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國勞資關系模式的路徑演變和面對的課題:基于共同決定參與制度和產業勞動協約交涉制度的思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014352
- 條形碼:9787565014352 ; 978-7-5650-143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勞資關系模式的路徑演變和面對的課題:基于共同決定參與制度和產業勞動協約交涉制度的思辨 本書特色
《德國勞資關系模式的路徑演變和面對的課題--基于共同決定參與制度和產業勞動協約交涉制度的思辨》為作者(陳浩)的博士論文加工而成。內容涉及德國勞資關系模式的核心構成——共同決定參與制度和產業勞動協約交涉制度的歷史形成和路徑演變、面對的主要課題,重點關注以上兩制度所包含的微觀元素的橫向聯系,以及這種橫向聯系所帶來的效果。同時,本專著也對德國勞資關系模式在德國跨國企業中的適用形式和國際化擴張中的表現形式進行了詳細論述,詳細介紹了在歐洲新出現的“歐洲公司”,以及德國企業在海外維護勞動者權益的方式和方法。是國內研究德國勞資關系模式領域中的*新研究成果。
國勞資關系模式的路徑演變和面對的課題:基于共同決定參與制度和產業勞動協約交涉制度的思辨 內容簡介
《德國勞資關系模式的路徑演變和面對的課題--基于共同決定參與制度和產業勞動協約交涉制度的思辨》為作者(陳浩)的博士論文加工而成。內容涉及德國勞資關系模式的核心構成——共同決定參與制度和產業勞動協約交涉制度的歷史形成和路徑演變、面對的主要課題,重點關注以上兩制度所包含的微觀元素的橫向聯系,以及這種橫向聯系所帶來的效果。同時,本專著也對德國勞資關系模式在德國跨國企業中的適用形式和國際化擴張中的表現形式進行了詳細論述,詳細介紹了在歐洲新出現的“歐洲公司”,以及德國企業在海外維護勞動者權益的方式和方法。是國內研究德國勞資關系模式領域中的*新研究成果。
國勞資關系模式的路徑演變和面對的課題:基于共同決定參與制度和產業勞動協約交涉制度的思辨 目錄
序
序(譯文)
前言
導言
1 德國型企業治理機制的變化及監事會面對的課題
問題導入
1.1 德國型企業治理機制的路徑演變
1.1.1 德國型企業治理機制的特征
1.1.2 20世紀90年代以后德國企業股東結構的變化
1.1.3 德國型企業治理機制立法的*新進展
1.2 監事會面臨的改善課題
1.2.1 監事會中勞動者委員與股東委員的對立激化
1.2.2 監事會中的勞動者委員內部的意見對立
1.2.3 關于監事會的其他亟須改善的問題
2 德國型產業勞動協約的分散化引發的勞動協約交涉形式的變化及課題
問題導入
2.1 德國型產業勞動協約分散化的進展
2.1.1 產業勞動協約分散化的原因
2.1.2 “開放條款”及勞動條件差別化規定的適用
2.2 德國勞動協約市場的現狀和所面臨的課題
2.2.1 基層企業委員會在勞動協約交涉市場中的功能變化
2.2.2 產業工會在勞動協約市場中的現狀
2.2.3 產業勞動協約需面對的其他課題
3 在德跨國企業對德國勞資關系模式的應用
問題導入
3.1 在德跨國企業的勞資關系的現狀
3.1.1 在德跨國企業應對共同決定參與制度的姿態
3.1.2 在德跨國企業對產業勞動協約的彈性化應對
3.2 建立歐洲公司對共同決定參與制度的挑戰
4 德國勞資關系模式的國際擴張及課題
問題導入
4.1 德國勞資關系模式在海外的應用
4.1.1 歐洲基層企業委員會給德國勞資關系模式帶來的國際化機遇
4.1.2 德國勞資關系模式跨歐盟擴張的進展
4.2 德國勞資關系模式的國際化建設中的課題
5 德國勞資關系模式的改善提案和今后走向的分析
問題導入
5.1 共同決定參與制度的改善提案及分析
5.1.1 勞資雙方的監事會改革提案
5.1.2 對勞動者的經營參加模式的分析
5.1.3 監事會的勞動者委員內部的意見對立的實質
5.1.4 共同決定參與制度的改善建議
5.2 德國型勞動協約交涉模式的走向
5.2.1 產業勞動協約的優點
5.2.2 改善勞動協約的交涉功能的建議
5.3 德國勞資關系模式的國際化路徑選擇
參考文獻
后記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