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金融危機的本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16421
- 條形碼:9787508616421 ; 978-7-5086-1642-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融危機的本源 本書特色
這次全球經濟危機的根源在于英美金融文化中固有的 投機思維定勢,這就導致了其投資的盲目性。 ——《金融人崩盤》 衍生品交易是當今整個金融界所有金融泡沫的根源。 所有這些產生泡沫的衍生品究竟是什么呢?很簡單:一大 包債務、一大捆債務、一大堆泡沫。 ——《流氓·國家》 到底是什么導致了貝爾斯登的日漸衰落和*終滅亡? 其實只是一條謠言而已,一條老套的貝爾斯登出現流動資 金短缺的謠言。眾口鑠金,謠言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恐慌害死熊》 這場全球危機解決方案的關鍵是使金融走向民主化, 把那些合理有效的金融原則的應用范圍擴展到一個更廣闊 的社會層面上,并采用所有我們現在已經掌握的現代技術 來達成這個目標。 ——《終結次貸危機》 我希望將來新的監管模式,不要完全扼殺金融創新。 我們應該看到金融創新好的一面,比如可以更快更好地服 務客戶,而不僅看到它有風險的一面,金融創新還是有正 面意義的。 ——花旗集閉前仟cEo查爾斯·普林斯 那些導致美國金融危機的人現在反而變成了救市決策 的制定者,正是他們的金融產品讓諸多公司陷入困境。另 一方面,他們沒有對提供援助一視同仁。 ——美國國際集團前任cE0莫里斯·格林伯格
金融危機的本源 內容簡介
簡介 金融大轉折的發生很少源于一項嚴格實施的計劃性政策的打擊,相反,就像千刀萬剮致人于死地一樣,它們往往源于一系列微觀的,看起來是良性但卻能引起金融市場動蕩和人們恐懼心理的金融政策,這就是金融危機初期所發生的事情。正因為此,追求金融危機的本源,意義重大。
金融危機的本源 目錄
金融危機的本源 節選
《全球危機的本源》內容簡介:金融大轉折的發生很少源于一項嚴格實施的計劃性政策的打擊,相反,就像千刀萬剮致人于死地一樣,它們往往源于一系列微觀的,看起來是良性但卻能引起金融市場動蕩和人們恐懼心理的金融政策,這就是金融危機初期所發生的事情。正因為此,追求金融危機的本源,意義重大。
金融危機的本源 相關資料
第一部分員工揭弊第一章謠言殺死貝爾斯登到底是什么導致了貝爾斯登的日漸衰落和最終滅亡呢?其實只是一條謠言而已,一條老套的貝爾斯登出現流動資金短缺的謠言。眾口鑠金,謠言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一位勤奮的大眾心理研究專家古斯塔夫·勒·龐早在19世紀就知道謠言的力量有多大。他清楚地定義了把某種想法或信條灌輸給大眾所需的基本條件。對于一條足以毀滅貝爾斯登的謠言來說,它需要具備以下條件:首先,人們需要了解一些事件或狀況來做一個心理鋪墊。毫無疑問的,人們已經預期到金融系統中將會有一場大的災難發生。被大肆演染的貝爾斯登旗下兩只對沖基金倒閉事件、眾多金融公司的大幅資產減記、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混亂等,只是大眾心理鋪墊中的幾個。然而,鋪墊只是為一個謠言的啟動做好準備而已。下一個必備條件是確認,正如勒·龐所說:簡潔的、不帶任何推理和論證的確認是把一個想法植入人們心里的最可靠的方法之一。越簡明越具分量,如“貝爾破產了”,或者“高盛將與貝爾斷絕業務往來”。但是,確認只有在被反復強調時才會起作用。這便引出了謠言生效的第三個必備條件——重復。再次引用勒·龐的話: “被確認的概念通過重復來加固在人們大腦中的地位,以至于最終作為經過論證了的真理而被廣為接受”。能最好地完成“重復”這一任務的角色莫過于夜以繼日瘋狂工作的媒體,畢竟,謠言是很好的新聞材料,尤其是當謠言能夠證實公眾們的某些猜測時。堅持每天看財經新聞的人們可以體會到,在把謠言轉變成大眾心目中的真理的過程中,必要的“重復”是多么的有效。但是“重復”并不只是出現在電視、收音機,或報紙雜志這些領域。如今,你只需進入谷歌的財經頻道,輸入一個股票代碼,查看關于這個代碼的新聞,當你無數次地讀到同一篇文章,并且均來自不同出處時,“重復”就發生作用了。當謠言被有效且一致地重復時,它就會上升為一種輿論,進而口口相傳,蔓延開來。大眾對于輿論只有盲目接受,而從不采用理性的思考,因此任何觀點的推廣都是靠“接觸式”傳播。你只需訪問博客世界或無數的社會網站就可以知道謠言傳播速度之驚人。這時,謠言已不再是謠言,且已無法遏制。那些抱怨謠言不會停止的人,事實上并沒有意識到謠言的傳播已經到了病毒擴散般的階段,它之所以不會停止,是因為它現在已經是“事實”。邦伯和斯賓塞在《恐慌害死熊:從貝爾斯登陷落到全球金融恐慌》一書中對貝爾斯登財政危機過程的敘述與勒·龐的理論如此吻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