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風從草原走地走 版權信息
- ISBN:7204082419
- 條形碼:9787204082414 ; 978-7-204-0824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風從草原走地走 本書特色
本書是作者耗十余年心血、多次北上大草原而成就的力作。這部散發著油墨香味的厚重的書冊挾裹著濃郁草原風情立刻將人們帶到令人魂牽夢縈的大草原。它傾注了作者自1964年著名歌唱家胡松華唱響《贊歌》以來的數十年間孜孜不倦苦苦追求蒙古族長調民歌的馬背情懷,它是一部作者“內心世界”的寫真,同時也是一個熱愛草原文化的深圳人獻給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的一份厚禮。
風從草原走地走 內容簡介
遠在南國深圳的漢族記者金涌,如癡如醉地愛上了內蒙古大草原,孜孜不倦地學習像錫林河一樣流淌不息的蒙古族長調、呼麥,幾十年如一日癡心不改。他在獨自經歷了漫長的旅行采風后,以燃燒的激情用手中的筆和鏡頭,為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譜寫了心中的贊歌。《風從草原走過》是金涌幾十年草原情結的結晶。書中有對草原、河流、氈房、敖包、黃昏、篝火等草原景觀的描繪,有搏克、賽馬、迎賓、婚禮、服飾、馬鞍等民俗風情的展示,有長調、呼麥、民歌、舞蹈、曲藝、合唱等民族藝術的介紹,有與哈老、扎哥、胡松華、德德瑪、騰格爾、蒙克、巴特爾等友情的敘述……在情感上,書中有歡樂、有寂寞、有靜思、有詰問、有蒼涼的吶喊、也有噴薄而出的豪情。通過畫面和文字,該書向讀者展現了草原遼闊、雄渾、壯麗的畫卷,蒙古族悠久、厚重、神秘的歷史文化和牧民熱情、樂觀、豪爽的天性。 《風從草原走過》是作者耗十余年心血、多次北上大草原而成就的力作。這部散發著油墨香味的厚重的書冊挾裹著濃郁草原風情立刻將人們帶到令人魂牽夢縈的大草原。它傾注了作者自1964年著名歌唱家胡松華唱響《贊歌》以來的數十年間孜孜不倦苦苦追求蒙古族長調民歌的馬背情懷,它是一部作者“內心世界”的寫真,同時也是一個熱愛草原文化的深圳人獻給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的一份厚禮。
風從草原走地走 目錄
風從草原走地走 節選
遠在南國深圳的漢族記者金涌,如癡如醉地愛上了內蒙古大草原,孜孜不倦地學習像錫林河一樣流淌不息的蒙古族長調、呼麥,幾十年如一日癡心不改。他在獨自經歷了漫長的旅行采風后,以燃燒的激情用手中的筆和鏡頭,為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譜寫了心中的贊歌。本書是金涌幾十年草原情結的結晶。書中有對草原、河流、氈房、敖包、黃昏、篝火等草原景觀的描繪,有搏克、賽馬、迎賓、婚禮、服飾、馬鞍等民俗風情的展示,有長調、呼麥、民歌、舞蹈、曲藝、合唱等民族藝術的介紹,有與哈老、扎哥、胡松華、德德瑪、騰格爾、蒙克、巴特爾等友情的敘述……在情感上,書中有歡樂、有寂寞、有靜思、有詰問、有蒼涼的吶喊、也有噴薄而出的豪情。通過畫面和文字,該書向讀者展現了草原遼闊、雄渾、壯麗的畫卷,蒙古族悠久、厚重、神秘的歷史文化和牧民熱情、樂觀、豪爽的天性。本書是作者耗十余年心血、多次北上大草原而成就的力作。這部散發著油墨香味的厚重的書冊挾裹著濃郁草原風情立刻將人們帶到令人魂牽夢縈的大草原。它傾注了作者自1964年著名歌唱家胡松華唱響《贊歌》以來的數十年間孜孜不倦苦苦追求蒙古族長調民歌的馬背情懷,它是一部作者“內心世界”的寫真,同時也是一個熱愛草原文化的深圳人獻給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的一份厚禮。
風從草原走地走 相關資料
書摘如果朋友問,在蒙古族眾多的樂器中,勗受推崇的是什么? 無疑是馬頭琴。 馬頭琴是蒙古人獨有的傳統樂器。長約四尺,以木為桿,頂端雕刻一個馬頭,下端有一只鏟形皮鼓,兩條弦用馬尾系繃直,制作成弓。演奏時,隨著琴師的手指有規律揉動,發出悠揚深沉的聲調。 請注意,馬頭琴的演奏與其它的拉弦樂器有所不同,弓弦不是夾在琴弦之間,而是琴弦外拉奏。 蒙古人視馬頭琴為家庭的珍貴物品和裝飾之物,即便家里沒有拉琴的人,也要掛一具琴頭上系有哈達的馬頭琴。 我的一位音樂啟蒙老師,在多年之后經不住誘惑,特意托人從草原上買來一把價值不菲的馬頭琴,按照傳統二胡的演奏方法來練習,結果可想而知。 于是,老師四處拜師,好容易在當地的蒙古風味酒樓找到了一位馬頭琴手,兩人面對面一碰,才知道這樂器技巧多多,很難掌握。沒有草原琴師的指點,并付出汗水和心血的代價,遙不可及。 后來,老師放棄了對馬頭琴的追求,把它作為裝飾物,擺在居室一隅,權做欣賞。 人笑缺乏恒心。 君曰:歲月不饒人,若是年輕的話,也要去草原上歷經風雨,見見世面,掌握這門樂器的真諦。 馬頭琴拉響的時候,百靈鳥唱起歌來 親人們歡聚的時候,訴說久別的情懷 織女星升起的時候,小馬駒嘬著母奶 回報那鶿的覺悟要用一生的摯愛 ——《我從草原來》 草原上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馬頭琴的來歷,深深叩響我的心弦,久久不能平靜。 很久很久以前,草原上有個叫蘇和的年輕人,長得魁梧英俊,為人謙和。蘇和有一匹心愛的白馬,不僅是草原上跑得最快的駿馬,而且極通人性,對主人特別的忠誠。 沒想到,蘇和的愛馬遭到了惡人的嫉妒,欲占為己有,這個惡人就是有權有勢的諾彥。一天,諾彥帶人把白馬搶過去騎,可是白馬生性倔強,硬撐著不讓他騎上去。諾彥惱羞成怒,用鞭子狠狠地抽打白馬,白馬一尥橛子就把他摔了下來。兇殘的諾彥一氣之下,拔出弓箭把白馬射死了。 白馬的死給蘇和帶來了巨大的痛苦,短短幾天蒼老了許多。每當黑夜來臨,他就迎著凜冽刺骨的風唱出古怪的長調,一遍又一遍,感天動地。蘇和是想用流淌的心血換回白馬的生命,可是做不到! 這天夜里,蘇和夢見了白馬,欣喜若狂。白馬撒歡地跑向主人,親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