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古典詩學的還原與闡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18535
- 條形碼:9787516118535 ; 978-7-5161-185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典詩學的還原與闡釋 本書特色
陳水云編著的《中國古典詩學的還原與闡釋》是珞珈語言文學學術叢書之一,全書分六輯:**輯討論中國詩學的基本范疇,第二輯描述先秦詩歌、音樂及歷史的傳播與接受,第三輯論述明清詩學的重要理論家及其理論貢獻,第四輯分析幾組重要的清代詞學理論范疇,第五輯探討清代詞學的重要流派及其理論貢獻,第六輯描述清代不同時段詞學思潮的變遷。本書給供相關學者參考閱讀。
中國古典詩學的還原與闡釋 內容簡介
《珞珈語言文學學術叢書:中國古典詩學的還原與闡釋》是作者二十余年來研習中國詩學和詞學部分成果的結集。全書分六輯:**輯討論中國詩學的基本范疇,第二輯描述先秦詩歌、音樂及歷史的傳播與接受,第三輯論述明清詩學的重要理論家及其理論貢獻,第四輯分析幾組重要的清代詞學理論范疇,第五輯探討清代詞學的重要流派及其理論貢獻,第六輯描述清代不同時段詞學思潮的變遷。全書在指導思想上突出了一個重要理念,即理論研究必須以基礎文獻為討論的出發點,文獻是還原,理論是闡釋,兩者不可或缺,基礎文獻清理的終極目的還是為了闡釋!剁箸煺Z言文學學術叢書:中國古典詩學的還原與闡釋》無論是在材料的搜集上還是理論的闡釋上,都具有較強的原創性和開拓性,作者通過**手材料的梳理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體現了無征不信、言必有據的學術理念。
中國古典詩學的還原與闡釋 目錄
**輯
感應與山水審美的發生
漢語與山水詩的“造境”
古典意境的符號學詮釋
古代文學批評史上的“小道”說
第二輯
先秦時期詩歌的傳播方式
先秦時期的“說”詩方式
“士”與戰國時期的傳播藝術
春秋雅俗樂之爭與當代文藝發展方向的思考
第三輯
三種鄂藏本稀見清代詩話考述
清初遺民詩人杜溶的詩學思想
清初詩學家葉燮論杜甫其人其詩
王漁洋的“神韻”說與王維的山水詩畫
張問陶詩歌思想的發展
論晚明山陰祁氏女性文學群體
第四輯
論詞絕句的歷史發展
清初散佚詞選六種考論
“詩圣”杜甫與“詞中少陵”
清代詞學的“尊體”理論
清代詞壇的“詞史”意識
清初詞學的南北宋之爭
第五輯
八旗詞壇與清代詞論
浙派詞學與傳統美學
乾嘉學派與清代詞學
……
第六輯
后記
中國古典詩學的還原與闡釋 作者簡介
陳水云,1964年8月生,湖北武穴人。1987年畢業于湖北大學中文系,獲湖北大學碩士學位(1993)和南開大學博士學位(1996),1996年進入武漢大學中文系,先后為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2008-2009年為美國新澤西州Rutgers大學東亞系訪問教授。中國詞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湖北省古代文學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詞學、明清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出版有《清代詩學》(合著)、《清代詞學發展史論》、《明清詞研究史》、《二十世紀清詞研究》、《唐宋詞在明末清初的傳播與接受》、《中國文學批評史學術檔案》等學術著作10余部,在《光明日報》、《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民族文學研究》、《中華文史論叢》等發表論文1 20余篇,先后獲中南地區人民出版社優秀圖書獎、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第五屬夏承燾詞學獎二等獎、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等。目前承擔的項目有:國家社科基金“八股文批評史”、教育部社科基金“中國詞學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等。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