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管理控制系統(第1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5218605
- 條形碼:9787115218605 ; 978-7-115-2186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管理控制系統(第12版) 本書特色
十年前,我在國內率先在清華大學開設管理控制系統課程時,安東尼和戈文達拉揚所著的《管理控制系統》便成為我們的教材(特別是案例)的首選。這不僅僅是考慮安東尼的開創性和哈佛大學的權威性,更重要的是這部教材的60多個典型案例幾乎覆蓋了管理控制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和關鍵控制要點。遺憾的是,安東尼老先生在走完了90年人生道路和半個多世紀的管理控制職業生涯后,留下以《管理控制系統》為代表的、被翻譯成15種語言的27部著作和100多篇文章,于2006年12月1日離世。因此,《管理控制系統》第12版的中譯本的出版是對安東尼教授的*好紀念。
清華大學會計研究所副所長 杜勝利
管理控制系統(第12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羅伯特•安東尼教授的絕筆之作,書中涵蓋了管理控制系統的概念、內容和案例。本書旨在幫助讀者獲取有關公司管理者如何設計、實施及利用計劃和控制系統貫徹公司戰略方面的知識、見解和分析技巧。本書不僅強調了管理控制過程的技術,而且強調了在運用這些技術中所涉及的行為因素。
《管理控制系統》第12版翻譯版拆分為《管理控制系統》課文和《管理控制系統案例》。
課文共分為3個部分(包括課本及案例)。第1章介紹本書的總體概念框架。**編(第1章~第7章)介紹管理控制發生的環境,即所謂的責任中心。第二編(第8章~第12章)介紹一般管理控制過程的步驟:戰略計劃、預算編制、運營及運營分析。第三編(第13章~第16章)介紹管理控制系統的變形:差異化戰略下的管理控制、服務性組織中的管理控制、跨國性組織中的管理控制以及項目管理控制。
本書適合于會計或管理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及研究生閱讀,也可作為經理人培訓教材。對于經理人、管理顧問、計算機系統設計師和財務總監,以及所有涉及管理控制過程或受其影響的人員也有參考價值。
管理控制系統(第12版) 目錄
基本概念3
控 制3
管 理5
系 統6
管理控制的邊界7
管理控制8
戰略制定11
任務控制13
互聯網對管理控制的影響14
閱讀指南17
管理控制環境(**編)17
管理控制過程(第二編)18
管理控制的變形(第三編)20
小 結20
推薦讀物21
**編 管理控制環境23
第2章 理解戰略25
組織目標25
盈利能力26
股東價值*大化27
風 險28
各方利益相關者方法28
戰略概念29
公司層面的戰略31
單一經營公司32
非相關多元化公司33
相關多元化公司33
核心競爭力與公司多元化34
管理控制系統設計的意義35
經營單元層面的戰略36
經營單元的經營宗旨36
經營單元的競爭優勢42
小 結46
推薦讀物47
第3章 組織行為48
目標一致48
影響目標一致的非正式因素49
外部因素49
內部因素50
正式管理控制系統54
規章制度54
正式管理控制過程56
組織類型57
職能式組織結構57
經營單元式組織結構60
系統設計的意義61
財務總監的職能62
與直線集權型組織的關系63
經營單元財務總監63
小 結65
推薦讀物66
第4章 責任中心:收入和費用中心67
責任中心68
責任中心的性質68
投入和產出之間的關系68
投入和產出的計量69
效率和效益70
責任中心的類型71
收入中心71
費用中心73
技術性費用中心73
酌量性費用中心74
一般管理控制特征76
行政管理和輔助中心79
管理控制問題80
預算編制81
研發中心81
控制問題81
研發坐標軸82
研發計劃83
年度預算84
業績計量84
營銷中心84
物流作業85
營銷作業85
小 結86
推薦讀物86
第5章 利潤中心87
一般考慮因素87
利潤責任的授權條件88
利潤中心的盛行88
利潤中心的優勢90
利潤中心的劣勢91
經營單元作為利潤中心92
經營單元權力的約束92
其他利潤中心94
職能單元95
其他機構98
評價盈利能力98
盈利能力指標的類型99
小 結104
推薦讀物104
第6章 轉移定價105
轉讓價格的目標105
轉移定價方法106
基本原則106
理想狀況107
對采購的約束109
基于成本的轉讓價格111
上游固定成本和利潤112
企業實踐116
為公司服務定價116
控制服務數量117
選擇性使用服務118
價格機制的簡化119
轉讓價格的管理119
議 價120
仲裁與沖突解決121
產品分類122
小 結123
附錄:一些理論因素124
推薦讀物126
第7章 評價與控制所運用的資產127
分析架構128
評價所運用的資產131
現 金131
應收賬款132
存 貨132
一般意義上的營運資本133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133
租賃資產139
閑置資產140
無形資產140
非流動負債141
資本成本141
實踐調查141
經濟增加值與投資報酬率143
評價管理者需考慮的其他因素148
評估實體的經濟業績149
小 結151
推薦讀物151
第二編 管理控制過程153
第8章 戰略計劃154
戰略計劃的性質154
與戰略制定的關系155
戰略計劃的演變156
戰略計劃的優勢和局限156
計劃項目體系和內容159
組織關系160
分析新計劃項目建議161
資本投資分析162
分析組織164
分析持續計劃項目165
價值鏈分析165
作業成本核算制度167
利用abc信息169
戰略計劃過程170
審查和更新戰略計劃170
決定假設和指南171
戰略計劃的**輪迭代172
分 析172
戰略計劃的第二輪迭代173
*終審批173
小 結174
推薦讀物174
第9章 預算編制175
預算的性質175
與戰略計劃的關系176
與預測對比176
預算的用途177
經營預算內容179
經營預算類別179
其他預算182
資本預算182
預算資產負債表182
預算現金流量表182
目標管理183
預算編制過程183
組 織183
發布指南184
*初的預算建議185
外部力量的變化185
內部政策和實務的變化185
協 商186
審 批186
預算修訂186
或有預算187
行為意義188
參與預算過程188
預算目標的難度189
高管參與190
預算部門190
量化技術191
模 擬191
盈利能力估計191
小 結192
推薦讀物193
第10章 財務業績分析報告194
計算差異194
收入差異196
費用差異201
匯總差異202
實踐中的變形203
比較的期間203
以毛利潤邊際為核心204
評價標準205
完全成本核算制度206
詳略程度207
技術性成本和酌量性成本207
差異分析的局限208
管理行動209
小 結210
推薦讀物210
第11章 業績計量211
業績計量系統211
財務控制系統的局限性212
一般考慮因素214
平衡計分卡214
業績計量系統:其他考慮因素215
關鍵成功因素218
實施業績計量系統220
實施業績計量系統的難點221
計量實踐223
交互控制224
小 結228
推薦讀物229
第12章 管理層薪酬230
關于組織激勵的研究成果230
激勵薪酬計劃的特點231
短期激勵計劃232
長期激勵計劃235
對公司高層管理者的激勵238
ceo薪酬239
對經營單元經理的激勵241
激勵類型241
獎金相對于工資的大小241
獎金基礎244
績效指標246
獎金決定方法249
代理理論250
概 念251
控制機制252
評 述254
小 結255
推薦讀物255
第三編 管理控制變形257
第13章 差異化戰略的控制258
公司戰略259
組織結構的意義259
對管理控制的意義260
經營單元戰略264
經營宗旨264
競爭優勢271
*高管理層管理風格272
管理風格的差異273
對管理控制的意義273
小 結275
推薦讀物275
第14章 服務型組織277
一般服務型組織277
特 征277
專業服務組織279
特殊組織特征280
管理控制系統282
金融服務組織285
金融服務領域285
特殊行業特征287
醫療機構289
特殊行業特點289
管理控制過程291
非營利組織291
特殊行業特征292
管理控制系統294
小 結295
推薦讀物296
第15章 跨國組織297
文化差異298
轉移定價299
轉移定價方法的運用300
法律因素300
《聯邦稅法典》第482節的意義303
匯 率306
匯 率306
匯率風險的不同類型307
業績計量的標準選擇308
控制系統設計問題309
外幣折算影響309
經濟風險敞口311
交易影響313
子公司的業績314
管理因素314
小 結315
附錄:財務會計準則第52號:外幣折算
推薦讀物318
第16章 項目管理控制319
項目性質319
對比持續經營320
控制環境322
項目組織體系322
信息體系326
項目規劃327
項目計劃的性質327
工作關系網分析327
估計成本329
編制控制預算330
其他計劃活動330
項目執行331
報告的性質331
報告的用途333
信息的非正式來源335
修 訂336
項目審計336
項目評估337
業績評價337
項目結果的評估339
小 結340
推薦讀物341
管理控制系統(第12版) 節選
《管理控制系統(第12版)》是羅伯特·安東尼教授的絕筆之作,書中涵蓋了管理控制系統的概念、內容和案例。《管理控制系統(第12版)》旨在幫助讀者獲取有關公司管理者如何設計、實施及利用計劃和控制系統貫徹公司戰略方面的知識、見解和分析技巧。《管理控制系統(第12版)》不僅強調了管理控制過程的技術,而且強調了在運用這些技術中所涉及的行為因素。《管理控制系統》第12版翻譯版拆分為《管理控制系統》課文和《管理控制系統案例》。課文共分為3個部分(包括課本及案例)。第1章介紹《管理控制系統(第12版)》的總體概念框架。**編(第1章~第7章)介紹管理控制發生的環境,即所謂的責任中心。第二編(第8章~第12章)介紹一般管理控制過程的步驟:戰略計劃、預算編制、運營及運營分析。第三編(第13章~第16章)介紹管理控制系統的變形:差異化戰略下的管理控制、服務性組織中的管理控制、跨國性組織中的管理控制以及項目管理控制。《管理控制系統(第12版)》適合于會計或管理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及研究生閱讀,也可作為經理人培訓教材。對于經理人、管理顧問、計算機系統設計師和財務總監,以及所有涉及管理控制過程或受其影響的人員也有參考價值。
管理控制系統(第12版) 作者簡介
[美]羅伯特•安東尼(1916.9~2006.12),是哈佛商學院管理控制學“羅斯•格雷厄姆•沃克”榮譽退休教授。除了1940~1946年期間任職于海軍供應部隊,1965~1968年間任國防部部長助理、財務總監外,哈佛一直是他的大本營。 安東尼教授撰寫或合著了27部著作,它們先后被譯成14種語言。他擔任過眾多公司和政府機構的顧問,如通用汽車公司、AT&T、柯達、美國審計總署和成本會計準則委員會。 安東尼教授曾獲得過眾多殊榮,其中包括科貝大學榮譽碩士和博士,入選會計名人錄,美國會計學會的卓越會計教育家獎、美國會計學會管理會計分會終生貢獻獎、Beta Alpha Psi 協會的年度會計教育家獎、總統辦事機構功勛獎、國防部公共服務獎章、美國審計總署總審計長獎、哈佛商學院卓越貢獻獎等。 維杰伊•戈文達拉揚,是達特茅斯塔克商學院Earl C. Daum(1924)國際商務教授,William F. Achtmeyer 全球領導力中心創始人,還兼任塔克全球領導力 2020培訓項目主任。早年,戈文達拉揚曾以優異的成績獲得哈佛商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和博士學位。 25年來,戈文達拉揚教授一直在戰略執行領域進行研究和探索,為各行各業的高級經理提供咨詢,指導他們如何調整企業組織,以實現宏圖大略。曾經向他咨詢的公司包括AT&T、波音、英國電信、康寧公司、福特公司、Gap、惠普、家得寶、IBM、摩根大通、強生、柯達、《紐約時報》、普華永道、索尼和沃爾瑪。 戈文達拉揚被譽為當今世界最卓越的企業戰略家之一。他曾被許多頗有影響的出版物如《商業周刊》評為年度最佳商學院“杰出指導教師”;《福布斯》雜志的“五大最受尊敬的經理人戰略教練”等。被譽為來自印度的四大管理思想家“超級明星”之一。 譯者及審校者簡介: 劉霄侖,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審計與風險管理研究所所長、財政部內部控制標準委員會委員、中國政法大學法務會計研究中心研究員、副教授、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財政部財科所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注冊會計師、美國注冊舞弊審查師(CFE)、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CIA)。 曾在某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從事審計及咨詢服務,加入國家會計學院后為職業后續教育及MPAcc研究生講授《審計理論及實務》、《企業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職業會計師商務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等課程。主譯及審校了二十余部國際經典教材,如《蒙哥馬利審計學》、《布林克內部審計學》、《超越COSO》等。率先在國內開展注冊會計師職業能力框架研究,并將其運用到課程設計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1994年畢業于中央財經大學會計系,獲經濟學學士學位。2001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06年至今南開大學公司治理中心在讀博士。 朱曉輝,1972年生于河北定州,1993年畢業于河北財經學院財政系會計專業。1996年赴美國留學,1998年獲得美國夏威夷大學會計學碩士學位。之后又研修了一年博士,1999年回國。曾供職于中國總會計師協會,現為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審計與風險管理研究所特邀研究員。翻譯的著作有:《美國國際稅收》、《公司治理:責任、企業和國際比較》、《財務分析技術》、《會計判斷與會計決策》等。 杜勝利,清華大學會計研究所副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管理控制與業績評價;資本管理與公司金融;控股公司與財務公司;CFO制度與CFO管理。曾在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企業司和中國紡織工業部機械局從政;曾任中央大型集團公司總會計師和非銀行金融機構財務公司總裁。
- >
推拿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