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科學技術的社會運行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226154
- 條形碼:9787302226154 ; 978-7-302-2261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學技術的社會運行 本書特色
《科學技術的社會運行》是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科學技術的社會運行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09年“科學技術的傳播與社會運行機制的國際比較”國際論壇的論文結集。全書圍繞著科學技術的傳播與社會運行機制這兩個緊密關聯且引人關注的話題,從國際比較的視野中展開深入的個案分析。書中各文視角獨特、分析縝密,反映了近年來學界在相關研究中的新思考、新動態,對國內外關心同類問題的社會各界來說,具有一定的啟發性。
科學技術的社會運行 目錄
**編
面向公眾的公共科技服務及其體系建設
中國科學傳播的模型與立場
創新型國家建設中的科技傳播與普及
——兼論科普文化產業
元代華夏與伊斯蘭天學交流接觸之六問題
歐美科學傳播模式概述
英國的科學與公眾的關系解析:以生物技術為例
日本科學技術傳播的兩個趨勢
從“阿童木”到“娜烏西卡”——日本動漫中的科學觀及其變遷
從“科普”到“科文”:商務印書館50年來的科學傳播
《東方雜志》與“相對論”在中國的早期傳播(1904—1932)
在科學傳播中何以要關注“地方性知識”?
古的科技傳播為例
華北農村飲水井的社會文化分析
從地方性知識的視角看新疆坎兒井申遺
另類的科學與另類的發展——印度喀拉拉邦民眾
科學運動的科學觀與發展觀
第二編
科技決策過程中政府與科學界的互動研究
——對“863”計劃的個案分析
倫理學可以如何影響納米技術發展的政策
從“挑戰者”號事件看技術專家在風險決策中的作用
拉赫京對俄羅斯科技政策理論研究的貢獻
從中國核電發展看有關風險問題的公共政策制定
日本學術會議提出的原子能三原則與原子能基本法的成立
20世紀70年代中國彩電制式的選擇
作為社會和文化創新的移動技術——基于olpc項目的反思
社會科學在英國科技政策中的角色
美國、歐盟和中國轉基因政策框架比較
超越elsa研究框架——以英國基因組學的社會研究網絡為例
肯尼迪總統科學顧問威斯納與美國軍備控制政策
大學技術創新的界面突破與融合——漢字激光照
排技術創新案例研究
區域創新服務平臺建設中的政府作用機制研究
科學技術的社會運行 節選
《科學技術的社會運行》是2009年“科學技術的傳播與社會運行機制的國際比較”國際論壇的論文結集。全書圍繞著科學技術的傳播與社會運行機制這兩個緊密關聯且引人關注的話題,從國際比較的視野中展肝深入的個案分析。書中各文視角獨特、分析縝密,反映了近年求學界在相關研究中的新思考、新動態,對國內外關心同類問題的社會各界來說,具有一定的啟發性。
科學技術的社會運行 相關資料
插圖:第一,科普適應時代特征變化發展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科學傳播與普及事業的地位、作用、內容與工作方式都發生快速上升和急劇變化。科普被納入到國家依法行政的軌道和“科教興國”的戰略規劃之中,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城市社區、學校、企業、機關到廣大農村的各個角落,到處都有科普行動,開始出現了全社會關心和多方面參與科普的新局面。隨著形勢的發展,當代科普顯現出一些新的特征,包括實現科技工具理性與精神理性的價值一致性、服務對象的差異性、適應需求的服務性和公眾為本的互動性,其中后二者是科普適應時代發展體現出的最突出的特征。提出公共科技服務體現建設是對當代科學傳播與普及的拓展和延伸,通過科普活動和科普事業的發展,帶動全方位的科技服務及其體系的建設和完善。第二,落實科學發展觀中蘊涵的“以人為本”的科技觀,實現科技為民所有、科技為民所享、科技為民所為的必然要求。科學技術為民所有,就是科學技術要為人民所掌握,要通過科技教育、科技傳播與普及、職業技術培訓和科技咨詢等手段,提高公眾的科學素質和應用科技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科學技術為民所享,就是科學技術要以公眾的福祉為目標,通過科學技術的應用來提高公眾生產生活的效率和質量,使公眾受益于科技發展;科學技術為民所為,就是科技發展要依賴人民,在用科技武裝公眾,激發公眾科學興趣的同時,要改變公眾在科學中的消極受眾角色,發揮公民在科技發展和創新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成就公眾對科技的作為,從而推動公眾成為科技進步與發展的主體。第三,推進公眾理解科學的必然要求。公眾理解科學在當代的突出含義是幫助公眾理解科學技術知識,以適應日新月異的現代生活,同時,促進公眾與科學的溝通交流與平等對話,推動公眾參與科學決策。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