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毛詩正義》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79529
- 條形碼:9787500479529 ; 978-7-5004-7952-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毛詩正義》研究 內容簡介
《毛詩正義研究》系統梳理了《正義》單疏本與合刊本的源流□化,重點考察了其體例的流□、注疏的分合與稱卷的不同?追f達領銜編撰的《毛詩正義》(下稱《正義》)是《詩》學史上一塊重要的里程碑,具有突出的官方意識和北學傾向。書中指出《〈毛詩注疏〉引書引得》編撰目的與體例的矛盾,對《正義》引書種類和次數重新統計,進而考察其重要的文獻保存價值與學術認識價值,并通過《正義》與陸德明《經典釋文》相同引文的對比,考證出《正義》成書與《釋文》沒有必然聯系!墩x》通過構建集大成的《詩》學體系,樹立《詩》學的絕對權成,確定“詩人救世” 的詩學指向,從而改□了《詩》學中衰與分立的□面,實現了《詩》學的“大統一”;又通過對《詩序》的特殊處理,篇次的精心安排,“六義”的重新界定,從而解決了《詩》學史上諸多懸疑,豐富了《詩》作為經學的闡釋空間;而且,《正義》對《毛傳》《鄭箋》并非一味墨守,也有諸多方面的批評,甚至包括《詩序》和經文。解經過程中,諸儒在文學本質、表現手法、整體結構等方面,體現了較為鮮明的義學思想。但《正義》對《詩經》文學性認識水平的提高,無法改□其文學思想的經學指向?傊,《正義》充分表現了初唐儒者弘揚理性的精神、集大成的氣魄,以及□□前賢的進步觀。
《毛詩正義》研究 目錄
上編 文獻研究
**章 《毛詩正義》的編撰性質
**節 《毛詩正義》的編撰背景
一 政治背景與官學性質
二 學術背景與北學取向
第二節 《毛詩正義》的作者問題
一 孔穎達的學術□□與學術思想
二 作者的分工與協作
第二章 《毛詩正義》的版本和體例
**節 《毛詩正義》版本考
一 單疏本流□考
二 合刊本流□略考
第二節 《毛詩正義》體例考
一 正義流□考
二 注疏分合考
三 卷□考
第三章 《毛詩正義》的引書價值
**節 《毛詩正義》的文獻保存價值
一 《引書引得》有關問題的商榷
二 《毛詩正義》的文獻保存價值
第二節 《毛詩正義》引書的學術認識價值
一 漢魏六朝《詩》學發展的規律
二 《毛詩正義》的構成特點
三 《毛詩正義》與《毛詩釋文》的關系
下編 經學研究
第四章 《毛詩正義》的經學成就
**節 《毛詩正義》對《詩經》漢學的統一
一 建構集大成的《詩》學體系
二 樹立絕對的《詩》學□□
三 確定“詩人救世”的《詩》學指向
第二節 《毛詩正義》對《詩經》漢學的發展
一 《詩序》觀:采用了富有啟發性的《詩序》處理方式
二 編次觀:開拓了《詩經》經學研究的新領域
三 體用觀:解決了傳統《詩》學“六義”說的懸疑
第三節 《毛詩正義》對《詩經》漢學的批評
一 對《毛傳》、《鄭箋》的批評
二 對“孔子刪《詩》”說的批評
第五章 《毛詩正義》解經過程中所體現的文學思想
**節 情志觀:《毛詩正義》對文學本質的體認
一 情志觀的理論背景
二 情志的貫通
三 情志觀的價值
第二節 比興觀:《毛詩正義》對表現手法的體認
一 比興觀的理論背景
二 比興觀的內涵
三 比興觀的價值和地位
第三節 語境觀:《毛詩正義》對整體結構的體認
一 語境觀的理論背景
二 語境觀的運用
三 語境觀的特征、價值及其□限性
四 語境觀的影響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毛詩正義》研究 節選
《毛詩正義研究》系統梳理了《正義》單疏本與合刊本的源流變化,重點考察了其體例的流變、注疏的分合與稱卷的不同?追f達領銜編撰的《毛詩正義》(下稱《正義》)是《詩》學史上一塊重要的里程碑,具有突出的官方意識和北學傾向。書中指出《〈毛詩注疏〉引書引得》編撰目的與體例的矛盾,對《正義》引書種類和次數重新統計,進而考察其重要的文獻保存價值與學術認識價值,并通過《正義》與陸德明《經典釋文》相同引文的對比,考證出《正義》成書與《釋文》沒有必然聯系!墩x》通過構建集大成的《詩》學體系,樹立《詩》學的絕對權成,確定“詩人救世” 的詩學指向,從而改變了《詩》學中衰與分立的局面,實現了《詩》學的“大統一”;又通過對《詩序》的特殊處理,篇次的精心安排,“六義”的重新界定,從而解決了《詩》學史上諸多懸疑,豐富了《詩》作為經學的闡釋空間;而且,《正義》對《毛傳》《鄭箋》并非一味墨守,也有諸多方面的批評,甚至包括《詩序》和經文。解經過程中,諸儒在文學本質、表現手法、整體結構等方面,體現了較為鮮明的義學思想。但《正義》對《詩經》文學性認識水平的提高,無法改變其文學思想的經學指向?傊墩x》充分表現了初唐儒者弘揚理性的精神、集大成的氣魄,以及超越前賢的進步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