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guān)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mào)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四類英才 版權(quán)信息
- ISBN:7100043832
- 條形碼:9787100043830 ; 978-7-100-04383-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四類英才 本書特色
本書是波斯有關(guān)文翰、詩歌、天文學和醫(yī)學的重要著作,成書于1156-1157年。全書共分四章,每章有總論,后附十位學者軼事,內(nèi)容翔實生動,是有關(guān)伊朗古代文史的重要參考文獻,具有較高的學術(shù)價值。
四類英才 內(nèi)容簡介
后記:
耀自己博學多聞,也不是表白自己勤懇效忠,而是意欲勸導后學和贊美主人。我的主人乃是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大王,是捍衛(wèi)國家社稷和圣教之劍,是伊斯蘭和穆斯林之友,是天下軍旅的主帥,是國王和君主的驕傲,是異教徒和多神崇拜者的死敵,是分裂者和邪教徒的對頭,是時代的楷模,人類的庇護者,哈里發(fā)的臂膀,民族的光榮,阿拉伯和伊朗的守衛(wèi)者,人世的精英,高空的太陽,王中之王,信徒之主的輔弼,阿卜爾·哈桑·阿里·本·瑪斯烏德·胡賽因(愿真主保佑他安康順遂,紅運當頭),國王因他而感到驕傲,國家靠他而興旺繁榮。是至高無上的真主使他為國效力,使他以嘉言懿行為國增光。我們的另一位無往不勝的主人,沙姆斯·阿德杜拉·瓦德丁,得到他的輔佐和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
愿真主的恩澤和社稷的興旺永遠伴隨兩位大王。愿慷慨的國王,偉大的君主,公正的哲人,無往不勝的主人,國家和圣教的驕傲,伊斯蘭和穆斯林的光榮,山中王朝的大王永遠心情歡暢,萬壽無疆。
四類英才四類英才 前言
本薄薄的小冊子就其文化含量和歷史影響來說卻是一部伊朗名著,在世界文化上也有其一定的地位。
這部于公元12世紀問世的波斯文化名著在伊朗(其主要語言是波斯語)一直與《卡布斯教誨錄》一起,被稱為“書中之母”。此書問世后,一直被歷代學者所廣泛研究、評論和引述。可以毫不夸大地說,凡是關(guān)注伊斯蘭文明和伊朗文化的學者都不可能繞過這部著作。
《四類英才》和《卡布斯教誨錄》的內(nèi)容各有側(cè)重,互為補充。成書較早的《卡布斯教誨錄》是一位皇族文人寫給兒子的家訓。其內(nèi)容側(cè)重治家理財?shù)纳罱?jīng)驗和交往應對原則禮節(jié)。《四類英才》的內(nèi)容則是文人學者的生平軼事和早期伊斯蘭文化發(fā)展狀況的描述。
《四類英才》的作者是效力于古爾王朝(1145—1215)的宮廷詩人。古爾王朝是突厥人政權(quán)。其基地位于阿富汗西北重鎮(zhèn)赫拉特與東南赫爾曼德河的中間地帶。公元1160年以后,這一王朝版圖日益擴大,領(lǐng)有阿富汗全境、伊朗的霍拉桑、吐火羅斯坦和印度大部地區(qū)。王朝的統(tǒng)治者信奉伊斯蘭教,承認巴格達哈里發(fā)帝國的宗主國地位。其治地通用語為波斯語,屬波斯文明覆蓋地區(qū),統(tǒng)治者認為其政權(quán)為伊朗政權(quán)。
《四類英才》作者的全名是阿赫邁德·本·歐瑪爾·阿里·內(nèi)扎姆。筆名為內(nèi)扎米·阿魯茲依,生卒年代不詳。他雖然以宮廷詩人自居,但卻沒有留下什么足以傳世的詩作,倒是他的《四類英才》使其名傳后世。據(jù)他書中記載的人和事可知,他活動于12世紀中下葉。他自稱師從著名的波斯魯拜詩人歐瑪爾·海亞姆(1048—1122)。由此可知他大體上是這位詩人的同時代人。
《四類英才》是獻給古爾王朝國王法赫爾丁·瑪斯烏德的次子阿卜爾·哈桑·阿里的。內(nèi)容是一部文人筆記。是作者根據(jù)其親身經(jīng)歷和查訪所得的資料記述文翰、詩歌、天文和醫(yī)學四個方面的杰出人物(包括作者本人)的事跡和成就。全書分四章,書前有總序,每章各有論述有關(guān)學科的序言。說明當年這一學科的發(fā)展狀況和從事這方面活動的基本要求。
總序反映12世紀穆斯林世界對人類社會形成和發(fā)展的基本看法。在總序后半部作者提出自己的見解,說應以“先圣信條和筆維系這個世界”。他在此書中所寫的這些人物應屬于筆的范疇中的精英。他指出寫這些人是“使國王了解文翰不是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詩學不是無足輕重的事務,天文學乃是必須掌握的學問,醫(yī)學則是不可或缺的事業(yè)。英明的君主離開這四種人,即文秘大臣、詩人、天文學家和醫(yī)生則一事無成”。應該說內(nèi)扎米·阿魯茲依論述的這四種學問在中世紀的伊斯蘭世界的確是顯學。他的這部作品也不愧是一部具有充實內(nèi)容和高度文化價值的杰作。
《四類英才》論述了12世紀以前伊斯蘭世界文化發(fā)展的狀況,反映了伊斯蘭文明的一個重要側(cè)面,即伊朗的文化成就。特別是作者以其親身經(jīng)歷和察訪所得的材料,提供了伊斯蘭杰出詩人學者的業(yè)績和軼事。在他所描寫的人物中不乏為人類進步作出突出貢獻的世界文化名人。如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伊本·西拿(阿維森納,980—1036)、比倫尼(973—1048)和拉齊(865—925),波斯詩歌之父魯達基(歿于940),創(chuàng)作了波斯史詩《列王紀》的詩人菲爾多西(940—1020)和聞名世界的魯拜詩人歐瑪爾·海亞姆(1048—1122)等。
由于許多材料和事實都是作者親身經(jīng)歷或是傳主逝世不久的民間傳說,所以《四類英才》的內(nèi)容一向為研究伊斯蘭和波斯文明的學者所重視,并廣泛評論和引用。例如對魯拜詩人海亞姆預言自己死后墓地情況的記述就是作者聽詩人所述。由于他是詩人的學生,所以具有高度的史料價值。更由于有關(guān)這位波斯大詩人生平的史料不多,所以后世的海亞姆的研究者無不把這則記載看作是說明詩人生平和活動的珍貴資料加以引用(我國**位海亞姆《魯拜集》的譯者郭沫若在其譯本的序言中也引用了這則記載)。被廣泛引用的《列王紀》的作者詩人菲爾多西與伽茲尼國王瑪赫穆德的一樁公案的*早記載也出自《四類英才》。此外在第二章中還記述了著名詩人魯達基勸國王回布哈拉的詩:“空際飄來姆里揚河水的芳馨,……”也是很有名的。凡是研究波斯文學的人不可能不提到魯達基,提到魯達基,不可能不提到這首詩。
特別值得提到的是在本書的第二章序言里,作者論述了早期波斯文學對詩人的基本要求。為我們了解這一重要的東方文學的奠基階段的發(fā)展情況提供了值得注意的信息。他說:“詩人應在年輕時,熟記兩萬聯(lián)前人詩句,并熟知一萬條時人詞語,隨時誦讀并熟記大詩人的詩集。要熟知大詩人遣詞造句的功力,了解他們駕馭詩歌語言的技巧,透徹了解詩作的優(yōu)劣”。接著還開列了一系列參考書的書目。他針對當年的具體情況,提出:“在國王宮廷效力,*受歡迎的莫過于即興賦詩。即興賦詩能提起國王的興致,使人歡欣鼓舞”。
在他書中寫到的數(shù)則即興賦詩的故事中,法羅西進入石汗那宮廷之前的測試過程具有代表意義。看了這則故事,使人感到這是一場苛刻的考試。法羅西由于想多得些賞賜,遠道投奔石汗那宮廷。**天把事先寫好的詩呈上,國王不在。首相看過詩后,召見他。見他灰頭土臉,一幅鄉(xiāng)巴佬模樣,不相信那么流暢優(yōu)美的詩是他寫的。于是告訴他,國王到郊外養(yǎng)馬場去了,約定明天去見國王。次日,到了養(yǎng)馬場,再一次命題作詩,讓他描寫?zhàn)B馬場景色。這次詩又寫得優(yōu)美自然,韻律講究。這才算通過了測試,進入宮廷。
根據(jù)上述材料,可以毫不夸大地說,《四類英才》是成書*早和具有高度史料價值的文論著作。
在第三章里,記述了大學者比倫尼的事跡。第四章里記述醫(yī)學家拉齊。特別值得提到的是在第四章里記述了大哲學家和醫(yī)學家伊本·西拿的事跡。伊本·西拿被譽為“點燃了文藝復興火炬”的學者。內(nèi)扎米寫他治療一位青年的癔病的經(jīng)過生動風趣,曲折有致,也符合治療精神病患者的規(guī)律,成為流傳千古的醫(yī)學佳話。此外,還寫到伊本·西拿不愿為伽茲尼國王瑪赫穆德效力而逃亡的全部經(jīng)過,為我們留下了這位文化巨人生平事跡的重要記錄。
《四類英才》不僅以其充實的內(nèi)容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著稱于世,而且它的文字也是波斯文學史上散文著作的典范。伊朗現(xiàn)代作家巴哈爾在其所著的波斯散文史《風格探討》一書中對這部著作給予高度評價:“此書乃是繼《貝哈基歷史》、《卡布斯教誨錄》和《治國策》之后古代作家文學名著的壓卷之作。其語言流暢自然,內(nèi)容充實豐富、敘述風格簡練,清麗質(zhì)樸,而當作者加意描摹時,又細膩蘊藉,典雅流麗。以日常口語入文,造句達意,用詞精當,為一時之絕唱”。伊朗學者薩迪克·列扎扎德·沙法格在其所著《伊朗文學史》中說:“從行文流暢、語言風格和造句嚴謹上看,《四類英才》乃是**流的作品,是波斯散文的典范”。
譯者在與伊朗學者接觸的過程中,許多人都提到這部著作,有的人也建議譯者把此書譯出,介紹給中國讀者。此前譯者曾譯過此書的一些片段,收于不同的選集內(nèi)。這次全書譯出,使讀者了解全貌。譯文不當之處,誠懇希望讀者指正。
張鴻年
2004年1月,于北大中關(guān)園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