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永不放棄希望-鏡頭里的西部代課教師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415435
- 條形碼:9787807415435 ; 978-7-80741-543-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永不放棄希望-鏡頭里的西部代課教師 本書特色
《鏡頭里的西部代課教師:永不放棄希望》:那些像駱駝草般頑強扎根貧瘠土地上的代課教師,教給了一撥又一撥農家學生什么是“希望”而這,也是他們自己,之所以能長期堅守的力量之源。
永不放棄希望-鏡頭里的西部代課教師 目錄
永不放棄希望-鏡頭里的西部代課教師 節選
《鏡頭里的西部代課教師:永不放棄希望》內容簡介:早在認識他之前,我已經看過他拍的一些照片一一只不過那時候,并不知道是他的作品。那是網絡論壇上流傳的一組關于西部貧困學生的影集,其中有兩張,印象深刻。一張是一個農村男孩伏在簡陋的木桌上寫字的特寫,鏡頭聚焦的,是他略微前伸的左手,生了凍瘡,紅腫著,特別讓人心疼。另一張是一群孩子列隊晨讀,*前方穿綠色舊軍裝上衣的那個小男孩,手中拎著一個皺巴巴的紅色塑料袋和一個纏著鐵絲做把手的鐵盆:塑料袋是他的書包,而鐵盆里盛的,是從家里帶到學校取暖的木炭。孩子腳上的襪子,破了一個大洞,露出了腳踝。
永不放棄希望-鏡頭里的西部代課教師 相關資料
插圖:除了教書,李青依靠5里路外的娘家老父親,艱難耕種9畝干旱山川地。李青對學生無微不至地關心照顧。學生有個頭痛肚子痛或者感冒,她給學生買藥;下雪天,她給學生在火爐上烤衣服和鞋。每個周末,李青都會帶著兩個女兒,背著數十斤的饃饃和日用品,走在從家到學校的山路上。2009年2月22日,我到李青的家,向東南的兩間破舊的土房,被黃土墻緊緊圍住,土院、房間,打掃得干凈利索。李青在做一鍋洋芋面片,懂事的9歲女兒孫亮晶,出進給母親取油鹽醬醋。乖巧的她與1歲的妹妹過早承擔了喪父的痛苦。孫亮晶四年級,成績出眾,多次獲得三好學生獎勵。這或許是李青最為驕傲的了。嚴重的干旱氣候中,山川的冬小麥全部枯死,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田間地頭,老人婦女娃娃在平茬、挖地。水資源、口糧及各種物資的匱乏,使這里的生活成本一天天提高。10年前1市斤1毛錢的辣椒,現在漲到3元錢,一袋小麥或尿素,都要百元左右。李青所處的石關村,面前是狹窄的川區,30年前斷流的河床、亂石間的荒草、有機肥流失的田地、黃土房的村莊……凸顯一派貧瘠。2009年2月22日,離開學還有三四天,李老師要準備鋪設地膜種植玉米,要埋糞、耕地。她與年幼的大女兒孫亮晶一起干活,無人照顧的小女兒,坐在春風寒冷的地頭。
永不放棄希望-鏡頭里的西部代課教師 作者簡介
王搏,1964年生,甘肅天水人。1981年初中畢業,后輟學在家。1988年開始學習攝影。1990年起自費拍攝西部貧困兒童。1998年起自費在全國各地舉辦影展并首創“一對一”助學模式。20多年來,王搏徒步穿越西部五省10萬多里山路,收集了3萬多名貧困兒童和1000多名代課教師的資料,自費舉辦了54次巡回影展,使16800余名學生和260名代課教師得到了好心人“一對一”的資助。2002年3月,北京大學成立“愛心·王搏汁劃”網站,“一對一”資助西部貧困學生和代課教師,并建立愛心書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