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孝文化十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610385
- 條形碼:9787550610385 ; 978-7-5506-103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孝文化十講 本書特色
孝,原本是子女對父母的自然親情,盡人皆有,程度不同而已。孔子認為,孝可以善人心、睦宗族、美風俗,理應提倡與強化。孝親之情具有普世性,故提倡這一善端,*容易為人接受,坐收事半功倍之效,所以孔子將孝行與人倫道德密切聯系,將“孝之為行”提高到“孝之為德”的層面來提倡,使之成為萬民取齊的道德準則,要求人們將自發的善行上升為自覺的德行。在孔子刪訂的《詩經》里,孝成為人們反復歌頌的美德。為了推行普遍的孝行,儒家建立了切于民生日用的孝行規范,供大眾學習與踐履,對于整體提振全民的道德水平,成效顯著,影響深遠。 本書十講通俗地介紹了先秦至明清時期的中國孝文化傳統,并將歷史與現實結合。 《中國孝文化十講》由許剛編著的。
中國孝文化十講 內容簡介
儒家學說興起于史稱“春秋亂世”的時代,關注的核心是如何改變世道與人心,是經世致用的學問。 孔子痛恨弒篡不絕、征伐迭起的世道,哀憐冷漠無情、唯利是圖的人心,希冀社會走向“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從亂世走向治世,關鍵之點是樹立人類普遍的仁愛之心,而孝是“仁之端”,是成就仁者的發端與起點。 孝,原本是子女對父母的自然親情,盡人皆有,程度不同而已。孔子認為,孝可以善人心、睦宗族、美風俗,理應提倡與強化。孝親之情具有普世性,故提倡這一善端,*容易為人接受,坐收事半功倍之效,所以孔子將孝行與人倫道德密切聯系,將“孝之為行”提高到“孝之為德”的層面來提倡,使之成為萬民取齊的道德準則,要求人們將自發的善行上升為自覺的德行。在孔子刪訂的《詩經》里,孝成為人們反復歌頌的美德。為了推行普遍的孝行,儒家建立了切于民生日用的孝行規范,供大眾學習與踐履,對于整體提振全民的道德水平,成效顯著,影響深遠。
中國孝文化十講 目錄
中國孝文化十講 作者簡介
許剛,男,山東煙臺招遠人。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獻所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文獻學、近現代學術史、《孝經》與中國孝文化、國學普及。已出版專著《張舜徽的漢代學術研究》,編著《國學基礎教程》、《中國孩子最喜愛的國學讀本》,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并參與多個國家級學術項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