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金融資源配置及其組織化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148688
- 條形碼:9787514148688 ; 978-7-5141-486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融資源配置及其組織化發展 本書特色
金融難題困擾著所有的人,不論在緊縮時期還是在流動性過剩條件下,不論是窮人還是富人。所有的人都在試圖破解這個難題:資金需求者和資金有余者——也就是企業、個人和投資者、金融機構——在艱難地調適并尋求紓解之道;各類社會組織為創新融資方式而積極行動;政府機構和金融監管者也在努力調整定位和政策。從微觀、中觀和宏觀這三個層次,如想使融資問題都能得到解讀,應當采取的研究角度,就是金融資源。
金融資源配置及其組織化發展 內容簡介
金融難題困擾著所有的人,不論在緊縮時期還是在流動性過剩條件下,不論是窮人還是富人。所有的人都在試圖破解這個難題:資金需求者和資金有余者——也就是企業、個人和投資者、金融機構——在艱難地調適并尋求紓解之道;各類社會組織為創新融資方式而積極行動;政府機構和金融監管者也在努力調整定位和政策。從微觀、中觀和宏觀這三個層次,如想使融資問題都能得到解讀,應當采取的研究角度,就是金融資源。
金融資源配置及其組織化發展 目錄
**節 一般情況下的融資困境
一、中小微企業融資困境
二、創業艱難
三、成長煩惱
四、創新需求
五、基礎設施建設
六、風險防范需求
七、緊縮時期的艱難
第二節 流動性過剩中的融資困境
一、供求不均衡
二、期限不對稱
三、利率不合理
四、信用環境不優良
第三節 融資困境的根源
一、信息不對稱的制約
二、金融資源初始配置不均衡的制約
三、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的制約
四、外部條件的制約
五、金融準入條件的制約
六、融資技術手段的制約
第四節 各類主體都應促進金融資源優化配置
第五節 金融資源優化配置的前景
第二章 金融資源概說:金融資源學與金融資源優化配置
**節 經濟資源與資源經濟學
一、資源及其特點
二、經濟資源
三、資源經濟學
第二節 金融資源與金融資源學
一、金融資源的內涵
二、金融學科的發展
三、金融資源學的研究對象
四、金融資源學與金融效率
第三節 金融資源系統
第四節 金融資源的構成要素
一、各類主體
二、資金
三、經濟資源
四、經濟活動
五、信用制度
六、社會環境
七、金融牌照及金融機構
八、金融要素市場體系
九、宏觀政策和監管
十、技術手段
第五節 金融資源的供給和需求
第六節 組織優勢本身就是資源
第七節 金融資源優化配置措施
一、金融資源優化配置的五項措施
二、金融資源的整理
三、金融資源的整合與重組
四、金融資源的優化
五、對金融資源進行優良化處置
六、加強金融政策統籌協調
七、運用市場機制實現金融資源優化配置
第三章 融資條件的達成:經濟主體自我組織金融資源
第四章 金融市場體系的構建:金融資源的市場組織
第五章 金融資源優化配置中的創新:金融資源與社會組織
第六章 “有形之手”的作為:金融資源的政府組織
第七章 金融資源優化配置的機制:金融資源的制度組織
參考文獻
金融資源配置及其組織化發展 作者簡介
商慶軍,男,祖籍山東鄒城,生于黑龍江省富裕縣。南開大學金融學學士,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碩士,中央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個人會員。傾心于學問——既孜孜以學,又勤于追問。堅持訥言卓行,注重學用相長。以經世致用關注學術研究,以學者情懷參與社會實踐,以寬廣視野追求專精覃思,以時代精神原察文化傳統。 主要研究方向為財政與公共管理、信用制度、金融資源、國際經濟、行政管理。著有《公共財政政策的激勵相容機制》(經濟科學出版社)、《轉型時期的信用制度構建》(上海三聯書店)、《金融資源配置及其組織化發展》(經濟科學出版社);有30多篇理論文章公開發表于國內期刊,其中14篇發表于核心期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