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戰后美國在日本的軟實力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03763
- 條形碼:9787100103763 ; 978-7-100-10376-3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戰后美國在日本的軟實力 本書特色
通過閱讀本書可以對日美關系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對當今的地緣政治格局以及日本在釣魚島問題、與菲律賓等亞洲國家的關系問題等方面的態度和表現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 這是日本的美國問題專家松田武教授在美國的解密檔案等大量史料基礎上進行了四十多年研究的成果。對于全面了解日美關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1.日本作為美國曾經的敵國,為何在戰后成為美國在東亞地區*重要的盟國? 2.為了在戰后對日本實施有效的改革和管理,美國針對日本進行了怎樣的“地域研究”?美國的“地域研究”成果作為美國*重要的“軟實力”之一,對于美國成功實施對日本的軍事、經濟和文化戰略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3.美國為何沒有堅持對日占領時期的民主改革,而是在明知軍國主義余毒尚未肅清的時候,讓許多在戰后初期被清除出重要崗位的軍國主義分子重新回到這些崗位,放任日本軍國主義勢力的存在? 4.杜勒斯、麥克阿瑟、洛克菲勒、基辛格等美國的戰略精英所確定的美國在日本乃至東亞地區的戰略目標是什么?為了實現這些戰略目標,美國付出了哪些代價? 5.為何日本人痛恨西方的種族主義的同時卻對同為黃種人的亞洲鄰國采取種族主義的態度?日本人的種族主義觀念對其充當美國在亞洲的盟國具有怎樣重要的影響? 培養親美的政府領導者以及親美的各領域的人力資源是美國在日本的終極目標之為此美國自對日占領時期開始針對日本知識精英發動了全面的文化攻勢:將“雙向性”的文化交流制度化;將美國研究確立為日本大學的固定課程;與東京大學等日本*重要的大學共同舉辦定期的美國研究研討會;為日本學者進行的相關研究提供長期經濟支援…… 日本的知識階層真的形成了對美國的半永久性依存體質嗎?
戰后美國在日本的軟實力 內容簡介
“日本為何總是無條件忠誠于美國?” ——本書正是對這一現象之歷史根源的追述。作者松田教授將其40余年的研究成果以極其清晰的邏輯和流暢的文字呈現給讀者,向讀者闡釋了有著超強民族自尊心的日本在二戰后如何在短短6年間被美國的文化政策所“規訓”,以至于直至今日在精神上都無法擺脫對美國的依賴。 本書的一大價值在于,作者的研究完全基于史料,其中更包含大量的美國解密檔案,注釋部分達80余頁,每一條都詳細注明了資料來源。因此可以說,該書稱得上是戰后日美關系史這一研究領域中的權威之作,也是“文化戰略”案例研究的佳作,對于相關專業的在校生、教師和研究者能起到重要的參考作用。 另外,本書的意義不僅僅是局限于其學術價值。通過日本的案例折射出的美國有計劃的、有針對性的、能夠在其目標國保持長達半個世紀以上的潛在影響力的文化攻勢,對當今的中國社會的也是一個重要的啟發——我們如何避免在文化上重蹈日本的覆轍?
戰后美國在日本的軟實力 目錄
前言
鳴謝
序章
**章 作為美國文化攻勢的占領改革
第二章 冷戰、“相反路線”、國家主義的興起
第三章 “軟和平”與“相稱的地位”
第四章 約翰·d.洛克菲勒三世在東京——是文化交流還是文化帝國主義
第五章 《美日文化關系報告書》——對抗共產主義的威脅
第六章 對日本知識分子的文化攻勢
第七章 將日本人變成親美派_1950年度東京大學美國研究研討會
第八章 分權還是對抗?——京都美國研究研討會
第九章 有名無實的民主主義
結論
附錄a 日美關系史譜系
附錄b 京都美國研究研討會客座教授名單
附錄c 東京大學一斯坦福大學美國研究研討會客座教授名單
注釋
索引
戰后美國在日本的軟實力 作者簡介
松田武,出生于1945年。1979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研究生院歷史學專業畢業(博士學位)。現任大阪大學研究院國際公共政策專業教授。專攻美國歷史、美國對外關系史和日美關系史。主要著作和編著包括《霸權國家與世界體系》(合編)2002年,《現代美國外交》(編著)2005年,《軟實力及其危害——戰后日本初期的美國文化政策以及永久依存》(論著),斯坦福大學出版社和伍德羅威爾遜中心出版社2007年版等。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