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學校德育概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040206005
- 條形碼:9787040206005 ; 978-7-04-020600-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學校德育概論 內容簡介
本書是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組織專家審定的小學教育專業教材。全書共分 11章。內容涉及人的德性與學校德育、個體品德發展與學校德育、學校德育目標和內容、學校德育手段和方法、學校德育的整體構想、德育課程與教學、其他課程中的德育滲透、班級群體與班級德育、班級學生指導、學校德育評價、德育網絡等。書中既有對德育理論問題的一般闡述與解釋,也有對學校德育實踐問題的梳理與分析,還有對學校德育尤其是小學德育應用原理以及操作方法的陳述與說明。在基礎原理方面,注意探討了人的德性與道德教育的關系、學生品德發展及其德育要求、德育手段和方法的選擇與運用、學校德育的整體構建等問題;在應用原理方面,突出闡述了如何進行小學德育課程的編制與教學、如何在小學其他課程中有效地進行德育滲透、如何有效地開展班級德育工作、如何對班級群體和個體進仃指導、如何開展學校德育評價特別是如何改進學生品德評價、如何構建德育網絡等問題。
本書可作小學教育專業本專科教材和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教材或主要參考用書,也可供教育碩士小學教育方向和有志于從事中小學德育理論與實踐工作的相關人士閱讀和參考。
學校德育概論 目錄
**章 人的德性與學校教育
問題情境:一次紐約“大審”
**節 道德、德性與德育
一、 道德與德性
二、 德性與德育
三、 德育與公民教育、禮儀教育、個性心里品質教育
四、 德育與非德育、反德育
第二節 德育的功能與小學教育的意義
一、 德育的功能
二、 學校德育的緣由
三、 小學德育的意義
第三節 德育價值的重現與小學德育的基本走向
一、 德育價值重現的社會背景
二、 現代學校德育觀的確立
三、 我國小學德育的基本走向
第二章 個體品德發展與學校德育
問題情境:保住自己的“褲頭”
**節 品德發展概述
一、 品德及其特點
二、 品德的結構
三、 影響品德發展的因素
第二節 品德發展理論
一、 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的品德發展觀
二、 精神分析學派的品德發展觀
三、 社會學習論的品德發展觀
第三節 小學生品德發展與小學德育
一、 小學生品德發展
二、 小學生品德發展的德育要求
第三章 學校德育目標和內容
問題情境:“儉樸”和“謙虛”統統下課 新版學生守則讓老師“畏難”
**節 學校德育目標
一、 德育的根本目標
二、 德育目標的特點與作用
三、 小學德育目標的確定及其具體化
第二節 學校德育內容
一、 德育內容的分類
二、 我國小學德育內容
三、 學校德育內容的選擇
第四章 學校德育手段和方法
問題情境:校園”節約之星“=“吝嗇鬼”?
**節 學校德育手段
一、 語言
二、 榜樣
三、 情境
四、 環境和氛圍
五、 規則和紀律
六、 獎賞和懲罰
第二節 學校德育方法
一、 德育方法及其分類
二、 一些基本的德育方法
三、 學校德育手段、方法的選擇
第五章 學校德育的整體構想與實踐模式
問題情境:“德育*美麗的風景”怎么樣
**節 學校德育的良種基本方式
一、 直接的道德教學
二、 間接的道德教學
第二節 學校德育的整體構想
一、 影響學校德育整體構想的因素
二、 我國小學德育的整體構想
第三節 學校德育模式
一、 德育模式的含義
二、 當代西方幾種主要的德育模式
三、 我國小學德育模式的構建
第六章 德育課程與教學
問題情境:課改新理念催生課堂新表演
**節 德育課程及其分類
一、 德育課程的含義
二、 德育課程的一般分類
三、 小學德育課程的具體類型
第二節 德育課程的編制
一、 德育課程的整體編制
二、 小學德育課程編制的形態
三、 小學德育課程編制的內容
第三節 我國的小學德育課程
一、 我國小學德育課程的歷史演變
二、 小學“思想品德”課的局限性
三、 小學品德綜合課程的研制與發展
第七章 其他課程中的德育滲透
問題情境:“情感信箱”
**節 各科課程中的德育滲透
一、 各科課程中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二、 各科課程中德育滲透的方式、途徑
三、 小學各科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基本要求
第二節 學校各類活動中的德育滲透
一、 活動課程及其德育價值
二、 小學活動課程中的德育滲透
第三節 隱性課程中的德育滲透
一、 德育隱性課程的含義與特點
二、 學校管理中的德育滲透
三、 師生關系與學校德育
四、 學校文化與學校德育
第八章 班級德育與班主任
問題情境:班干部帶薪服務 受監督有下崗危機
**節 班機及其德育功能
一、 對班級的一般分析
二、 班機的德育功能
三、 班主任的職責
第二節 班級德育的內容與方法
一、 了解和研究學生
二、 健全班級組織和規范
三、 確立班級目標
四、 開展班機活動
五、 營造班級氛圍
六、 引導自我教育
第三節 班級德育與班主任素質
一、 班級德育中班主任的角色
二、 班級德育中班主任的素質
第九章 班級學生指導
問題情境:難忘的八個字
**節 學生指導概述
一、 學生指導的德育意義
二、 學生指導的類型與內容
三、 學生指導的基本要求
第二節 班級個別指導
一、 班級非正式群體的指導
二、 班級人際沖突的預防與協調
第三節 班級個別指導
一、 學生品德發展的個別指導
二、 學生不良品行的預防與矯治
三、 學生指導對班主任的工作要求
第十章 學校德育評價
問題情境:一個小學教師的困惑
**節 學校德育評價概述
一、 德育評價及其功能
二、 學校德育評價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 學校德育評價的一般過程
一、 確定學校德育評價目的
二、 設計學校德育評價指標體系
三、 組織與實施學校德育評價
四、 學校德育評價的結果分析
第三節 學校德育工作評價
一、 學校德育工作評價的基本任務
二、 學校德育實施方案的可行性評價
三、 學校德育實施過程評價
第四節 學生品德評價
一、 學生品德評價的主要方法
二、 學生品德評價的發展趨勢
第十一章 學校與家庭、社會的配合
問題情境:好孩子+宣傳委員=長大后不想當好人
**節 家庭德育
一、 家庭德育的特點
二、 小學階段家庭德育的側重點
三、 小學階段家庭德育的基本要求
第二節 社會德育
一、 社會因素對個體品德發展的影響
二、 社會德育的基本要求
第三節 德育網絡
一、 德育網絡的含義與作用
二、 德育網絡的構建
參考文獻
后記
學校德育概論 節選
第二章 個體品德發展與學校德育:
**節 品德發展概述:
一、品德及其特點:
品德亦即道德品質,是一個人長期的道德行為所表現出的比較穩定的、一貫的心理特征或傾向。品德是一種個性心理現象,既具有明顯的個體意識傾向性,也包含一定的個性心理特征。與一般個性心理不同的是,品德以道德價值為核心,是“個性中具有道德價值的核心部分”①,自我意識、目的、理想、信念等在其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則是其根本屬性。
在心理學中,對于品德是否表現為一種心理特質,存在著特質論和情境論兩種不同觀點的爭論。特質論者認為,品德就是一種能夠導致習慣性行為的心理特質,這種心理特質能夠在不同的行為情境中表現出穩定性、一貫性。但是,20世紀20、30年代,哈桑和梅(Hart-shorne,H.& May,M.A.)等人歷經三年的“品格教育研究”項目,在對約11000多名8~16歲的被試進行了有關誠實和欺騙行為的實驗之后發現:兒童的品德是其所處特殊情境的函數,在特殊情境中,個體的行為是否誠實,依賴于不誠實所獲得的獎賞、不誠實被發現的概率和社會標準等因素。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人格和社會心理學家對于個體具有某種特質是否必然產生行為的一致性,又進行了幾十年的仔細研究。基于此類研究,情境論者便提出,人的行為并不具有一致性,人們在不同情境中會有不同的行為反應,并不存在某種固定不變的品格特質。盡管如此,從品德這一個性心理現象的整體來看,兩種觀點似乎并不矛盾。特質論注重品德之為品德的個體性、一致性維度,情境論突出品德之為品德的實踐性、有效性維度。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可以把品德的特點概括為以下五個方面。
……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