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將“統籌城鄉發展”作為“五個統籌”之首,提出通過“五個統籌”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中共十七大則進一步明確了統籌城鄉發展的路徑和戰略目標,即“要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2008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以推進農村改革與發展為主題,強調“必須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始終把著力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作為加快推進現代化的重大戰略”。 在實踐層面,國家于2007年6月在重慶市和成都市設立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希望兩地“全面推進各個領域的體制改革,并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突破,大膽創新,盡快形成統籌城鄉發展的體制機制,促進兩市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也為推動全國深化改革,實現科學發展與和諧發展,發揮示范和帶動作用”。①兩地隨即出臺相關規劃,并且迅速啟動了一系列探索和改革方案。 近年來,成渝兩地基于各自實際,制定了詳細的城鄉規劃,在推進土地流轉、優化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措施,促進了城鄉之間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公共資源的均衡配置,并在農村產權制度、戶籍制度、基層民主等更深層次的經濟社會改革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在促進發展方式轉型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不過,城鄉發展不平等、不協調的格局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轉變,各個領域的一體化進程也不協調。城鄉社會層面的一體化發展明顯滯后于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其結果是形成了城市對農村的進一步掠奪,甚至社會不平等被進一步強化:城鄉居民之間原有的不平等不僅沒有顯著消除,而且城市居民之間的不平等、農村居民之間的不平等也顯現出來。例如,城市戶籍居民與非戶籍居民、城市周邊農村居民與遠郊山區農村居民在居住、受教育、就業、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差異已經十分顯著。 ……
統籌城鄉發展背景下的農民工返鄉創業研究-基于10個勞動力輸出大省的調查 作者簡介
唐杰,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專業博士,應用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在站博士后。現就職于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城市規劃與管理系,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城市化、城市社會學、政治社會學。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