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青春文學 中國散文 外國散文 懸疑推理 文學理論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國小說| 中國當代小說| 中國古典小說| 中國近現代小說| 懸疑推理| 科幻小說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國詩歌| 中國古詩詞| 中國現當代詩歌| 外國散文| 中國現當代散文| 中國古代散文 文學理論| 文集| 戲劇| 更多
玄幻/科幻| 懸疑/驚悚| 叛逆/成長| 爆笑/無厘頭| 校園| 港臺青春文學| 外國青春文學 更多
歷史 哲學/宗教 社會科學 政治軍事 傳記 文化 古籍 管理 經濟 成功勵志 法律 語言文字
中國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歷史知識讀物| 史料典籍| 史學理論|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軍事| 中國政治| 國際政治| 外交/國際關系 哲學| 宗教| 美學 哲學知識讀物| 中國古代哲學
歷代帝王| 歷史人物| 科學家| 體育明星| 文學家| 學者| 藝術家| 文娛明星 政治人物| 自傳|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國文化| 中國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論| 文化評述| 神秘現象
心理學| 人類學| 教育| 社會學| 新聞傳播出版| 語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經部| 史類| 子部| 集部
經濟理論| 中國經濟| 國際經濟| 經濟通俗讀物| 保險| 會計| 金融投資 市場營銷| 管理學| 電子商務
成功激勵| 口才演講| 名人勵志| 人際交往| 人生哲學| 心靈修養| 性格習慣 更多
法的理論| 法律法規| 國際法| 經濟法| 更多
中國兒童文學 外國兒童文學 科普讀物 繪本 動漫/卡通 幼兒啟蒙
中國兒童文學| 外國兒童文學| 童話| 小說| 寓言傳說|
動漫/卡通
科普| 百科| 歷史讀物| 生活常識| 益智游戲| 傳統文化
幼兒啟蒙| 少兒英語| 勵志/成長| 藝術課堂
0-2歲| 3-6歲| 7歲及以上
繪畫 書法篆刻 藝術理論 攝影 音樂
繪畫理論| 國畫| 油畫| 素描速寫|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書法理論| 硬筆書法| 字帖| 篆刻
設計| 攝影后期| 攝影教程| 攝影理論| 攝影器材| 數碼攝影| 作品集
影視理論| 影視賞析| 影視制作| 舞臺/戲曲藝術
鋼琴| 吉它| 理論/欣賞| 聲樂| 通俗音樂| 外國音樂| 中國民族音樂| 作曲/指揮
寶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錢幣| 收藏百科| 收藏隨筆| 書畫| 陶瓷| 玉器
藝術理論| 雕塑| 工藝美術| 建筑藝術| 民間藝術| 人體藝術| 藝術類考試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閑
飲食文化| 保健食譜| 家常食譜| 八大菜系| 餐飲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醫保健 常見病| 更多
旅游隨筆| 旅游攻略| 旅游畫冊| 城市自助游| 國內自助游| 國外自助游| 地圖地理 更多
孕產百科| 育兒百科| 更多
美麗妝扮| 兩性關系| 家居休閑| 個人理財
中小學教輔 外語 教材 醫學 計算機 自然科學
語文閱讀| 拓展讀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書 教師用書| 更多
英語讀物| 職業英語| 英語考試| 大學英語| 少兒英語 更多
研究生/本科/專科教材 | 職業技術培訓| 中小學教材|
操作系統/系統開發| 數據庫| 信息安全 程序設計| 電腦雜志| 計算機教材| 計算機考試認證 計算機理論| 計算機體系結構| 家庭與辦公室用書| 企業軟件開發與實施| 人工智能 軟件工程/開發項目管理|
考試|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學| 科普讀物| 醫學| 農林業| 工業技術| 建筑
筆記本 布藝品 書簽/藏書票
筆記本| 布藝品| 書簽/藏書票| 明信片| 箋紙| 膠帶| 其它
《三國志》中的《魏書》、《蜀書》、《吳書》原本是各自成書的。現存早的《三國志》刻本是北宋咸平六年(1003 年)國子監刻本,三書雖已合并,但還是分別發刻的。本書以宋紹興、紹熙兩種刻本配合校勘的百衲本為底本,并參考了清乾隆四年(1739年)武英殿刻本、同治六年(1867 年)金陵書局活字本、光緒十三年(1887 年)江南書局刻本等,同時又擇取了《三國演義》清刻圖本中的版畫九十余幅。 在體例上,本書正文分兩個部分,大字號書宋字體
孫武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軍事家,也是世界著名的軍事理論家。流傳至今的《孫子兵法》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的兵書,北宋神宗時,被列為《武經七書》之首。全書共分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十三篇,5900余字。《孫子兵法》揭示了戰爭的規律,論述了戰爭論、治軍論、制勝論等多方面的法則,具有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被譽為\"兵經\"、\"兵家鼻祖\"。 內容簡介: 兵法對當
本書記載了明神宗的日常活動及有關言論、文書和其時內閣大學士的奏疏...
《隋書》八十五卷,包括帝紀五卷、志三十卷、列傳五十卷, 是唐朝魏徵、長孫無忌等領銜編撰的官修紀傳體斷代史書,記述了隋開皇元年至義寧二年共三十八年的歷史,系統保存了梁、陳、北齊、北周及隋五朝的典章制度。點校本《隋書》的修訂,按照《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作總則》和工作程序,在原點校本基礎上,遵循適度、適當修訂和完善的原則,統一體例,彌補不足,形成一個新的升級版本。本次修訂原校勘記盡量予以保留,并作全面復核;個別書證、表述欠妥或出校不
《續資治通鑒》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下迄元順帝至正三十年(公元1370年),它將宋、遼、金、元史融為一體,共四百一十年之史事。全書共二百二十卷,計二百三十萬千余字。閱覽過《資治通鑒》的讀者都知道,司馬氏的書,長于封建政治史的論述,于經濟、文化部分為弱,其目的是為封建王朝提供歷代治亂興亡的歷史經驗教訓,讀過《續資治通鑒》后,你會發現,畢氏的著作,雖然仍以政事部分為多,而必要的經濟、文化以及對外關系,也都一一記錄,可以說
《二十四史》是由乾隆皇帝欽定,將《史記》、《前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書》、《元史》、《明史》等24部史書合在一起的統稱,由漢武帝至清乾隆帝歷代學家精心編篡而成,歷時長達1800多年,計3259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紀傳體裁,比
古籍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銘刻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古籍生動展示了中華民族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燦爛的文明進步成就,古籍保護工作成就展示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創造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艱辛歷程和輝煌成就。當前,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面臨著追一步繁榮發展的良好機遇。加快古籍保護工作的步伐,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
本書以時間為序,收錄、整理了已公布及部分已出土尚未公布的五代十國石刻材料350通,主要收錄有原石,或雖無原石而有拓本、照相的碑碣、墓志、石闕、摩崖、造像記等。在核對碑刻實物、各本舊拓、圖錄、照片以及部分摹錄的基礎上,廣泛參考前賢考釋、舊注以及碑刻形義字典,加以題解、釋文、校勘。書后附有《五代石刻文獻目錄提要》,以便檢索...
本書在體例的科學性、規范性以及史料的發掘方面,較前人均有所突破。校勘取材方面,新增了三個罕見的韓集宋刻珍本,并參校了此前無人采用的一批《韓集舉正》傳抄本、歷代出土的數十種石本以及五十多種宋元總集。注釋方面,本書較為全面地匯集了宋元舊注、宋元及近代學術筆記,以及十多種明清至近代韓集注本和韓集校勘專著中的相關內容;并對韓集的文字訓釋和語詞溯源進行現代意義上的語言學研究。箋證方面,除對韓文本事進行系統考證之外,有關韓文的理論批評和義理詮釋也
新昌調腔是古老的戲曲聲腔之一,又名掉腔、紹興高調、新昌高腔,以新昌為中心,流布于浙東紹興、蕭山、上虞、余姚、嵊縣、寧海等地。它被認為是明代南戲"四大聲腔"之一余姚腔的惟一遺音。2006年,新昌調腔入選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昌縣檔案館藏晚清民國調腔檔案,有抄本(最早為清咸豐六年),有劇本、音像資料等等,是目前國內同類收藏之最。 本書羅列作者經眼的新昌檔案藏晚清民國抄本劇目條目一百三十五條,共搜集調腔劇目一百
本書收集陳登原已出版或未出版圖書及論文, 并附有其長子所撰陳氏年譜。從類別上分, 主要包括哲學類、經濟史類、文獻學、教材類、文化史類、文學類等...
《說文解字》是我國第一部說解文字原始形體結構及考究字源的文字學專著。也是流傳最廣的中文必備工具書。漢朝許慎編著,是首部按部首編排的漢語字典。原書十四篇,敘目一篇,共十五卷。原文以小篆書寫,逐字解釋字體來源,全書共分540部首,收字9353個,另有“重文”即異體字1163個,共10516字。 《說文解字》總結了先秦、兩漢文學的成果,給我們保存了漢字的形、音、義,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訓訪不可缺少的橋梁。特別是《說文》對字義的解釋一
《四書》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南宋淳熙年間,我國著名教育家朱熹將這四種著作用作小學教科書,并為它們作了注解,叫作《四書章句集注》,簡稱《四書集注》,《四書》一名由此得以流傳。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多從《四書》中出題,朱熹的《四書集注》成為考生的必讀書。《五經》包括《易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左傳》,漢武帝建元五年置五經博士,始有“五經”之稱。因《四書》和《五經》都是儒家的經典著作,同是士子求取
★16開平裝,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具有世界性影響的醫學著作,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廣泛涉及醫學、藥物學、生物學、礦物學、化學、環境與生物、遺傳與變異等諸多領域★線裝本,配函套,古樸典雅,簡潔大方★收藏、饋贈皆...
本書對唐宋詞壇的詞調數量和詞人的用調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選取宋代詞壇在用調和創調上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的四位詞人即柳永、蘇軾、周邦彥和無名氏來進行個案研究。以《望江南》、《鷓鴣天》、《滿江紅》這三個唐宋詞壇的金曲名調為對象進行分調研究...
南宋光宗紹熙四年(1190),正在漳州任上的朱熹刊行了他編注的《四子書》,也就是后人所說的《四書章句集注》,也就是現在由王華寶、王玉德、朱志先、錢宗武、錢忠弼等共同整理的《四書五經(大儒注本共4冊)(精)》一書的初識原本,包括《大學章句》一卷、《中庸章句》一卷、《論語集注》十卷、《孟子集注》七卷。大概連朱熹本人也始料未及的是,這部文字淺近、篇帙并不浩繁的*作面世之后,勢頭甚至蓋過了《詩》、《書》、《禮》、《易》、《春秋》等《五經》,成
套裝小詞集包括以下品種: 1.溫韋詞集(溫庭筠、韋莊),聶安福導讀;2.李煜詞集,王兆鵬導讀;3.柳永詞集,謝桃坊導讀;4.二晏詞集(晏殊、晏幾道),張草紉導讀;5.蘇軾詞集,劉石導讀;6.秦觀詞集,徐培均導讀;7.李清照詞集,吳慧娟導讀;8.辛棄疾詞集,崔銘導讀;9.納蘭詞集,張草紉導讀;10.人間詞話,黃霖、周興陸導讀。 以上10種書都是我社長銷品種,為歷代名家詞作全集,有簡注和輯評,并有名家導讀,是較為理想的普及讀物...
《林沄學術論集》收入已出版《林沄學術文集》、《林沄學術文集(二)》的全部文章,擬補入2010年至今林沄先生發表的有關考古學及古文字學方面的文章,分為《古文字編》《古史編》《考古編》三編。作者對已刊行文章中不準確的古文字字形予以糾正,并新增按語對以往部分觀點進行訂正...
《雕菰樓經學九種》,由《周易補疏》二卷、《尚書補疏》(《尚書孔氏傳補疏》)二卷、《毛詩補疏》五卷、《禮記補疏》(《禮記鄭氏注補疏》)三卷、《春秋左傳補疏》(《左氏春秋傳杜氏集解補疏》)五卷、《論語補疏》(《論語何氏集解補疏》)三卷、《孟子正義》三十卷、《禹貢鄭注釋》二卷、《群經宮室圖》二卷等九種書組成,共五十四卷。現將上述“九種”的主要版本情況筒述如下: 收錄于清嘉慶、道光年間刊刻的《焦氏叢書》本。 收錄于清光緒二年(一八七六
本書是明代偉大的旅行家、地理學家、史學家、文學家徐霞客所著的一部日記體的中國地理名著。徐霞客在34年旅行中記錄下了六十余萬字的游記資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這部書既是地理百科全書,也是一部實錄性質的歷史著作,還是一部文學名著。具有多方面的科學價值...
★16開線裝,寧波出版社出版★明史稿,又稱橫云山人明史稿,記述中國明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成書早于《明史》,得到后代史家一致好評,認為它超越了宋遼金元諸史★這部寧波天一閣館藏的《明史稿》共計12冊,有萬斯同手稿,也有萬氏在抄本上的朱墨筆刪改,以及名家之鈐章、題跋★全書凡文248篇,共收錄各類傳者386人,其中有二三人合傳者252人,附傳者134人★每冊首頁多有萬斯同之【季野】朱文長方印,另有【劉積學】【吳澤】【右任】【周維屏】諸多印鑒,
明代正德、嘉靖年間,王學興盛,王陽明著作的刊刻出版蔚然成風,出現了《居夷集》《傳習錄》《陽明先生文錄》等選集,隆慶年間刊刻的《王文成公全書》則是對這些文獻進行整合的結果,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也是后世各種《王陽明全集》的藍本。本書以隆慶六年初刻本《全書》為底本,以萬歷年間謝廷杰本《全書》以及多種版本的《傳習錄》《陽明先生文錄》等早期文獻為校本,進行整理。王守仁(陽明先生)作品當今多有,我社獨缺隆慶年間郭朝賓刊本的整理本,此次出版可為補齊
朱鶴齡(1606—1683),字長孺,號愚庵,吳江松陵(今屬江蘇)人。明末諸生,入清后絕意仕進,終身布衣,在經、史、子、集各方面均有造詣,以箋疏之學見長。《杜工部詩集輯注》是朱氏一部力作。朱氏于該書卷前“自識”云:“愚素好讀杜,得蔡夢弼草堂本點校之,會萃群書,參伍眾說,名為輯注。”順治十二年冬,朱氏應謙益之邀前往坐館,其間,出示輯注初稿求正。謙益閱罷認可,并且拿出自己所箋注的吳若本及九家注,“命之合抄,益廣搜羅,詳加考核”,二人“朝夕
一、本書共收入唐代近體詩以前,即包括從《詩經》、楚辭,到漢、魏、晉、南北朝、隋,各代共233位詩人、無名氏的詩作及民歌作品1072篇。每篇詩作附一篇賞析文章,即為一個詞條。 二、本書正文中篇目、作家的排列,《詩經》依陳子展《詩經直解》(復旦大學出版社),楚辭依馬茂元《楚辭選》(人民文學出版社),其余依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中華書局)的順序排列。 三、本書正文中的詩原作,一般以上述幾種版本為準。有些版本流傳不一,多有異文
該書分為定級圖錄與鑒賞圖錄兩種,共收古籍善本近兩千種,并有釋文及索引號,是第一部以“定級”為名的古籍善本書目...
《古文觀止》是一部經典的文言散文匯編,問世于清初康熙年間,是由吳楚材、吳調侯選輯評注的,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歷史,一直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成為學習古文的經典啟蒙讀物。 書中編選了自周代至明代歷代文章凡二百二十二篇,分為十二卷。數量比較適中,篇幅也以短篇為主,所選文章不拘一格,既有歷代很多名著、名家,也有"無名之輩",文章均為古文的精華,千百年來膾炙人口,長盛不衰!古文是我國古代人們敘事說理、表情達意的文字工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中華大典:文學典魏亞南北朝文學分典(全二冊)》是運用我國歷代漢文古籍編纂的一部大型工具書。其目的是為學術界及愿意了解中國古代珍貴文化典籍的人士提供準確詳實、使于檢索的漢文古籍分類資料。 國務院在關于編纂《中華大典》問題的批覆中指出,編纂《中華大典》是我國建國以來Z大的一項文化出版工程。《中華大典:文學典魏亞南北朝文學分典(全二冊)》所收漢文古籍上起先秦,下迄清末,約三萬種,逹七億多字,分為二十二個典,近百個分典,內容廣博,規模
《十三經索引》 能用上五百年的好書 當出版界一片喧囂,人們抱怨到處充斥著假冒、抄襲、浮躁、盜版的時候,一部規模宏大,氣勢不凡的工具書悄然出版了------《十三經索引》。無人喝彩,沒有炒作,依舊抵擋不住精品的燦爛。 一位常年研究《周易》的編輯曾不屑一顧地說:現在關于十三經的書太多了,已經出爛了,漏洞百出。當他拿到《十三經索引》的時候,先被精美的印刷和裝訂吸引了,隨后,他以行家的習慣,信心十足地在書中尋找錯誤,翻了許久,他無奈地
《續資治通鑒》是清代偉大的史學家畢沅所著,全書二百二十卷,上承《資治通鑒》,起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迄于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以編年體形式記載宋、遼、金、元的歷史,前后四百零九年。 讀中國歷史,不可不讀《資治通鑒》;讀《資治通鑒》又不可不讀《續資治通鑒》...
本書特點如下:一、木版年畫是中國民間美術中一筆巨大的遺產,它最清晰地描繪出農耕時代人們的精神天地,最熾烈地展示了老百姓的心靈向往,最繽紛地表達了那個漫長的歷史時代社會生活的全相。二、本集成不是一般意義的畫集,不是書齋中材料的蒐集與編輯,它是21世紀中國民間文化工作者對木版年畫所做的科學的、全面的、系統的普查成果。三、此次普查強調文化學、人類學、民俗學、美術學等各學科的交叉融合;采用文字、錄音、攝影和攝像同步的全記錄;內容涉及從歷史遺存
《宋重雕足本鑒誡錄》十卷,五代俊蜀何光遠撰。何光遠,字輝夫,東海人,孟蜀廣政初官普州軍事判官。晁氏《郡齋讀書志》卷十三著綠為{《鑑試綠》十卷},并謂此書為《黃政中纂輯唐以來君臣事跡可為世鑒者》。然此書多載唐及五代間事,實為小說家言,故晁氏將其歸類于〔小說家類〕。此本為南宋中斯浙刻本,巾箱本,二冊,半頁十五行,行二十四字,白口,四周雙邊,蝴蝶裝。每卷卷端書名大字戰雙行,卷中標題居中另起一行,上加魚尾。此書為明代項元汴天籟閣舊藏,書中有明
每次私鈔發行的興盛時期,都是戰后經濟拮據的之時,也正是國家財政危機之日。如,第一次興盛時期正是鴉片戰爭失敗后,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賠款2100萬銀元之時。第二次興盛時期正是中日甲午戰爭失敗,簽訂《馬關條約》割地賠款2億兩之時。第三次興盛正是辛亥革命、國內軍閥混戰、群龍無首之時。戰爭的失敗使大量金銀被掠奪一空,國家只有靠發紙幣維持生機,因國家紙幣發的太濫而失去信譽使地方私鈔得以發展。本書收錄從乾隆元年(1736)到宣統三年(19
該書對現存清人詩文集進行了全面的清理,著錄19700余人的40000余種別集。所收錄的每一部詩文集,均說明其卷數、版本、作者小傳、主要內容及收藏單位或私家收藏者。 清人撰寫的詩文集存世甚多,可謂浩如煙海,但分散收藏于各地,有些還是從未印行過的稿本、抄本,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免水漬蟲蝕,霉變損壞,逐漸佚失。對這筆浩瀚而寶貴的文化遺產進行調查、摸底,以便進一步整理、輯錄、研究,是一項意義重大的工作,也是一項浩大的工程。該書作者單獨一人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四部偉大的奇書是中國人民的驕傲,是民族文化菁華瑰寶。上海辭書出版社隆重推出的《名家彩繪四大名著》既是國家文運昌盛的見證,也是中國古典小說出版的里程碑之作。我們特邀請100多位南北當代國畫名家,有程十發、劉旦宅、賀友直、戴敦邦、陳白一、吳山明、趙宏本、施大畏、韓碩、張培成等俱是藝術大師、丹青好手,他們個個抱荊山之玉、握靈蛇之珠,用如櫞彩筆,為中國古典小說最著名的篇章—《三國演義》、《水滸傳
為了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對少年兒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審美趣味,啟迪他們的人生智慧,我們編選了這部書,取名《新編千家詩》。我們保存原來流行本《千家詩》的優點,而又力求有一種新的適應我們這個時代的面貌。我們注意選取那些寓意深刻、情調健康、意境開闊、形象鮮明、膾炙人口的作品。選詩的范圍仍以唐宋兩代的近體詩為主,但又不限于此。從時代上講,增加了漢魏六朝以及元明清直到近代的作品;從體裁上講,增加了五七言古詩。所選詩歌
本書以中華書局一九八七年標點本《漢書》為底本編纂而成。索引的字形、標點與中華書局一九八七年本《漢書》相同,可以對中華書局一九六二年以來諸版標點本《漢書》進行檢索。 全書分單字索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援引著作索引、專有名詞索引、補遺索引、衍文索引等部分。索引的全部內容以《辭源》部首筆畫的順序為序排列。并附有部首檢字表、漢語拼音檢字表、四角號碼檢字表供查檢。索引正文由檢索的字(或詞)及其引文組成...
“大型古籍索引叢書”精裝繁體字版,以中華書局版本為底本編纂而成,內容全面,編排合理,檢索方便,以應社會各界之需。 作 者: 李波等主編 出 版 社: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I S B N : 9787504339331 出版時間: 2002-6-1 開 本: 16開 頁 數: 242240 定 價: 700 ...
《周易》本是一部古老的筮占之書,汗時被奉為儒家經典,倍受歷代學人的重視,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它歷經種種坎坷,或褒或貶,卻依然默默地為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作出重大貢獻。 《周易》這部書,講的是理、象、數、占。從形勢和方法上,好像專論陰陽八卦的著作。但實際上,它論述的核心問題,是運用“一分為二”、對立與統一的宇宙觀,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方法論,揭示宇宙間事物發展、變化的自然規律,對立與統一的法則,并運用這一世界觀,運用八卦預測自然界
自魏晉至明末書法大家的名帖盡收其中。按年代順序編次的一部書法通史。作為我國古代最高藝術成就的精品,它是我國古代書法家為我們留下的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 它集中國傳世法書之精萃。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書法藝術的瑰寶,是世界文化遺產的一朵奇葩。 人們既可以從中欣賞到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高古神韻,又可以用作臨摹、學書的法帖。它的面世既能使書法藝術愛好者獲得稱心的精神食糧,又使歷代名家翰墨得以重光于日。 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鑒
《黃帝內經》作為一部流傳久遠的古代傳統醫學圣典,自問世以來,其獨特的“中國式”的養生理論一直被廣泛應用至今,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千百年來的事實也證明了只有像《黃帝內經》這樣的東方傳統醫學養生理論才是真正從人體生命的客觀規律出發,幫助人們實現延年益壽的健康養生大法。...
《劉鶚集(上下冊)》是國家清史纂修工程文獻整理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劉鶚集》的任務是將流傳至今的能找到和能讓我們利用的劉鶚本人的著作編纂成冊,給國家清史編纂提供真實的依據,給有志于研究劉鶚的學者提供可靠的資料,為關注劉鶚這一歷史人物的人們提供了解他的素材. 《劉鶚集(上下冊)》是近百年來第一次將劉鶚各類著作材料匯集在一起的一部專集,是目前唯一的一部劉鶚的著作集.《劉鶚集(上下冊)》在編纂過程中,不斷有新的資料出現,我們盡可能收入;不斷有
《后漢書》由我國南朝劉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記載了從光武帝劉秀起兵推翻王莽新朝起,至漢獻帝讓位,曹魏代漢止,東漢一百九十五年的發展歷史,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司馬彪續),敘事生動,簡明周詳,是一部杰出的私修斷代正史...
唐宋八大家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都鑄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如韓愈之構思精巧,氣盛言宜柳宗元之思理深邃,牢籠百態;歐陽修之唱嘆多情,從容不迫,無艱難勞苦之態;王安石之鋒利勁峭,絕少枝葉;曾鞏之醇樸平實,深切往復;蘇淘之縱橫雄奇,尤長策論;蘇軾之如行云流水,隨物賦形,宛轉曲折,各盡其妙;蘇轍之委曲明暢,一波三折等。 《唐宋八大家散文鑒賞:圖文珍藏版(全四冊)》內容包括:韓愈簡介、柳宗元簡介、歐陽修簡介、蘇洵\/曾鞏簡介、王安
本書從治國之道、任人之術、用兵韜略、權變謀略、歷代治亂得失之經驗,以及策士游說人主之術,游說應對之辭等都有詳細闡釋,諸子百家,無所不包;經論史鑒,無所不有...
為了讓讀者更進一步了解茶的相關知識、文化,掌握茶道的精髓,我們歷經數載,特地編撰了《中華茶道》這套叢書。本套叢書系統地介紹了茶的起源、發展史;茶的釀造及傳播;茶的分類及品飲;茶藝欣賞和茶道要義;茶的沖泡技法及茶具品鑒;茶與詩詞書畫以及名人與茶事等各類知識。本書在實用性的基礎上,更注重趣味性,圖文并茂,讓讀者通過茶道修身養性、品味人生、參禪悟道,從中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L的陶冶...
梁實秋
泰戈爾
曾琦云 評注
趙元任著
汪曾祺
閻連科
京ICP備09013606號-3京信市監發[2002]122號海淀公安分局備案編號:1101083394
營業執照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出發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