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實踐與記憶-《中國學術》十年精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01677
- 條形碼:9787100101677 ; 978-7-100-10167-7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實踐與記憶-《中國學術》十年精選 本書特色
《實踐與記憶(中國學術十年精選)(精)》是劉東教授主編的《中國學術十年精選集》之一,選編了著名學者孟悅、王國斌、蘇珊·弗里德曼等名家的社會學研究論文,如《中國北方農村的的個人和彩禮演變》、《中國家庭中的贍養義務——現代化的悖論》、《從19世紀上海地圖看對城市未來定義的爭奪戰》等,均為之前已發表在《中國學術》上的精品之作。
實踐與記憶-《中國學術》十年精選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學術》十年精選”之社會卷,輯錄王斯福等社會學人類學領軍人物的論文。材料翔實,研究深入,論證嚴謹,頗具啟發性、典范性。另如《中國北方農村的的個人和彩禮演變》《中國家庭中的贍養義務——現代化的悖論》《從19世紀上海地圖看對城市未來定義的爭奪戰》等論文,從小角度折射和討論大問題,可讀性與學術性俱佳。 劉東,現任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副院長。曾師從思想家李澤厚。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講學足跡則遍及美、歐、亞、大洋洲。所治學科依次為美學、比較文學、國際漢學、政治哲學、教育學及藝術社會學;先后發表過著、譯作十七種。創辦了《海外中國研究叢書》和《人文與社會譯叢》等大型叢書;更創辦了長期由哈佛燕京學社資助的《中國學術》,現為清華國學院的院刊。
實踐與記憶-《中國學術》十年精選 目錄
馬日諾·普列若 瓦爾特·本雅明與青年運動的體驗
于爾根·科卡 多元的現代性與協商的普遍性
耶爾恩·呂森 危機、創傷與認同
克雷格·卡洪 后民族時代來到了嗎?
蘇珊·弗里德曼 定義之旅:“現代”/“現代性”/“現代主義”的含義
阿里夫·德里克 殖民主義再思索:全球化、后殖民主義與民族
杜贊奇 后殖民史學
謝里·奧特納 實踐中的文化
路德·馬丁 認識、社會與宗教:文化研究新方法
李湛忞、愛德華·利普馬 流通文化
王國斌 歷史變革和政治可能性——中西社會理論的比較
王斯福 社會自我主義和個人主義——一位西方漢學人類學家在費孝通教授的中西比較中遭遇的稱奇之處和提出的問題
郭于華、孫立平 訴苦:一種農民國家觀念形成的中介機制
閻云翔 中國北方農村的個人和彩禮演變
懷默霆 中國家庭中的贍養義務:現代化的悖論
孟悅 “世界主義”景觀與雙重帝國邊界上的都市社會
葉凱蒂 從十九世紀上海地圖看對城市未來定義的爭奪戰
實踐與記憶-《中國學術》十年精選 作者簡介
劉東教授,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副院長。早歲師從思想家李澤厚,曾先后任教于浙大、南大、中國社科院、北大,講學足跡遍及亞美歐澳各洲;除國學領域外,所治學科依次為美學、比較文學、國際漢學、政治哲學、教育學,晚近又進入藝術社會學;發表過著譯作品十七種;創辦并主持了“海外中國研究叢書”“人文與社會譯叢”及《中國學術》雜志。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