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服飾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21812
- 條形碼:9787208121812 ; 978-7-208-1218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服飾史 本書特色
中國服飾在華夏文化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更被譽為“衣冠上國”。黃能馥、陳娟娟編著的《中國服飾史/中國專題史系列叢書》共分十一章,內容包括;中華服飾探源,夏、商、周時期的服飾文化,春秋戰國時期的服飾文化,秦漢時期的服飾文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文化,隋唐五代的服飾文化,宋代的服飾文化,遼、金、西夏與元代的服飾文化,明代的服飾文化,清代的服飾文化,十九世紀后期至二十世紀前半葉的服飾文化等。
中國服飾史 內容簡介
中國服飾在華夏文化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更被譽為“衣冠上國”。黃能馥、陳娟娟編著的《中國服飾史/中國專題史系列叢書》共分十一章,內容包括;中華服飾探源,夏、商、周時期的服飾文化,春秋戰國時期的服飾文化,秦漢時期的服飾文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文化,隋唐五代的服飾文化,宋代的服飾文化,遼、金、西夏與元代的服飾文化,明代的服飾文化,清代的服飾文化,十九世紀后期至二十世紀前半葉的服飾文化等。
中國服飾史 目錄
**章中華服飾探源
**節服裝是人類演化一定階段的產物
第二節人類遠祖演化的歷程
第三節中國人及其服飾的由來
第四節豐富多彩的中華原始服飾
第二章夏、商、周時期的服飾文化
**節夏、商、周服飾文化的背景
第二節服飾資料之階級壟斷
第三節奴隸社會的服飾制度
第四節王權的標志——“十二章”服飾紋樣
第五節 中國奴隸社會服飾文化的考古發現
第三章春秋戰國時期的服飾文化l
**節 中華服飾文化變革的**個浪潮
第二節 春秋戰國時期服飾文化的考古發現
第四章秦漢時期的服飾文化
**節秦漢服飾文化發展的背景
第二節秦始皇時代的堅甲利兵
第三節 中國絲綢對西方世界的重大影響
第四節漢王朝的服飾制度
第五節考古發現的漢代服飾資料
第六節秦漢時期的首飾和佩飾
第五章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文化
**節魏晉南北朝時期服飾文化的背景
第二節漢、胡服飾文化的傳移
第三節褲褶、倆襠、半袖衫的流行
第四節筒袖鎧、兩襠鎧、明光鎧
第五節冠帽形制的變遷
第六節文士的服飾風尚
第七節婦女服裝的演變
第八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紋樣
第九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首飾實物
第六章隋唐五代的服飾文化
**節隋朝的服飾制度
第二節唐代服飾文化的背景
第三節唐代的官服制度
第四節唐代的冠帽制度
第五節唐代男子的一般服裝:
第六節唐代女裝的演變
第七節五代服飾
第八節 隋唐五代婦女的發型和面妝
……
第七章宋代的服飾文化
第八章遼、金、西夏與元代的服飾文化
第九章明代的服飾文化
第十章清代的服飾文化
第十一章十九世紀后期至二十世紀前半葉的服飾文化
中國服飾史 作者簡介
陳娟娟(1936—2003年),女,漢族。1956年進入北京故宮博物院,從師沈從文先生,致力于中國織繡文物研究。敬業好學,堅韌不拔,數十年與病魔頑強搏斗。曾任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數字博物館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絲綢博物館、蘇州絲綢博物館、南京云錦研究所顧問。 自1958年起,先后在《文物》、《故宮博物院院刊》、《紫禁城》、《中國文物報》、《文物天地》、上海《工藝美術》、《歷史教學》、澳大利亞EVOLUTION&REVOLUTI0N等雜志發表專業論文約50篇,計40余萬字。 2002年3月,被中國文物報評選為全國文博考古界百位學術成就顯赫、治學經驗豐富、極具創新精神的專家學者之一。先后應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大維德藝術館、美國華美協進社中國藝術館、澳大利亞和香港文博界邀請前去講學和參加學術研討;應荷蘭皇室之邀為其鑒定織繡文物;應美國耶魯大學出版社邀請與國際織繡文物專家合著《中國絲綢藝術》。 黃能馥,浙江義烏人。1953年中央美術學院實用美術系畢業,1955年研究生畢業后留校任教。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染織系教授,《工藝美術論叢》、《裝飾》雜志編委。擅長染織藝術。編著有《絲綢史話》(合作)、《中國服裝史》(合作)、《中國龍紋圖案集》等。《中國美術全集·印染、織繡》獲全國首屆美術圖書特別金獎。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