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須知道的教育心理學 版權信息
- ISBN:7530853279
- 條形碼:9787530853276 ; 978-7-5308-5327-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父母必須知道的教育心理學 本書特色
《父母必須知道的教育心理學》:優秀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卓越的孩子,心理學家們通過研究孩子的言行舉止,總結出讓孩子更自信、更積極、更樂于思考的方法。父母們用這些方法教育孩子,會讓自己的孩子更優秀。好父母勝過好老師。
父母必須知道的教育心理學 內容簡介
《父母必須知道的教育心理學》將心理學家們的研究成果總結整理,為父母提供參考。通過閱讀《父母必須知道的教育心理學》,相信每個父母都能成為孩子*好的老師。如何才能成為好父母,才能成為孩子的好老師?喬治·赫伯特曾經說過:一個好父母抵得上一百個學校教師。過去,我們常把小學一年級老師認為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其實不然,父母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 心理學家利希特曾經指出:“對孩子來說,他一生中*重要的時期是童年時代,在這個時期,他開始通過和別人的交往給自己的生活添加色彩,效仿別人的生活,任何一個新上任的老師對孩子的影響不會超過他的前任。”
父母必須知道的教育心理學 目錄
上篇 教育心理法則**章 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在當今這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我們必須終身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事物,而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對人終身學習都有驅動作用。因此,充分激發人們的學習興趣,是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建設學習型社會有效的途徑。人為什么要學習/004為自己學習*有效/006學習必須有目的/009學習目標要明確/011學習目標要合適/013正確對待學習成績/015興趣是學習的動力/017學習興趣與個性有關/019怎樣培養學習興趣/021漸近法培養學習興趣/023適當開展學習競賽/024如何消除厭學情緒/026糾正孩子的逃學行為/028第二章 讓孩子學習不分心在正常情況下,注意力集中朝向某一事物,有選擇地接受某些信息,而抑制其他活動和其他信息,并集中全部的心理能量用于所指向的事物。因而,注意力的參與是保障智力活動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良好的注意力會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學習需要注意力/032如何集中注意力/035如何“一心二用”/036注意力要有目標/038培養讀書的毅力/040上課為什么會分心/042提高興趣能減少分心/044注意缺陷的對策/045布置舒適的學習環境/047第三章 觀察力是學習的前提觀察是有目的地、主動地、持久地認識某種對象并需要做出一定意志努力的知覺過程。觀察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起點,是想象的翅膀、思維的源泉,是心理成熟的土壤。事業的成功和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敏銳的觀察力。“觀察、觀察、再觀察”,這是所有立志取得成就者的座右銘。學習來源于模仿/052感知是學習的起點/054了解知覺學習/056學習需要觀察能力/058如何培養敏銳的觀察力/060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061聽講是*重要的觀察實踐/063第四章 學習高不開記憶力記憶是天賦*重要的資源。記憶力差的天才是不存在的,幾乎所有的天才人物都具有超強記憶力。記憶力是學習知識的基礎。有了記憶,人才能積累經驗,擴大經驗;沒有記憶,一切心理的發展,一切智慧活動,都是不可能的。記憶是智慧之母/066增強大腦記憶機能/068情緒影響記憶力/070如何評價記憶力/072如何做到“過目不忘”/074快速高效的記憶技巧/076遺忘的規律/078排除記憶的干擾/080提高記憶的正確性/082重視記憶的備用性/084記憶要有目的性/085簡便易行的記憶方法/087第五章 學而不思則罔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意思是學習而不思考,人會被知識的表象蒙蔽。所謂“思”,便是指對事物進行比較深刻。用到的思考。偉人的成功與“思”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英國的創造科學家迪博諾提出“思維是為了某一目的對經驗進行有意識的探索”。正因為這種有意識的探索,人類才創造了不朽的輝煌。認識學習活動中的思維/090了解思維的品質/092思維是解決問題的過程/094學習需要想象力/096想象與個性有關/098想象會遇到哪些障礙/099如何提高想象力/101學會運用概念/103哪些習慣有助于提高分析能力/105第六章 家庭教育的關鍵和誤區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不是他在大學受過的訓練,而是他在幼兒園中受過的教育。父母對一個人的影響,比幼兒園的老師又重要許多。所以,為人父母者,要將教育子女作為一項偉大的事業,時刻鉆研教育方法,檢討自己的言行。一個偉大的人物也許將誕生或毀滅在你的手中,是你把握著人類的希望。家庭教育與青少年心理健康/108家庭教育切忌自私狹隘/110家庭教育切記以身作則/113家庭教育切忌評價不當/116家庭教育切忌期望過高/119家庭教育要有耐心/121家庭教育要一致/124家長應重視與教師溝通/126
展開全部
父母必須知道的教育心理學 節選
《父母必須知道的教育心理學》將心理學家們的研究成果總結整理,為父母提供參考。通過閱讀《父母必須知道的教育心理學》,相信每個父母都能成為孩子*好的老師。如何才能成為好父母,才能成為孩子的好老師?喬治·赫伯特曾經說過:一個好父母抵得上一百個學校教師。過去,我們常把小學一年級老師認為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其實不然,父母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心理學家利希特曾經指出:“對孩子來說,他一生中*重要的時期是童年時代,在這個時期,他開始通過和別人的交往給自己的生活添加色彩,效仿別人的生活,任何一個新上任的老師對孩子的影響不會超過他的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