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求醫不如求己-上-精華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046686
- 條形碼:9787539046686 ; 978-7-5390-4668-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求醫不如求己-上-精華本 本書特色
“求醫不如求己”系列銷量1000萬冊紀念版!中里巴人作品精華集萃! 您想親口詢問中里巴人的所有問題,這套書都準備好了答案! 這是一套讓人舍不得讀完的書,因為每次看過都會有所頓悟、心生感恩。 它以遠離疾病和衰老的終極智慧,徹底顛覆中國人固守的健康認知。 它以至誠至真至簡的正心修身之法,重樹把握生命自由的高度自信。 出版至今,“求醫不如求己”系列累計銷量逾1000萬冊,持續影響超過一億中國人。時隔3年,作者中里巴人根據數萬條讀者留言、來信和*新心得,重新修訂整理“求醫不如求己”系列書,刪繁就簡,精選有關經絡養生的*精粹觀點、方法集結成這本《求醫不如求己精華本上》,再次為您開啟不生病的智慧之門。
求醫不如求己-上-精華本 內容簡介
健康,人人渴望,疾病,家家害怕,我們如何正確地獲得健康、把握生命、主宰幸福,正是這本書要與您分享的心得。時隔三年,中里巴人全新選編“求醫不如求己”系列精華內容,精確傳達人體經絡穴位養生方法,教會您用14條經絡和365個穴位,激活身心自愈力。
求醫不如求己-上-精華本 目錄
**章 求醫不如求己
1. 為什么現代人得的病五花八門
2. 一種思想對應一種疾病
3. 疾病只不過是一個假想敵
4. 人身上本來就百藥齊全
5. 可惜,我們都沒有用夠自己的先天之本
6. 洞悉身體的天象
7. 輕松趕走“亞健康”.
8. 所有體質都要盡力達到陰陽平衡
第二章養生從經絡開始
1. 腑臟是通路,經絡是出口
2.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3. 順四時,適寒暑
第三章經絡暢通,百病不生
求醫不如求己-上-精華本 相關資料
在中國,中里巴人是我欽佩的第一醫家。——《人體使用手冊》作者吳清忠 在越來越焦慮的日子,在看不起病吃不起藥的日子,人們需要重新評估健康的價值,其實,我們停下來想一想,總會得到更多:學會關注健康,而非疾病,學會靈與肉的平衡,用積極的心態面向未來,這才是人的福氣所在,才是生活的智慧所在。謝謝中里先生教會我們這些。——網友鉑程齋 中里巴人之書,起于民間,傳于網絡,風靡于華夏,流惠于海外,好評如潮。個中原因,便是具備了這樣幾個因素:淡泊、優美、實用、簡潔、多樣化、變通性,標本兼治,身心同調。讀者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各取所需,滿載而歸。——讀者忙里偷閑 中里巴人的高明之處在于,他是結合感受來傳達方法的,貌似沒有邏輯,卻非常符合中國人寫意山水般的思維方式,能讓人歡喜地看了、自然地懂了、信任地做了,并不知不覺中慢慢悟出屬于自己的一套邏輯,拋開書,實現自主的生命。引中里老師說'最關鍵的時候即使只有一個朋友也就足矣',《求醫不如求己》,你就是了。——讀者夕 比起本書對中醫理論和方法的生動描述,我更喜歡的是書中透出的哲學,比如因人而異、身心合一、順勢而為等等,受此啟發去與身體和諧相處,這種感覺太棒了。——讀者 andy 從來就沒把這本書當作健康書來看,閱讀老師的文章,就好似閱讀自己內心深埋的東西——震撼、共鳴等等,心情舒暢。至于書里的方法,也體驗了許多,效果果然不錯。很多看似很難對付的疾病,其實都是心病,有了中里老師這一劑醫心良藥,健康還遠嗎?喜歡這種心情愉悅的感覺。——當當網友橙子 這樣的書養生也養心,不管什么時候看,都讓人心曠神怡,如春風拂面,溫暖而又清新。不斷地買來送人,感覺自己在送去福音。——當當網友西西希紅 中里巴人這套書顛覆了幾千年來人們對自己身體的錯誤認識,開創了用最簡單的方法防治各種疑難疾病的不二法門,讓無數求醫無門、求醫無果的人們從此找到了一條身心自愈的救贖之路。而且它從終級上給出了疾病和衰老的解決之道,引領人們真正奠定對身體的莫大自信,榮享心靈涅槃的自在法喜,“求醫不如求己”也從此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生命理論指導基礎。——讀者 信奉受行
求醫不如求己-上-精華本 作者簡介
中里巴人,本名鄭幅中,北京中醫協會理事。著有《求醫不如求己》系列圖書,其中《求醫不如求己》(1、2、3)連續兩年獲得“中國十大健康好書”榮譽稱號。“中里巴人”其名,寄寓將中醫精髓傳承于千家萬戶的理想,一如唐代詩人劉禹錫的名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中里巴人官方網站:山藥社區www.51yam.com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