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新世紀高等學校教材?心理學基礎課系列教材:普通心理學(第4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002252
- 條形碼:9787303002252 ; 978-7-303-00225-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世紀高等學校教材?心理學基礎課系列教材:普通心理學(第4版) 本書特色
《新世紀高等學校教材·心理學基礎課系列教材:普通心理學(第4版)》是國家教委推薦的一本高校心理教材,它適用于全日制高校心理學專業及其他相關專業、自學高考心理學專業的本科學生,同時,也可作為廣大心理愛好者,電大、函選修心理學課程學員的參考讀物。
新世紀高等學校教材?心理學基礎課系列教材:普通心理學(第4版) 內容簡介
《新世紀高等學校教材·心理學基礎課系列教材:普通心理學(第4版)》是國家教委推薦的一本高校心理教材,它適用于全日制高校心理學專業及其他相關專業、自學高考心理學專業的本科學生,同時,也可作為廣大心理愛好者,電大、函選修心理學課程學員的參考讀物。包括適當補充和增加新的知識、刪除某些相對陳舊的知識。例如,第二章在講到小腦的功能時,補充了“近年來的一些研究表明,小腦在某些高級認知功能(如感覺分辨)中也有重要的作用!痹谟洃浺徽轮,對“記憶的SPI理論”重新做了解釋。在動機一章中增加了動機的自我決定理論,補充了成就目標理論。在情緒一章中,根據近年來感情神經科學的新發展,修訂了情緒與腦一節,介紹了情緒腦機制的兩個回路的假設和相關的一些研究成果,刪去了原教材中“情緒與下丘腦”一節的內容。由于情緒調節具有重要的理論和應用價值,我們對相關的內容也進行了補充。在人格一章中,我們進行了兩個重要的調整,一是在介紹特質理論和類型理論后,增加了合理論一節,其中介紹了艾森克的人格到論,這樣在結構上顯得更嚴密些;另一個是重新改寫了人格成因一節,使內容顯得更完整。
新世紀高等學校教材?心理學基礎課系列教材:普通心理學(第4版) 目錄
**編 緒論
**章 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方法
**節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科學
第二節 心理學的任務
第三節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四節 心理學的過去和現在
第二章 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
**節 神經系統的進化
第二節 神經元
第三節 神經系統
第四節 腦功能的各種學說
第五節 內分泌腺和神經一體液調節
第二編 人的信息加工
第三章 感覺
**節 感覺的一般概念
第二節 視覺
第三節 聽覺
第四節 其他感覺
第四章 知覺
**節 知覺的一般概念
第二節 知覺的特性
第三節 空間知覺
第四節 時間知覺與運動知覺
第五節 錯覺
第五章 意識和注意
**節 意識的一般概念
第二節 幾種不同的意識狀態
第三節 注意的一般概述
第四節 注意的認知一神經機制
第六章 記憶
**節 記憶的一般概念
第二節 記憶的神經生理機制
第三節 感覺記憶
第四節 短時記憶
第五節 長時記憶
第六節 內隱記憶
第七章 思維
**節 思維的一般概念
第二節 表象
第三節 概念
第四節 推理
第五節 問題解決
第六節 決策
第八章 語言
**節 語言的一般概念
第二節 語言的神經生理機制
第三節 語言理解
第四節 語言的產生
第三編行為調節和控制
第九章 動機
**節 動機的一般概念
第二節 動機的種類
第三節 動機的理論
第四節 工作動機與組織行為
第十章 情緒
**節 情緒的一般概念
第二節 情緒與腦
第三節 情緒的外部表現--表情
第四節 情緒理論
第五節 情緒的調節
第四編 人的心理特性
第十一章 能力
**節 能力的一般概念
第二節 能力的種類和結構
第三節 能力的測量
第四節 情緒智力
第五節 能力發展與個體差異
第十二章 人格
**節 人格的一般概念
第二節 人格理論
第三節 認知風格
第四節 人格測驗
第五節 人格成因
第五編 活動與發展
第十三章 學習
**節 學習的一般概念
第二節 學習理論
第三節 認知和動作技能學習
第四節 學習的規律
第十四章 人生全程發展
**節 什么是個體發展
第二節 身體、動作與感知覺的發展
第三節 語言與認知發展
第四節 社會性發展
第五節 成年以后的發展
參考文獻
新世紀高等學校教材?心理學基礎課系列教材:普通心理學(第4版) 節選
二、近刺激和遠刺激 感覺是由體內、外的刺激作用于我們的感覺器官產生的。20世紀初,美籍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考夫卡(Koffka,1935)把刺激分成近刺激和遠刺激兩種。遠刺激是指來自物體本身的刺激,如一定波長的光線、一定頻率的空氣振動等。而近刺激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刺激,如物體在視網膜上的投影等。遠刺激是屬于物體自身的,因而不會有很大變化;而近刺激是感覺器官直接接受到的刺激,它每時每刻都在變化。例如,蘋果是圓的,這是蘋果本身的特性,因而是遠刺激;但我們看蘋果時,有時從它的正面去看,有時從它的側面去看,這樣它在視網膜上的投影時常在改變;同樣,蘋果表面的反射率是不變的,但我們既可以在白光下看到它,也可以在藍光下看到它,這時我們得到的近刺激也在變化。了解近刺激和遠刺激的關系對我們研究感覺有重要的意義(Dember 8L Warm,1979)。 三、感覺的編碼 感覺器官是怎樣接受外界的刺激而產生感覺呢?當我們感覺世界時,感覺系統能夠對信息進行一定的選擇和分析,然后對信息進行編碼。編碼是指將一種能量轉化為另一種能量,或者將一種符號系統轉化為另一種符號系統。我們的神經系統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輸入的物理能量或化學能量,如光波和聲音等。這些能量必須經過感官的換能作用,才能轉化為神經系統能夠接受的神經能或神經沖動。這個過程就是感覺編碼(sensory encode)。攜帶信息的神經沖動從感受器出發,沿著丘腦的感覺通路到達大腦的特定感覺加工區域。大腦對這些神經信號進行加工,從而獲得來自刺激的一些基本信息,例如刺激的強度、大小等。 光幻視 請閉上眼睛,然后用你的手指稍稍用力按壓你的內眼角,現在你看到了什么?在視野的另一端你“看見”了一個光點。這個“光點”不是由光刺激引起的,而是由手指按壓刺激了視神經引起的,這種光感叫做光幻視(phosphenes)。研究者現在試圖利用光幻視現象為失明的人創造視覺。 19世紀德國著名生理學家繆勒(Johannes Mtiller,1801—1858)*早研究了感覺編碼問題,并提出了神經特殊能量學說(theory of specific nerve energy)。他認為,各種感覺神經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在性質上是互相區別的。每種感覺神經只能產生一種感覺,而不能產生另外的感覺,如視神經受到刺激產生視覺、聽神經受到刺激產生聽覺等。感官的性質不同,感覺神經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覺也是不同的。 繆勒根據上述主張,進一步得出了認識論上的某些結論。在他看來,感覺不決定于刺激的性質,而決定于感覺神經的性質。我們直接感覺的東西,不是外界的物體,而是我們自己的神經,即神經的某種特殊狀態。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們始終不能直接知覺外物自身的性質”“我們所知道的只是我們的感覺”。繆勒的神經特殊能量學說否定了感覺是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在認識論上是錯誤的。 ……
新世紀高等學校教材?心理學基礎課系列教材:普通心理學(第4版) 作者簡介
彭聃齡,1935年生,1958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研究所教授,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曾系統擔任普通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心理語言學的教學工作。長期從事漢語認知研究,包括漢字識別、漢語句子與課文理解,漢語兒童語言發展、漢字識別的計算機模擬、漢語的腦成像研究等。發表論文160多篇,部分論文發表在國際重要學術刊物上。
- 主題:
此書為心理學專業教科書,是每位心理學本科生必修課的指定教材,也是考研的重要參考書目,對于非心理學專業的學生也具有相當重要的指導作用。對于這些專業知識,包括專業名詞,基本概念,重要方法,以及原理與規律等,必須達到信手拈來的程度。而如何能夠做到這一點,究其根本,“無他,唯手熟爾!”熟能生巧,乃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