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科學與政治:丁文江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148426
- 條形碼:9787301148426 ; 978-7-301-14842-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學與政治:丁文江研究 本書特色
《科學與政治》從丁文江先生在科學與政治兩個領域的發展足跡回顧其一生,以詳贍的史料與深刻的解讀,剖析了丁文江一生的的科學貢獻以及在政治領域的實踐等,書后附有考據詳實的《丁文江先生年譜》和丁文江紀念、研究資料目錄索引。史料詳實,語言質樸、情感飽滿,使本書成為一本極具價值的研究資料。
科學與政治:丁文江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分兩部分:**部分圍繞科學與政治兩大主題,以翔實的史料和深入的解讀,對丁文一江成為一個高級學者的知識背景、他對中國近代地質事業的貢獻、他在地理學、古生物學、古代科技文獻整理、人類學、歷史學方面的工作成就、他在“科學與人生觀”論戰中的收獲、他介入國內政治生活、他的“蘇俄經驗”、他的軍事才能、他與“中央研究院”的關系、他的人際交往以及丁文江文獻整理諸方面做了全面評價。第二部分是“丁文江先生年譜”,征引豐富的史料對譜主一生的事跡系年編輯、考證,彰顯譜主多彩多姿的人生軌跡。
科學與政治:丁文江研究 目錄
一、一個高級學者的知識準備
二、中國近代地質事業的開拓者
三、其他領域的學術成就
四、“科學與人生觀”論戰中的收獲
五、介入國內政治生活
六、“蘇俄經驗”與思想調整
七、未盡的軍事才能
八、中央研究院的“閣魁”
九、人際交往與友情天地
十、丁文江文獻整理
丁文江先生年譜
1887年(光緒十三年丁亥) 一歲
1892年(光緒十八年壬辰) 五歲
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丙申) 九歲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戊戌) 十一歲
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己亥) 十三歲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庚子) 十四歲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辛丑) 十五歲
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壬寅) 十六歲
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癸卯) 十七歲
1904年(光緒三十年甲辰) 十八歲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乙巳) 十九歲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丙午) 二十歲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丁未) 二十一歲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戊申) 二十二歲
1909年(宣統元年己酉) 二十三歲
1910年(宣統二年庚戌) 二十四歲
1911年(宣統三年辛亥) 二十五歲
1912年(民國元年壬子) 二十六歲
1913年(民國二年癸丑) 二十七歲
1914年(民國三年甲寅) 二十八歲
1915年(民國四年乙卯) 二十九歲
1916年(民國五年丙辰) 三十歲
1917年(民國六年丁巳) 三十一歲
1918年(民國七年戊午) 三十二歲
1919年(民國八年己未) 三十三歲
1920年(民國九年庚申) 三十四歲
1921年(民國十年辛酉) 三十五歲
1922年(民國十一年壬戌) 三十六歲
1923年(民國十二年癸亥) 三十七歲
1924年(民國十三年甲子) 三十八歲
1925年(民國十四年乙丑) 三十九歲
1926年(民國十五年丙寅) 四十歲
1927年(民國十六年丁卯) 四十一歲
1928年(民國十七年戊辰) 四十二歲
1929年(民國十八年己巳) 四十三歲
1930年(民國十九年庚午) 四十四歲
1931年(民國二十年辛未) 四十五歲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壬申) 四十六歲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癸酉) 四十七歲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甲戌) 四十八歲
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乙亥) 四十九歲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丙子) 五十歲
身后記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丙子)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丁丑)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戊寅)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己卯)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庚辰)
1941年(民國三十年辛巳)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壬午)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癸未)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甲申)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丙戌)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丁亥)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戊子)
1956年(丙申)
1958年(戊戌)
1967年(丁未)
1970年(庚戌)
1978年(戊午)
1983年(癸亥)
1984年(甲子)
1985年(乙丑)
1986年(丙寅)
1987年(丁卯)
1990年(庚午)
1993年(癸酉)
1997年(丁丑)
1998年(戊寅)
2000年(庚辰)
2001年(辛巳)
2005年(乙酉)
2007年(丁亥)
2008年(戊子)
《丁文江先生學行記》前言
附錄 追悼丁文江佚文三篇
一、Obituary:Dr.V.K.Ting
二、中國地質學會第十二次年會記事(節錄)
三、悼丁文江先生
科學與政治:丁文江研究 節選
丁文江的一生及其評價
在近代中國科技事業(特別是地質事業)的發展進程中,丁文江是一位極為重要的人物。他一生的研究和活動范圍甚廣,涉及地質學、動物學、人類學、地理學、政治、軍事、少數民族語言、歷史等,在他涉足的每一個領域,他或做出開拓性的貢獻,或有其驕人的成就,或有著重大的影響。今天我們評價丁文江,困難的不在于把握他的某一項具體的科技成就,實際上在他工作的領域都已有后來者超越了他。在科技史上,丁文江已成為一個歷史的存在。他政治生活中的某些局限,如在軍閥孫傳芳治下擔任淞滬商埠督署總辦,亦不需我們作更多的辯解,他同時代的人已有足夠的歷史解釋。我們之所以有興趣繼續探討這樣一位科學人物,是基于對他在中國近代科技史上所樹立的科學典范的紀念,是對他所樹立的一種科學精神——丁文江精神的懷念。
……
科學與政治:丁文江研究 作者簡介
歐陽哲生 1962年5月生于湖南省長沙市。現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赴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德國柏林自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臺灣“中研院”近史所等處訪學。
主要著作有:《嚴復評傳》(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4年版)、《新文化的傳統——五四人物與思想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自由主義之累——胡適思想之現代闡釋》(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修訂版)等。編有:《胡適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傅斯年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丁文江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等。主編:《海外名家名作叢書》(岳麓書社)、《人文中國書系》(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