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網絡教育政策變遷-從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到MOOC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40694
- 條形碼:9787301240694 ; 978-7-301-2406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網絡教育政策變遷-從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到MOOC 本書特色
2012年,mooc出現了,人們不斷追問,什么是mooc?怎么做mooc?這些問題一下子把我們帶回到了13年前,中國現代遠程教育試點起步的時候。那時候,人們也在不斷地問:什么是網絡教育?怎么做網絡教育?從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到mooc,中國網絡教育試點積累了哪些經驗和教訓?技術與教育之間到底存在一種怎樣的影響邏輯? 本書上篇分析了中國網絡教育政策變遷的脈絡,以及公共服務體系、網院治理和網絡課程等三方面的"有效實踐"。下篇從教育的"技術"發展史、互聯網影響社會變革的理論基礎和互聯網影響下知識產業鏈的變革等三方面,對互聯網引起的這一場教育變革進行了全景式的分析。 研究表明,每一種媒介技術都營造出一種全新的信息"集+散"平臺。這個信息"集+散"平臺不僅是"社會合作的技術基礎",還是"人類的社會認知工具"。在互聯網的影響下,知識生產將進入基于"大數據"的模式2階段;新的表達要素和知識"裝配"結構,將帶來新的知識分工和專業分工;全球高等教育機構之間的橫向布局,高等教育與企業等實踐機構之間的縱向關系,將發生一系列的調整。
中國網絡教育政策變遷-從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到MOOC 內容簡介
研究表明,每一種媒介技術都營造出一種全新的信息"集+散"平臺。這個信息"集+散"平臺不僅是"社會合作的技術基礎",還是"人類的社會認知工具"。在互聯網的影響下,知識生產將進入基于"大數據"的模式2階段;新的表達要素和知識"裝配"結構,將帶來新的知識分工和專業分工;全球高等教育機構之間的橫向布局,高等教育與企業等實踐機構之間的縱向關系,將發生一系列的調整。 本書可作為教育管理、研究和政策制定者以及教育相關本科生、研究生的參考書。
中國網絡教育政策變遷-從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到MOOC 目錄
——“北京大學教育政策研究叢書”代序1
緒論認知推動的政策變遷
上篇中國網絡教育的政策與實踐
**章中國網絡教育政策變遷的脈絡
**節教育信息化建設:一個技術問題
第二節湖南大學的“試錯”與“網絡教育定位的變化”
第三節“有效實踐”與“網絡教育”
本章小結
第二章公共服務體系
**節網絡教育規范管理制度
第二節公共支持服務體系的理論與實踐
本章小結
第三章有限自主權下的網院辦學模式
**節網絡教育學院的定位和任務
第二節面向市場的網絡教育辦學機制
——清華繼續教育
第三節彈性學制與教學資源開發
——中國人民大學模式
第四節網絡教育質量管理標準化建設
本章小結
第四章網絡課程
**節對“網絡課程”的“認知”
第二節“學生自主”的網絡課程有效實踐
第三節北大參與式網絡課程的概念體系
第四節“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網絡培訓課程
本章小結
下篇互聯網:一個全新的教育生態環境
第五章教育的“技術”發展史
**節技術:理論上“未表達”的影響變量
第二節媒介“技術”定義
第三節教育的“技術”發展史
本章小結
第六章互聯網影響社會變革的理論基礎
**節信息技術:“世界3”的容身之處
第二節互聯網:社會合作的技術基礎
第三節媒介技術:社會認知工具
本章小結
第七章互聯網影響下知識產業鏈的變革
**節知識生產:基于“大數據”的知識生產模式2
第二節知識流通與傳播
第三節互聯網影響下的教育變革
本章小結
總結迎接新一輪網絡教育探索
附錄一教育部批準的網絡教育試點院校
附錄二主要網絡教育政策
參考文獻
中國網絡教育政策變遷-從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到MOOC 作者簡介
叢書主編: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常務副院長陳學飛.本書作者郭文革: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技術系主任,副教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