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藝術-中國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836146
- 條形碼:9787502836146 ; 978-7-5028-3614-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藝術-中國篇 本書特色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藝術:中國篇》:如今,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趨于高素質的要求。藝術修養在素質教育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青少年了解一些文化藝術知識,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和藝術水準,激發自己熱愛美、追求美的興趣,陶冶情操,培養“真、善、美”的品質,為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文化藝術修養是內涵,是知性,是技能,是為人處世,是一個人素質的重要體現,是享用一生的財富。青少年要想在今后的事業上有所作為,那么就從現在做起,做一個有文化藝術修養的人!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藝術-中國篇 目錄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藝術-中國篇 節選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藝術:中國篇》內容簡介:品味高的人,生活優雅、精致、有情趣、有格調、有追求、有意義;品味低的人,生活粗魯低俗,愚昧無聊。文化藝術充滿內涵,充滿樂趣。當你潛心于提高文化藝術方面的修養時,你就會慢慢摒棄一些低俗的習慣和愛好,選擇有益于身心的活動。你在文化藝術方面的修養提高了,就會自然而然地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你對生活,對工作,對環境,對人生的態度也會改變。你會懂得欣賞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美,會感受生活中絲絲縷縷的快樂。你的眼光,你的品味就變得高雅,變得藝術,變得獨特了。文化藝術修養是一種具有重大實質性意義的人格力量。一個富于藝術修養的人,他的內在精神生活豐富而充滿活力,他眼中的大千世界那么富麗,他自己也變得富有。他更能體諒人,更仁慈,更幽默,更易展現個性,更瀟灑從容。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藝術-中國篇 相關資料
插圖:司馬相如與漢賦在我國文學史上,有一種很特別的體裁,也是漢代最具特色的文體,叫做“賦”。賦是從先秦的楚辭演變而來的,像詩,要押韻;又像散文,寫法講究鋪得很開,不像詩精煉。談到漢賦,就不能不提到司馬相如,他是以寫賦出名的大作家。司馬相如,原名長卿,西漢時期蜀郡(今四川)成都人。他少年時代就很愛讀書,也練習擊劍。他對趙國的藺相如特別佩服,便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相如。司馬相如年輕時候便在景帝的宮中當了個武騎常侍,但景帝不喜歡文學創作,也沒發現司馬相如這個人才。一次,梁孝王帶著鄒陽、枚乘等人來朝見景帝,枚乘早就以詞賦創作而出了名,司馬相如和他們很合得來,便辭去了景帝宮中的位置,到梁孝王府中去供職,梁孝王收留了司馬相如,讓司馬相如和他的其他文士們在一起,這一段時間里,司馬相如創作了不少作品,流傳到今天的有一篇代表作叫《子虛賦》。不久,梁孝王生病去世,依附在梁孝王府中的文士紛紛走散,司馬相如也回到了老家,因家里很窮,便來到臨邛(地名,在今四川邛來縣),過著流浪文人的生活。漢武帝劉徹當皇帝后,非常喜歡辭賦這樣的文學作品。有一天,他讀到了司馬相如的《子虛賦》,讀了一遍又一遍,喜歡得不得了,還嘆氣說:“我怎么就沒福氣遇到這樣的大臣!”狗監(宮庭里管獵犬的官)楊得意說:“這個人是我的同鄉,現在還活著,你要見他,一點不難!”武帝一聽,立即傳詔,要司馬相如進京。司馬相如見到漢武帝后,對漢武帝說:“《子虛賦》只體現了諸侯王的規格,還不夠皇帝家的氣派,我還能寫更好、氣派更大的!”漢武帝很高興,讓他趕陜做,不多久,司馬相如寫了一篇大賦叫《上林賦》,《上林賦》比《子虛賦》果然更有氣派,但兩篇賦的特點、內容大體上差不多,都是寫皇家園林如何大,皇帝出游如何有聲勢,極其講究文字的工整、節奏的和諧,并且用了許多典故詞語,讀起來很有氣勢,賦的結尾還很巧妙地說:氣派當然要大,但皇帝如果長期、陷進游樂之中,那會對國家不利的。還有一點勸告的意思。司馬相如的一生,沒有做成藺相如式的人物,但在文學創作方面卻是聲名遠揚。他糅合各家之長,成為漢賦的第一人。賦在他的手上趨于成熟并形成了固定的格式,以后的文人都把他看做是效法的榜樣。由于幾個皇帝的重視提倡以及司馬相如作品的影響,當時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寫賦之風,以至于對后代散體文、駢體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