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納蘭詞集 本書特色
清代詞壇中興,名家輩出,其中以納蘭性德*引人注目,國學大師王國維贊其“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納蘭詞以純真深厚的情感、精致細膩的描寫、淺白流暢的語句、哀婉凄艷的風格打動了后世無數讀者,數百年來廣為流傳,“一人而已”絕非謬贊。本書備搜納蘭詞全部作品及后人的評論,另外還加以簡單的注釋和張草紉先生的系年,為讀者欣賞納蘭詞提供了較多的方便。
納蘭詞集 內容簡介
清代詞壇中興,名家輩出,其中以納蘭性德*引人注目,國學大師王國維贊其“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納蘭詞以純真深厚的情感、精致細膩的描寫、淺白流暢的語句、哀婉凄艷的風格打動了后世無數讀者,數百年來廣為流傳,“一人而已”絕非謬贊。《納蘭詞集》備搜納蘭詞全部作品及后人的評論,另外還加以簡單的注釋和張草紉先生的系年,為讀者欣賞納蘭詞提供了較多的方便。
納蘭詞集 目錄
納蘭詞卷一
憶江南(昏鴉盡)
赤棗子(驚曉漏)
憶王孫(西風_一夜剪芭蕉)
玉連環影(何處)
遐方怨(欹角枕)
訴衷情(冷落繡衾誰與伴)
如夢令(正是轆轤金井)
又(纖月黃昏庭院)
又(木葉紛紛歸路)
天仙子(夢里蘼蕪青一剪)
又(好在軟綃紅淚積)
又(水浴涼蟾風入袂)
江城子(濕云全壓數峰低)
長相思(山一程)
相見歡(微云一抹遙峰)
又(落花如夢凄迷)
昭君怨(深禁好春誰惜)
又(暮雨絲絲吹濕)
酒泉子(謝卻荼蘼)
生查子(東風不解愁)
又(鞭影落春堤)
又(散帙坐凝塵)
又(短焰剔殘花)
又(惆悵彩云飛)
點絳唇詠風蘭(別樣幽芬)
又對月(一種蛾眉)
又黃花城早望(五夜光寒)
又(小院新涼)
浣溪沙(淚澠紅箋第幾行)
又(伏雨朝寒愁不勝)
又(誰念西風獨自涼)
又(蓮漏三聲燭半條)
又(消息誰傳到拒霜)
又(雨歇梧桐淚乍收)
又(誰道飄零不可憐)
又(酒醒香銷愁不勝)
又(欲問江梅瘦幾分)
又(一半殘陽下小樓)
又(睡起惺忪強自支)
又(五月江南麥已稀)
又(殘雪凝輝冷畫屏)
又詠五更和湘真韻(微暈嬌花濕欲流)
又(五字詩中目乍成)
又(記綰長條欲別難)
又古北口(楊柳千條送馬蹄)
又(身向云山那畔行)
又(萬里陰山萬里沙)
又庚申除夜(收取閑心冷處濃)
又紅橋懷古和王阮亭韻(無恙年年汴水流)
又(鳳髻拋殘秋草生)
又(腸斷斑騅去未還)
又(旋拂輕容寫洛神)
又(十二紅簾率地深)
又(容易濃香近畫屏)
又(十八年來墮世間)
又寄嚴蓀友(藕蕩橋邊理釣)
又(欲寄愁心朔雁邊)
又(敗葉填溪水已冰)
霜天曉角(重來對酒)
菩薩蠻回文(霧窗寒對遙天暮)
又(隔花才歇廉纖雨)
又(新寒中酒敲窗雨)
又(淡花瘦玉輕妝束)
又(夢回酒醒三通鼓)
又(催花未歇花奴鼓)
又早春(曉寒瘦著西南月)
又(窗間桃蕊嬌如倦)
又(朔風吹散三更雪)
又(問君何事輕離別)
又為陳其年題照(《烏絲》曲倩紅兒譜)
又宿灤河(玉繩斜轉疑清曉)
又 (荒雞再咽天難曉)
又(驚飆掠地冬將半)
又(榛荊滿眼山城路)
又(黃云紫塞三千里)
又寄顧梁汾苕中(知君此際情蕭索)
又(蕭蕭幾葉風兼雨)
又(為春憔悴留春住)
又(晶簾一片傷心白)
又(烏絲畫作回文紙)
又(闌風伏雨催寒食)
又(舂云吹散湘簾雨)
減字木蘭花新月(晚妝欲罷)
又(燭花搖影)
又(相逢不語)
又(從教鐵石)
又(斷魂無據)
又(花叢冷眼)
卜算子新柳(嬌軟不勝垂)
又塞夢(塞草晚才青)
又午日(村靜午雞啼)
納蘭詞卷二
納蘭詞卷三
納蘭詞卷四
納蘭詞卷五
納蘭詞補遺一
納蘭詞補遺二
附錄
納蘭詞集 節選
《納蘭詞集》講述了:清代詞壇中興,名家輩出,其中以納蘭性德*引人注目,國學大師王國維贊其“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納蘭詞以純真深厚的情感、精致細膩的描寫、淺白流暢的語句、哀婉凄艷的風格打動了后世無數讀者,數百年來廣為流傳,“一人而已”絕非謬贊。《納蘭詞集》備搜納蘭詞全部作品及后人的評論,另外還加以簡單的注釋和張草紉先生的系年,為讀者欣賞納蘭詞提供了較多的方便。
納蘭詞集 相關資料
納蘭性德(1655~1685)是清代最杰出的詞人之一。三百多年來,他的作品為眾多學者、詞人、評論家和讀者所推崇,在詞學界有很大的影響。近年來,研究納蘭詞的工作也有較大的發展,已經出版了多種版本的《納蘭詞》(或名《通志堂詞》,《飲水詞》),《納蘭性德年譜》、《納蘭性德傳》,還在備種刊物、學報上發表了大量研究論文。然而由于有關納蘭性德的直接的原始數據不多,所以對納蘭性德的生平事跡,我們所知道的仍是一個籠統的、大致的輪廓。尤其是性德早年的戀愛事跡,還很少有人作深入的研究。本文的目的,是根據納蘭性德本人在詩詞中透露出來的一鱗半爪的線索,對他早年的戀情作一些探測,構劃出一個大致的情況。“姑妄言之姑聽之”,也許對理解性德早年的一些愛情詞不是完全沒有作用的。據清人筆記,性德早年與其表妹相愛。后來表妹被選入宮,性德偽裝成喇嘛僧,入宮與她桕見云云[李雷《納蘭性德》(臺灣云龍出版社1999年出版)對此有較詳細的描寫]。小說家之言,多有杜撰夸大之處,不可信以為真。但也不能斷言完全屬于子虛烏有。從性德的詞作中仔細查考,也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跡。性德有一首《鳳凰臺上憶吹簫·守歲》詞:錦瑟何年,香屏此夕,東風吹送相思。記巡檐笑罷,共捻梅枝。還向燭花影里,催教看燕蠟雞絲。如今但、一編宵夜,冷暖誰知?當時。歡娛見慣,道歲歲瓊筵,玉漏如斯。悵難尋舊約,枉費新詞。次第朱幡剪彩,冠兒側、斗轉蛾兒。重驗取、盧郎青鬢,未覺春遲。一般女子,即使是普通親友家的女子,是不可能到別人家中去守歲的。因此,詞中所寫的到性德家中去守歲的,最可能的是他姑舅家的女兒,也就是他的表妹。而且從“歡娛見慣”、“歲歲瓊筵,玉漏如斯”可以想象出他與表妹經常在一起。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后來所以“難尋舊約”,正是由于表妹被選為宮女之故。不過,宮女過一定年歲,尚有放歸的可能。所以性德沒有絕望。而且自己年紀尚輕。他等待著,盼望表妹放歸后能與他結為夫婦。故日:“重驗取、盧郎青鬢,未覺春遲。”表妹入宮后,偶爾還有書信給性德。不過這是難得有機會的。所以性德在采桑子詞中寫道:彤云久絕飛瓊字,人在誰邊?人在誰邊?今夜玉清眠不眠?香銷被冷殘燈滅,靜數秋天,靜數秋天,又誤心期到下弦。以玉清仙境喻皇宮,以仙女許飛瓊喻宮女,是最貼切不過的了。康熙十五年,性德二十二歲,考中進士,被授予三等侍衛之職。后又晉升為一等侍衛,成為康熙帝的貼身心腹。他
納蘭詞集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是清代最為著名的詞人之一。他的詩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的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以“納蘭詞”在詞壇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滿漢融合的時期,其貴族家庭之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他雖侍從帝王,卻向往平淡的經歷。這一特殊的生活環境與背景,加之他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的創作呈現獨特的個性特征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這一富于意境的佳作,是其眾多的代表作之一。 代表作品: 《側帽集》,《飲水集》,《淥水亭雜識》
- 主題:文如其人,吐氣如蘭
曾在許多文章中看到作者引用了據說是“清初某著名詞人”的清麗雋永的詞句,雖然很是喜愛但“清初某著名詞人”當時并沒引起我多大的注意,因為我對清代文化的了解局限于《紅樓夢》以及清代的文字獄,八股文,沒想到會從尚武輕文的滿族權貴中走來一位摯愛漢文化,深悟漢文化的八旗子弟——納蘭性德,他玉樹臨風,他英姿勃發,他才華橫溢,他文武兼備,他溫婉縝密,他豪情萬丈……可惜天妒英才,他英年早逝。 偶然從朋友的微信中得知自己早已喜愛的詞句出自納蘭詞,趕緊上中國圖書網查找,從眾多版本的納蘭詞中,挑選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這本《納蘭詞集》,我覺得該版本的《納蘭詞集》封面設計裝幀排版很符合納蘭詞的意境和納蘭本人的心境。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