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黃帝內經》和《本草綱目》中的中藥養生全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8877144
- 條形碼:9787538877144 ; 978-7-5388-771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黃帝內經》和《本草綱目》中的中藥養生全典 本書特色
集傳統中醫養生智慧之大成,深入挖掘中醫圣典治病方略,讓每一位中國人都從中受益。
在現在這個緊張忙碌、節奏緊促的社會里,養生保健已經是生活**要件,本書集《黃帝內經》和《本草綱目》之精華,兼顧科學性、實用性和通俗性,是您居家保健、養生治病不可缺少的好幫手。
《黃帝內經》和《本草綱目》中的中藥養生全典 內容簡介
家庭**的中藥養生速查寶典,認清藥材對癥食療更健康。本書共分為三章。本書共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從《黃帝內經》談中醫養生的角度出發,詳細講解了《黃帝內經》中的養生文化精髓;中篇講述了《本草綱目》中常用的384種藥材,分門別類材詳析藥材性味及功效,并搭配了藥膳養生法,以方便讀者更好的理解和運用中藥材養生; 下篇集合了臨床上常見的100種疾病,并從疾病癥狀、病因、食療原則、宜吃食物、忌吃食物以及藥膳調養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講解,以方便患者自制藥膳居家療養,早日擺脫疾病困擾。
《黃帝內經》和《本草綱目》中的中藥養生全典 目錄
**章 《黃帝內經》談中醫養生
《黃帝內經》強調以人為本 018
《黃帝內經》的養生之道 019
中醫的整體觀念 019
中醫在調整亞健康方面獨具魅力 020
為什么說中醫是健康生態醫學 020
如何利用五行來說明五臟功能 021
如何利用五行來治療疾病 021
細說《黃帝內經》養生防病六大觀點 022
細說《黃帝內經》三大養生原則—清積、和中、養元 022
談《黃帝內經》中“女子以七為律”的養生之道 023
談《黃帝內經》中“男子以八為律”的養生之道 024
從《黃帝內經》中解讀女人比男人長壽的奧秘 025
中醫是怎樣強調人的自我修復能力 025
如何利用“望、聞、問、切”四診法養生治病 026
談膳食平衡對養生的意義 028
第二章 與中醫養生有關的名詞解釋
何謂“辨證論治” 030
中醫的“治未病”包括哪些內容 031
中醫的“扶正祛邪”指的是什么 031
什么是中醫所說的“標本緩急” 032
什么是中醫所說的“對癥下藥” 032
如何理解“君、臣、佐、使”的配方原則 033
什么是“外感六淫”、“內傷七情” 034
什么是“八綱辯證” 034
什么是“陰陽平衡” 035
什么是“氣、血、津、精” 035
“五臟六腑”是指哪五臟,哪六腑 036
何謂“三焦” 036
何謂“腎陰”和“腎陽” 037
如何理解“瘦人多火,肥人多痰” 037
何謂“瘀血阻滯”,常見于哪些疾病 038
何謂“痰濕中阻”、“脾虛濕盛” 038
何謂“肝陽上亢”、“肝腎陰虛” 039
何謂“心腎不交”、“心脾兩虛” 039
何謂“肝郁氣滯”、“氣郁化火” 040
區別“虛寒”、“實寒”和“虛熱”、“實熱” 040
第三章 中藥與食物的完美結合:藥膳養生
中藥的四性五味 042
中藥的“歸經”與五臟的關系 042
中藥煎煮的科學方法 043
中藥的七種配伍關系 044
中藥材用藥之忌 044
食物應用禁忌 045
中藥與食物配伍禁忌 046
病癥忌口與發物忌口 046
藥膳的特點 047
藥膳的分類 048
藥膳的七種烹飪法 049
藥膳原料的保存與使用竅門 050
第四章 藥膳養生與個人體質密切相關
平和體質的自測法與藥膳養生法 052
氣虛體質的自測法與藥膳養生法 053
血瘀體質的自測法與藥膳養生法 054
陰虛體質的自測法與藥膳養生法 055
陽虛體質的自測法與藥膳養生法 056
痰濕體質的自測法與藥膳養生法 057
濕熱體質的自測法與藥膳養生法 058
氣郁體質的自測法與藥膳養生法 059
特稟體質的自測法與藥膳養生法 060
第五章 特定職業的藥膳養生法
腦力勞動者首選藥膳 062
體力勞動者養生須知首選藥膳 064
夜間工作者首選藥膳 065
高溫工作者首選藥膳 066
低溫工作者首選藥膳 067
汞環境工作者首選藥膳 068
高鉛環境工作者首選藥膳 069
高苯環境工作者首選藥膳 070
放射性環境工作者首選藥膳 071
長時間電腦工作者首選藥膳 072
第六章 不同年齡段選膳方案
嬰幼兒膳食指南 074
學齡少年膳食指南 076
青年女性膳食指南 077
青年男性膳食指南 078
孕產婦膳食指南 079
更年期女性膳食指南 080
青壯年男性膳食指南 081
中老年人膳食指南 082
第七章 《黃帝內經》提倡四季“因時”擇食
春季藥膳養生法 084
夏季藥膳養生法 086
秋季藥膳養生法 088
冬季藥膳養生法 090
第八章 《黃帝內經》中的臟腑養生精華
巧用藥膳補益脾胃 094
巧用藥膳養護心臟 096
巧用藥膳潤肺益氣 098
巧用藥膳養護肝膽 100
巧用藥膳溫補腎臟 102
中篇 細數《本草綱目》384種中藥品類、功效與養生法
**章 益氣類本草養生法
人參 106
黨參 110
西洋參 112
太子參 113
黃芪 114
白術 116
山藥 118
紅棗 120
白扁豆 122
絞股藍 123
刺五加 124
五指毛桃 125
甘草 126
蜂蜜 127
飴糖 128
第二章 補血類本草養生法
當歸 130
熟地黃 132
阿膠 134
何首烏 135
白芍 136
干荔枝 137
龍眼肉 138
紅糖 139
楮實子 140
第三章 滋陰類本草養生法
枸杞 142
銀耳 144
百合 146
燕窩 148
北沙參 149
麥冬 150
玉竹 151
天冬 152
黑芝麻 153
桑葚 154
黃精 155
女貞子 156
墨旱蓮 157
鱉甲 158
第四章 壯陽類本草養生法
鹿茸 160
冬蟲夏草 162
海參 164
核桃仁 165
杜仲 166
巴戟天 167
淫羊藿 168
蟲草花 169
海馬 170
韭菜籽 171
補骨脂 172
狗鞭 173
鹿鞭 174
牛大力 175
肉蓯蓉 176
沙苑子 177
鎖陽 178
菟絲子 179
仙茅 180
續斷 181
益智仁 182
蛤蚧 183
鹿角膠 184
第五章 解表類本草養生法
麻黃 186
桂枝 187
紫蘇葉 188
白芷 189
蒼耳子 190
防風 191
藁本 192
荊芥 193
羌活 194
細辛 195
香薷 196
辛夷 197
芫荽 198
生姜 199
蔥白 200
薄荷 201
柴胡 202
蟬蛻 203
淡豆豉 204
浮萍 205
葛根 206
菊花 207
牛蒡子 208
桑葉 209
升麻 210
蔓荊子 211
木賊草 212
第六章 清熱類本草養生法
第六章 清熱類本草養生法
金銀花 214
連翹 215
板藍根 216
大青葉 217
貫眾 218
荷葉 219
半邊蓮 220
半枝蓮 221
穿心蓮 222
紅藤 223
雞骨草 224
馬齒莧 225
白花蛇舌草 226
白蘞 227
白頭翁 228
敗醬草 229
木蝴蝶 230
胖大海 231
蒲公英 232
重樓 233
青果 234
射干 235
土茯苓 236
土牛膝 237
紫花地丁 238
野菊花 239
魚腥草 240
赤芍 242
牡丹皮 243
生地黃 244
水牛角 245
玄參 246
紫草 247
淡竹葉 248
谷精草 249
決明子 250
苦丁茶 251
蘆根 252
青葙子 253
石膏 254
天花粉 255
西瓜翠衣 256
夏枯草 257
知母 258
梔子 259
竹葉 260
白鮮皮 261
椿皮 262
黃柏 263
黃連 264
黃芩 265
苦參 266
龍膽草 267
秦皮 268
白薇 269
地骨皮 270
青蒿 271
銀柴胡 272
第七章 祛風濕類本草養生法
草烏 274
川烏 275
獨活 276
防己 277
蝮蛇 278
狗脊 279
海桐皮 280
雷公藤 281
路路通 282
蘄蛇 283
秦艽 284
青風藤 285
桑寄生 286
桑枝 287
伸筋草 288
絲瓜絡 289
透骨草 290
威靈仙 291
烏梢蛇 292
海風藤 293
五加皮 294
豨簽草 295
徐長卿 296
雪蓮花 297
蠶沙 298
第八章 利水滲濕類本草養生法
萆薢 300
萹蓄 301
車前子 302
燈芯草 303
地膚子 304
冬葵子 305
海金沙 306
滑石 307
瞿麥 308
木通 309
石韋 310
通草 311
垂盆草 312
虎杖 313
金錢草 314
石黃皮 315
溪黃草 316
茵陳蒿 317
赤小豆 318
冬瓜皮 319
茯苓 320
薏苡仁 321
玉米須 322
澤瀉 323
豬苓 324
第九章 芳香理氣類本草養生法
陳皮 326
沉香 328
川楝子 329
大腹皮 330
刀豆 331
佛手 332
桂花 333
荔枝核 334
玫瑰花 335
茉莉花 336
木香 337
青皮 338
柿蒂 339
檀香 340
烏藥 341
香附 342
香櫞 343
薤白 344
枳殼 345
枳實 346
第十章 活血化瘀類本草養生法
丹參 348
川芎 350
延胡索 351
益母草 352
澤蘭 353
郁金 354
月季花 355
桃仁 356
紅花 357
雞血藤 358
姜黃 359
劉寄奴 360
蘇木 361
牛膝 362
骨碎補 363
王不留行 364
乳香 365
沒藥 366
三棱 367
穿山甲 368
莪術 369
水蛭 370
土鱉蟲 371
血竭 372
第十一章 止血類本草養生法
三七 374
降香 375
蒲黃 376
茜草 377
五靈脂 378
白茅根 379
側柏葉 380
大薊 381
玳玳花 382
槐花 383
地榆 384
小薊 385
白及 386
花生衣 387
雞冠花 388
藕節 389
仙鶴草 390
艾葉 391
炮姜 392
第十二章 消食驅蟲類本草養生法
山楂 394
雞內金 396
谷芽 397
神曲 398
萊菔子 399
麥芽 400
雞矢藤 401
檳榔 402
榧子 403
苦楝皮 404
南瓜子 405
使君子 406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類本草養生法
川貝母 408
瓜蔞 409
海底椰 410
海蛤殼 411
海藻 412
黃藥子 413
桔梗 414
昆布 415
前胡 416
浙貝母 417
竹茹 418
白芥子 419
白前 420
半夏 421
旋覆花 422
皂角刺 423
白果 424
百部 425
款冬花 426
羅漢果 427
枇杷葉 428
桑白皮 429
蘇子 430
葶藶子 431
無花果 432
杏仁 433
紫菀 434
第十四章 養心安神類本草養生法
靈芝 436
酸棗仁 438
柏子仁 439
遠志 440
茯神 441
合歡皮 442
夜交藤 443
龍骨 444
珍珠 445
朱砂 446
第十五章 平肝息風醒神類本草養生法
天麻 448
鉤藤 450
牡蠣 451
石決明 452
羅布麻葉 453
蒺藜 454
僵蠶 455
羚羊角 456
全蝎 457
地龍 458
冰片 459
麝香 460
石菖蒲 461
蘇合香 462
第十六章 收澀類本草養生法
蓮子 464
山茱萸 468
金櫻子 470
覆盆子 471
海螵蛸 472
桑螵蛸 473
赤石脂 474
肉豆蔻 475
芡實 476
五味子 478
石榴皮 480
烏梅 481
五倍子 482
訶子 483
浮小麥 484
麻黃根 485
糯稻須根 486
第十七章 瀉下類本草養生法
大黃 488
蘆薈 489
番瀉葉 490
火麻仁 491
郁李仁 492
松子仁 493
下篇 集《黃帝內經》與《本草綱目》,談藥膳對癥食療學
**章 藥膳對癥食療消化科常見病
慢性胃炎 496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498
胃下垂 500
厭食 502
胃癌 503
慢性病毒性肝炎 504
慢性膽囊炎 505
脂肪肝 506
肝硬化腹水 507
腹瀉 508
便秘 510
痔瘡 512
痢疾 514
第二章 藥膳對癥食療呼吸科常見病
感冒 516
肺炎 518
慢性支氣管炎 520
哮喘 522
肺氣腫 523
肺結核 524
肺膿腫 525
肺癌 526
第三章 藥膳對癥食療心腦血管科常見病
高血壓 528
低血壓 530
貧血 532
中暑 534
偏頭痛 535
心律失常 536
冠心病 538
心肌炎 539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540
腦血管硬化 541
中風后遺癥 542
第四章 藥膳對癥食療神經精神科常見病
失眠 544
頭痛 546
神經衰弱 547
抑郁癥 548
帕金森病 549
阿爾茨海默病 550
第五章 藥膳對癥食療內分泌科常見病
糖尿病 552
高血脂 554
甲亢 556
甲狀腺腫大 557
痛風 558
第五章 藥膳對癥食療內分泌科常見病
糖尿病 552
高血脂 554
甲亢 556
甲狀腺腫大 557
痛風 558
第七章 藥膳對癥食療婦科常見病
月經不調 572
痛經 574
功能性子宮出血 575
帶下過多 576
乳腺增生 577
乳腺炎 578
乳腺癌 580
陰道炎 581
宮頸炎 582
子宮肌瘤 583
胎動不安 584
產后缺乳 586
產后惡露不絕 588
更年期綜合征 590
卵巢早衰 592
第八章 藥膳對癥食療兒科常見病
小兒發熱 594
小兒流涎 595
小兒厭食 596
小兒腹瀉 597
小兒驚風 598
小兒夜啼 599
小兒遺尿 600
小兒夏季熱 601
小兒汗證 602
小兒黃疸 603
小兒痱子 604
小兒疳積 605
小兒腮腺炎 606
小兒單純性肥胖 607
小兒百日咳 608
小兒鵝口瘡 610
第九章 藥膳對癥食療骨科常見病
骨質疏松 612
骨質增生 613
肩周炎 614
風濕性關節炎 615
頸椎病 616
第十章 藥膳對癥食療五官科常見病
口腔潰瘍 618
鼻炎 620
慢性咽炎 621
結膜炎 622
白內障 623
耳鳴、耳聾 624
第十一章 藥膳對癥食療皮膚科常見病
痤瘡 626
濕疹 628
蕁麻疹 630
黃褐斑 632
牛皮癬 634
凍瘡 636
白癜風 637
脫發 638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