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清代卷-中國教育通史-11-(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158713
- 條形碼:9787303158713 ; 978-7-303-1587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代卷-中國教育通史-11-(下) 本書特色
《中國教育通史》是將20世紀90年代出版的王炳照、閻國華主編的《中國教育思想通史》(8卷本)和王炳照、李國鈞教授主編的《中國教育制度通史》(8卷本)合編而成的。本書是第十一卷。 清代的各項教育制度,既有建樹又有弊端,體現高度完備和腐朽并存的特點。事實上,其制度已經發展到極致,對其制度的弊病已很難用修補來解決,只有變革才是出路。本卷主編由金林祥擔任。
清代卷-中國教育通史-11-(下) 內容簡介
《中國教育通史11:清代卷(下)》撰寫者,按章節順序依次為:金林祥(前言,第三章第二節“二”、第三節和結語)、周瑾(**章)、龐守興(第二章、第六章)、張蓉(第三章**節)、許國春(第三章第二節“一”)、葉存洪(第四章)、趙俊杰(第五章)。
清代卷-中國教育通史-11-(下) 目錄
**章 晚清封建教育制度
**節 晚清教育制度的衰敗
一、官學名存實亡
二、書院積弊叢生
三、私塾困難重重
第二節地主階級改革派主張改革封建教育
一、改革八股取士制度
二、主張經世致用之學
三、倡導學習西學
第二章 太平天國的教育制度
**節 太平天國的文教政策
一、以拜上帝教作為文教建設的指導思想
二、反對孔孟儒教的政策及其演變
三、重用知識分子的政策
第二節太平天國教育的組織形式與內容
一、教育組織形式
二、教育內容
第三節 太平天國的科舉制度
一、《欽定士階條例》中規定的科舉制度
二、實際施行的科舉制度
第三章 近代中國新教育的產生
**節 各類新式學堂
一、外國語學堂
二、軍事學堂
三、科學技術學堂
第二節 著名的新式學堂
一、近代中國**所新式學堂——京師同文館
二、近代中國**所海軍制造學!V荽䦟W堂
第三節 近代留學教育的興起
一、容閎與幼童留美
二、派遣留歐學生
第四章近代中國新教育的發展
**節 甲午戰爭后教育的新進展
一、維新派強調開“民智”、育“新民”
二、效法西方,建立近代學制成為教育界的普遍要求
三、兩級制、三級制普通學堂的出現
第二節 “百日維新”時的教育改革
一、百日維新期間重要教育改革措施概述
二、廢除八股考試,改試策論
三、維新運動時的書院改學堂
四、設立專門學堂和實業學堂
五、創辦京師大學堂
第五章 近代中國新教育制度的建立
**節 書院改學堂
一、戊戌政變后書院的改制
二、新政時期書院重新改學堂
三、書院改學堂評價
第二節 留日教育高潮
一、留日高潮的歷史背景
二、留日高潮概觀
三、留日高潮的特點和影響
第三節 近代學制的建立
一、《欽定學堂章程》的制定與頒布
二、《奏定學堂章程》的制訂與實施
三、新式學堂的發展
第四節廢除科舉,設立學部,頒布教育宗旨
一、廢除科舉制
二、設立學部和地方教育行政機構
三、頒布教育宗旨
第六章 教會教育制度
**節 教會學校的萌芽
一、傳教士來華辦學的開始
二、利用不平等條約獲取辦教育特權
三、早期教會學校的特點與成因
第二節 教會教育的普通學校制度
一、教會學校發展的緣由
二、教會小學的發展
三、教會中學的發展
四、教會大學的發展
第三節教會教育的其他相關制度和機構
一、職業教育
二、女子教育
三、學校教科書委員會和中華教育會
結 語
人名與專業術語索引
參考文獻
清代卷-中國教育通史-11-(下) 作者簡介
金林祥,上海市人,教育學博士,F為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中國教育史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陶行知研究協會副會長、《生活生活》雜志主編等。1991年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