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我國財政體制變遷中國的義務教育財政制度改革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140437
- 條形碼:9787301140437 ; 978-7-301-14043-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國財政體制變遷中國的義務教育財政制度改革 本書特色
本書嘗試從財政學的視角,以國家財政制度演變為背景,運用規范和實證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同時期、不同財政體制下義務教育財政制度安排及其運行績效,揭示了經濟轉型中我國義務教育財政體制變遷的內在邏輯。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財政體制改革方向,提出了我國義務教育財政體制進一步的改革目標:構建公共財政體制下規范的義務教育財政制度,并圍繞這一目標探討了公共財政框架下義務教育財政制度安排的理論模式,*后借鑒國際經驗,給出了構建我國規范義務教育財政體制的政策建議。
我國財政體制變遷中國的義務教育財政制度改革 內容簡介
簡介 本書嘗試從財政學的視角,以國家財政制度演變為背景,運用規范和實證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同時期、不同財政體制下義務教育財政制度安排及其運行績效,揭示了經濟轉型中我國義務教育財政體制變遷的內在邏輯。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財政體制改革方向,提出了我國義務教育財政體制進一步的改革目標:構建公共財政體制下規范的義務教育財政制度,并圍繞這一目標探討了公共財政框架下義務教育財政制度安排的理論模式,*后借鑒國際經驗,給出了構建我國規范義務教育財政體制的政策建議。
我國財政體制變遷中國的義務教育財政制度改革 目錄
我國財政體制變遷中國的義務教育財政制度改革 節選
本書嘗試從財政學的視角,以國家財政制度演變為背景,運用規范和實證相結合的分析方法,揭示經濟轉型中我國義務教育財政制度變遷的內在邏輯,提出進一步完善我國義務教育財政制度的思路和具體政策建議。全書分為八章:**章至第五章從分析計劃經濟體制下義務(基礎)教育財政制度的缺陷入手,指出產生于高度集權預算管理體制下的義務(基礎)教育財政制度,未能為中小學教育提供充足的教育經費,是導致1985年義務教育財政體制分權化改革的直接誘因。而始自1978年的農村經濟體制、城市國有企業和財政預算管理體制的改革,又為義務教育實行“地方負責、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這一制度安排創造了條件。分權化改革后的義務教育財政制度安排,其運行績效明顯優于傳統義務教育財政制度。但作為一項過渡性的制度安排,其制度設計具有明顯的缺陷。隨著分稅制的推行,這些缺陷日益凸顯,加之農村稅費改革的沖擊,*終導致2001年國家對農村義務教育財政制度進行調整。體制調整,雖增強了政府義務教育投入的充足性,但調整后的體制仍帶有明顯的過渡色彩,進而合乎邏輯地引出了進一步完善我國義務教育財政制度的客觀需要。第六章至第八章以規范的公共財政體制為前提,從政府與市場和多級政府間財政分配關系的框架出發,討論了義務教育事權、支出與籌資責任在多級政府間合理劃分,總結出公共財政體制下義務教育財政制度安排的理論模式,并就義務教育財政補助目標、類型、經濟效應以及不同補助類型與政策目標*優組合進行了深入分析,詳細介紹了發達和欠發達國家的財政體制和義務教育財政體制,比較并歸納出各國義務教育財政制度的共性。在此基礎上,立足我國實際,提出了我國義務教育財政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內容以及目標模式,并進行了制度設計。
我國財政體制變遷中國的義務教育財政制度改革 作者簡介
李祥云,男,湖北巴東人,1969年7月生。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就讀于華中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師從范先佐教授,獲教育學碩士學位。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師從王善邁教授,獲管理學博士學位。2004年3月進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應用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帥從葉青教授,從事財政學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年3月出站。現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稅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財政、財政基本理論與政策、公共債務。曾主持和參與了國家級、省部級多項課題的研究,目前正主持國家自然科學摹金資助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資助項目各1項。在《財政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與經濟》、《教育發展研究》等期刊上發表論文30多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