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zhàn)后英國的科學(xué)、文學(xué)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jīng)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風俗史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42645722
- 條形碼:9787542645722 ; 978-7-5426-457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風俗史 本書特色
作者張亮采夙有改良風俗之志,認為要理解并改良當時的風俗,不可不先述古俗。書中將黃帝以前至明朝的歷史,分為渾樸、駁雜、浮靡、由浮靡而趨敦樸四個時代,希望通過分析總結(jié)古俗,“正風俗以正人心,或亦保存國粹者之所許也”。《中國風俗史》初版于1911年,是中國社會史**部專著,具有開拓之功,至今仍有很高的學(xué)術(shù)價值。
中國風俗史 內(nèi)容簡介
作者張亮采夙有改良風俗之志,認為要理解并改良當時的風俗,不可不先述古俗。書中將黃帝以前至明朝的歷史,分為渾樸、駁雜、浮靡、由浮靡而趨敦樸四個時代,希望通過分析總結(jié)古俗,“正風俗以正人心,或亦保存國粹者之所許也”。《民國滬上初版書:中國風俗史》初版于1911年,是中國社會史**部專著,具有開拓之功,至今仍有很高的學(xué)術(shù)價值。
中國風俗史 目錄
**章 緒論
**節(jié) 國際危機管理的研究綜述
第二節(jié) 中印邊界爭端(1959~1962)的研究現(xiàn)狀及問題
第二章 國際危機與危機管理:概念界定與分析路徑
**節(jié) 國際危機的概念
第二節(jié) “國際危機管理”的定義
第三節(jié) 國際危機的研究途徑與決策模式
第三章 國際危機發(fā)展模式研究
**節(jié) 國際危機發(fā)展的涵義與分析要素
第二節(jié) 國際危機開始模式
第三節(jié) 國際危機升級模式
第四章 國際危機發(fā)展模式的影響因素研究
**節(jié) 國際危機壓力與國際危機管理
第二節(jié) 國際危機管理的博弈因素
第三節(jié) 國際危機管理的國內(nèi)政治因素
第五章 中印邊界危機概況
**節(jié) 中印邊界沖突的根源
第二節(jié) 印度對華政策的轉(zhuǎn)變
第三節(jié) 中國尋求和解及努力的失敗
第四節(jié) 美蘇與中印邊界爭端
第五節(jié) 結(jié)語
第六章 地緣政治因素與中印邊界爭端的升級
**節(jié) “緩沖國”因素與中印邊界爭端的升級
第二節(jié) “西藏緩沖區(qū)”因素與中印邊界爭端的升級
第七章 國內(nèi)政治因素與中印邊界爭端升級
**節(jié) 危機外交中的國內(nèi)政治因素
第二節(jié) 國內(nèi)政治與印度的危機外交
第三節(jié) 結(jié)語
第八章 危機博弈與中印邊界爭端的升級
**節(jié) 尼赫魯政府的強硬博弈
第二節(jié) 尼赫魯政府的錯誤博弈戰(zhàn)略
第九章 邊界的機制功能與中印邊界爭端的升級和發(fā)展
**節(jié) 中印邊界爭端的研究視角
第二節(jié) 中印邊界的機制功能
第三節(jié) 中印邊界的機制功能與邊界爭端的發(fā)展
第十章 國際危機管理的基本原則
**節(jié) 中國的邊界危機管理與危機管理理念
第二節(jié) 對中印邊界危機管理的反思
第三節(jié) 國際危機管理的原則與中印邊界危機管理的
失誤
參考文獻**編 渾樸時代
**章 黃帝以前
**節(jié) 太古人民之飲食衣服居處
第二節(jié) 畜牧
第三節(jié) 農(nóng)耕
第四節(jié) 貿(mào)易
第五節(jié) 余鳩器物之使用
第六節(jié) 婚姻
第七節(jié) 喪葬祭肥
第八節(jié) 歌舞
第二章 黃帝至夏商
**節(jié) 飲食衣服
第二節(jié) 宮室
第三節(jié) 文字
第四節(jié) 漆器陶器之使用
第五節(jié) 人民之程度
第六節(jié) 婚姻
第七節(jié) 喪葬
第八節(jié) 祭祀
第九節(jié) 養(yǎng)老
……
第三章 周初至周之中葉
第二編 駁雜時代
**章 春秋戰(zhàn)國
第二章 兩漢
第三編 浮靡時代(濁亂時代)
**章 魏晉南北朝隋
第二章 唐
第三章 五代
第四編 由浮靡而趨敦樸時代
**章 宋
第二章 遼金元
第三章 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jīng)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