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味生活·茶道(32開平裝)
-
>
炊煙食客
-
>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
-
>
面包與黃油的故事 歷史·文化與食譜
-
>
蔬食記憶
-
>
茶知識108問:今天您喝茶了嗎
-
>
銀勺子(漫畫版)(軟精裝)
慢食之后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42057
- 條形碼:9787108042057 ; 978-7-108-0420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慢食之后 本書特色
我們全心全意吃喝進胃里的,究竟是什么,對世界又有什么樣的影響? 濫捕海洋魚類將導致我們40年后不再有魚可吃;全世界有四分之一的食物在尚未消費前,就直接被丟棄;一個平均僅被使用20 分鐘的塑料袋,卻需要大自然400 年的時間才能分解;生活里的工業產品越來越多,我們離大自然的食物鏈也越來越遠;在我們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食欲的養成為什么更需要一點智慧和理性? 面對這種種迷思與問題,我們的態度是什么,責任又在哪里?《慢食之后》,從一個非美食的角度關注生活,思索教育,探索全新的飲食觀。
慢食之后 內容簡介
吃美食談美食,再也不可能純粹光是風花雪月縱情享用;吃下每一道、每一口食物的同時,不可避免,我們開始思量,在這些美味的背后,我們所付出的代價,或說,我們應負的責任。 —葉怡蘭 推薦 在我們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食欲的養成更需要一點智慧和理性。 —謝忠道 亮點(看點): 1. 不同于只局限于飲食本身的設計,這里講吃,但往后一步,更關注如何理性及智慧的培養飲食觀。 2. 關注生活,思索教育,探索全新的飲食觀。 曾經,關于飲食本身的講究與品味,一度吸引我們的目光。我們關注吃什么,如何吃,以及怎樣更好的吃。 但,當我們退后一步,站高一點,我們會發現,飲食,并不是一件等閑容易的事。 在我們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食欲的養成更需要一點智慧和理性。
慢食之后 目錄
簡體版 自序
不是你我,那應該是誰呢?
推薦序
《慢食》,之后/葉怡蘭
繁體版 自序
為地球養生
**章 食物還是垃圾?
01 不喝水的孩子
02 健康食品兒童
03 閱讀食品
04 垃圾和食物
05 換個方式吃鹽
06 健康好吃還是不生病
07 健康的營養觀念
第二章 好好吃,救地球!
01 花錢買垃圾:包裝迷思
02 一口吃掉未來
03 一次還是永遠
04 少一點肉
05 越來越少的生活哲學
06 被丟棄的四分之一
07 這個數字越小,對地球越好
08 公民責任
09 百姓、人民與公民
10 道德與妖魔
第三章 慢食之后……
01 消失的土產
02 給孩子“吃”的教育
03 吃豬肉,沒看過豬走路
04 誰的紹興,誰的龍井
05 味道的原始與文明
06 管理你的胃口
07 它,其實沒有你想的那么好─連鎖與加盟
08 三十年后的飲食
09 我們吃的動物吃什么?
10 貧窮里的肥胖
11 復古食物正流行
12 廚師的心
13 營養標示法─在小工坊和大工廠之間
14 糧食自給
附錄
01 傳奇仍在─再訪 el bulli
02 分子廚藝之爭
慢食之后 節選
吃美食談美食,再也不可能純粹光是風花雪月縱情享用;吃下每一道、每一口食物的同時,不可避免,我們開始思量,在這些美味的背后,我們所付出的代價,或說,我們應負的責任。
—葉怡蘭 推薦
在我們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食欲的養成更需要一點智慧和理性。
—謝忠道
亮點(看點):
1. 不同于只局限于飲食本身的設計,這里講吃,但往后一步,更關注如何理性及智慧的培養飲食觀。
2. 關注生活,思索教育,探索全新的飲食觀。
曾經,關于飲食本身的講究與品味,一度吸引我們的目光。我們關注吃什么,如何吃,以及怎樣更好的吃。
但,當我們退后一步,站高一點,我們會發現,飲食,并不是一件等閑容易的事。
在我們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食欲的養成更需要一點智慧和理性。
慢食之后 作者簡介
謝忠道 臺灣彰化人,命運卻將他扔到遠遠的巴黎,讓他這輩子在吃喝間白白活著。天秤座第一天出生(或處女座最后一天),自認為吃東西最隨和、講緣分,挑食但不偏食,有人認為他吃東西難搞,其實只是跟別人有點不一樣罷了。 寫作至今出版的東西都脫離不了吃喝玩樂:《巧克力千年傳奇》、《餐桌上的最后誘惑》、《比流浪有味》、《星星的滋味: 忠道的米其林筆記》、《慢食:味覺藝術的巴黎筆記》。用嘴巴吃喝,用腦袋思考,用腳旅行,用心寫東西,個人博客“忠道的巴黎小站” www.chungtao.tw 則用來打發時間和賣弄自我。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