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中國研發競爭力研究-省際經驗證據和微觀理論探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21905
- 條形碼:9787509621905 ; 978-7-5096-2190-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研發競爭力研究-省際經驗證據和微觀理論探討 本書特色
本書綜合運用省際經驗證據以及各種相關計量、統計和數學分析工具,對我國研發競爭力做了非常系統和細致的分析,具有一定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本書不僅對相關文獻進行了系統、全面的梳理,而且還對其中重要文獻的實證方法作了客觀評述,《經濟管理學術文庫(經濟卷)·中國研發競爭力研究:省際經驗證據和微觀理論探討》將寡頭博弈的方法運用到廠商的研發決策當中,并且深入到市場結構層面,特別是對一些既有的研究做了發展和改進,提升了專著的學術價值。 本書在內容安排上,綜合比較了同屬非參數方法的灰色關聯投影方法和dea方法,在所得結論基本一致的情況下,肯定了dea方法的可分解性和可擴展性,并據此采用dea方法研究了以醫藥制造業為代表的高技術產業效率。
中國研發競爭力研究-省際經驗證據和微觀理論探討 內容簡介
吉生保編著的《中國研發競爭力研究--省際經驗證據和微觀理論探討》綜合運用省際經驗證據以及各種相關計量、統計和數學分析工具,對我國研發競爭力做了非常系統和細致的分析,具有一定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中國研發競爭力研究--省際經驗證據和微觀理論探討》特點如下: 1.本書不僅對相關文獻進行了系統、全面的梳理,而且還對其中重要文獻的實證方法作了客觀評述,為本書實證方法的選擇提供了良好的理論依據。 2.本書將寡頭博弈的方法運用到廠商的研發決策當中,并且深入到市場結構層面,特別是對一些既有的研究做了發展和改進,提升了專著的學術價值。 3本書在結構安排上,既考慮了研發競爭力的經驗證據和理論模型分析,同時還兼顧了國內外視角的考察,較既有的研究更為全面。 4.本書在內容安排上,綜合比較了同屬非參數方法的灰色關聯投影方法和DEA方法,在所得結論基本一致的情況下,肯定了DEA方法的可分解性和可擴展性,并據此采用DEA方法研究了以醫藥制造業為代表的高技術產業效率。 5本書在理論模型方面,對已有的研究幾乎都進行了擴展,還有一些對若干重要經濟現象的綜合研究。
中國研發競爭力研究-省際經驗證據和微觀理論探討 目錄
**章 緒論
**節 問題的提出——理論和實踐的脫節
第二節 理論綜述——既有研究的進一步描述
一、基于dea方法的研究
二、基于博弈論方法的研究
第三節 研究思路及本書結構框架
一、本書思路形成過程中的兩個問題
二、本書的結構框架
第四節 研究方法、創新點及不足之處
一、研究方法
二、本書的創新點
三、本書的不足之處
第二章 中國r&d競爭力的省際經驗證據——基于截面數據的分析
**節 中國區域科技競爭力評價研究——基于灰色關聯投影模型
一、問題的提出
二、評價體系與評價模型的構建
三、區域科技競爭力實證研究
四、綜合分析
五、總結與對策建議
第二節 中國區域高技術產業效率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思路
三、投入產出指標、環境變量的選取及數據來源
四、實證結果分析
五、我國各省高技術產業效率總體及區域分析
六、主要結論
第三章 中國r&d競爭力的省際經驗證據——基于面板數據的分析
**節 中國醫藥制造業的研發效率、生產力及其影響因素——基于省際
面板數據的dea-tobit實證研究
一、研究工具與方法
二、變量選取與數據說明
三、實證研究結果及分析
四、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第二節 中國醫藥制造業研發效率研究——基于三階段dea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思路
三、投入產出指標、環境變量的選取及數據來源
四、實證結果分析
五、結論及政策建議
第三節 中國醫藥制造業研發效率研究——基于hmb指數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三、數據來源及投入/產出指標的選取
四、實證結果分析
五、結論
第四章 中國r&d競爭力的理論模型探討——國內視角
**節 研發能力、外部性與市場結構——以知識尋供型研發為例的模型
分析
一、相關文獻綜述及問題的提出
二、模型的構建及相關假設的提出
三、相關假設的理論分析
四、模型分析的政策含義
第二節 混合雙寡頭模型下的r&d競爭;不確定性和模仿視角
一、文獻回顧及問題的提出
二、模型設定及理論分析
三、混合雙寡頭與私人雙寡頭之福利比較;一個例子和拓展
四、主要結論及相關政策建議
第五章 中國r&d競爭力的理論模型探討——國外視角
**節 fdi視角;跨國廠商研發量的經濟模型分析
一、文獻回顧及問題的提出
二、模型的構建以及相關假設的提出
三、相關命題分析及結論
四、理論模型的政策含義
五、進一步的研究方向
第二節 研發先進性的內生選擇和互動——fdi框架下的一個理論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以及相關文獻研究
二、基準模型的構建及相應的經濟學分析
三、基準模型的若干拓展
四、理論模型分析的政策含義
五、進一步的討論
第三節 混合雙寡頭、研發能力與資本結構——國際r&d競爭視角下對
戰略貿易政策的再審視
一、文獻回顧及問題的提出
二、對柳、程(2009)模型的一個簡單回顧
三、基準模型——對柳、程(2009)模型的一個推廣
四、線性模型的例子——對基準模型的一個擴展
五、結論及政策建議
六、關于民營化的進一步思考
第六章 結論
附錄
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研發競爭力研究-省際經驗證據和微觀理論探討 作者簡介
吉生保,男,山西懷仁人。中央財經大學管理學學士、碩士,師從崔新健教授;南開大學經濟學博士,師從冼國明教授;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講師,江蘇省資助招收博士后。研究方向是外商直接投資、R&D和產業經濟學。目前主持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一類項目一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各一項(第一參與人)。在《財經研究》、《國際貿易問題》和《產業經濟評論》等CSSCI來源期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一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