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式日常生活:茶藝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29661
- 條形碼:9787516129661 ; 978-7-5161-296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式日常生活:茶藝文化 本書特色
朱紅纓編著的這本《中國式日常生活--茶藝文化》系統性呈現了我國現代茶藝文化的體系與面貌。全書共分九章,內容包括:導論,茶藝文化基礎,茶藝結構,茶藝規則,茶藝流程與方法,茶藝歷史沿革,茶藝審美活動,茶藝作品創作,茶藝與社會。本書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中國式日常生活:茶藝文化 內容簡介
《中國式日常生活:茶藝文化》以日常生活理論為背景來展開敘述,主要涉及了茶藝文化哲學研究、茶藝性質要素與結構研究、茶藝規則與程序研究、茶藝歷史沿革研究、茶藝審美創作及茶藝產品研究等領域,綜合運用了哲學、自然科學、藝術學、社會學等研究方法與陳述方式,以茶藝的作品實現以及作品與大眾社會、與日常生活的互動為核心,在茶文化歷史發展的基礎上,系統性地呈現我國現代茶藝文化的體系與面貌,并力圖提供日常生活理論區域的一個社會事實。
中國式日常生活:茶藝文化 目錄
**章導論
**節茶與日常生活
一、飲茶法
二、茶藝
第二節日常生活理論
一、日常生活的批判潛能
二、日常生活的人道化
三、日常生活的現實意義
第三節 日常生活美學的茶藝
一、茶藝的日常生活特征
二、茶藝的文化創意背景
三、茶藝的學科面貌
四、茶藝的價值追求
第二章茶藝文化基礎
**節茶藝界定
一、相近的名詞
二、茶藝性質
三、茶藝元素
四、茶藝范疇
五、茶藝定義
第二節主要學術成就
一、《茶經》與茶藝
二、茶藝思想研究
三、日本茶道與禪
四、飲茶嗜好與風流
五、歸納與評析
第三節茶藝文化態度
一、哲學的理解
二、符號的意蘊
三、茶藝精神
第三章茶藝結構
**節器
一、茶藝器具名稱
二、按質地的分類
三、主輔位的劃分
第二節水
一、水的地位
二、沏茶用水
第三節茶
一、茶類劃分
二、茶葉命名
三、品質的形成
四、茶葉審評鑒別
第四節火
一、燃料與火候
二、候湯的情趣
第五節境
一、古人茶境情調
二、境的空間
第六節茶藝師
一、清潔
二、禮儀
三、生活實踐
第四章茶藝規則
**節“盡其性”的規則
一、沏茶技術要領
二、器具選配原則
三、以人文入茶境
第二節“合五式”的規則
一、位置
二、動作
三、順序
四、姿勢
五、線路
第三節“同壹心”的規則
一、器之心
二、茶之心
第五章茶藝流程與方法
**節直杯沏茶法
一、主泡器特征與適用
二、龍井茶直杯沏茶法
三、碧螺春直杯沏茶法
四、花草茶直杯沏茶法
第二節蓋碗沏茶法
一、主泡器特征及適用
二、花茶蓋碗沏茶法
三、鐵觀音茶蓋碗沏茶法
四、蓋碗沏茶法的普遍性
第三節小壺沏茶法
一、主泡器特征及適用
二、釃茶法:烏龍茶
三、瀹茶法:紅茶、普洱茶
第六章茶藝歷史沿革
**節唐代以前的飲茶:筆茶法
一、概說
二、茶、茗茶、無酒茶
三、茶湯制備的特征
四、飲茶方式功能兼備
五、結語
第二節唐代飲茶:煎茶法
一、背景
二、唐代餅茶制作
三、陸羽茶湯
四、人文的飲茶方式
五、結語
第三節宋代飲茶:點茶法
一、宋代團茶制作
二、點茶法的茶湯制備
三、游戲的飲茶方式
四、結語
第四節元明時期的飲茶:末茶法
一、概說
二、朱權與末茶法
第五節明清時期的飲茶:沏茶法
一、概說
二、瀹茗、撮泡、工夫茶
三、淡遠清真的飲茶方式
第七章茶藝審美活動
**節美的原理
一、從永恒到自由的升華
二、立象盡意與氣象萬千
第二節茶藝審美要素
一、形式美
二、合目的性
三、境象之美
第三節茶藝審美特征
……
第八章茶藝作品創作
第九章茶藝與社會
參考答案
中國式日常生活:茶藝文化 作者簡介
朱紅纓,1967年4月生,浙江杭州人。浙江樹人大學茶文化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省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世界茶聯合會秘書長。自1 994年始,一直從事茶文化與茶藝的教學、專業建設及學科科研工作,主要涉及茶藝體系、茶文化創意、茶品牌建設、國際茶藝文化等研究領域。發表論文著書近30篇(部),承擔省部市級及政府委托科研項目30余項,在學術成果服務地方茶文化建設方面,有較顯著的科研績效和社會影響力。曾受邀赴日本、韓國、捷克、澳大利亞、迪拜以及中國臺灣、香港等地進行茶藝文化學術交流。
- >
經典常談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