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血細胞形態學基礎及檢驗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7216386
- 條形碼:9787577216386 ; 978-7-5772-1638-6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血細胞形態學基礎及檢驗技術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特點是將外周血細胞形態和骨髓細胞形態進行共性(均為血細胞且制片方法、鏡檢步驟等有相似處)和區別(取材方法,細胞成分等有較大差異)的梳理,同時從學習者的角度詳細闡述血細胞形態觀察的基本知識(細胞基本結構和特殊結構)和方法(以核為主、核漿兼顧識別細胞,并注意相似細胞鑒別),這對于初學者理解和掌握血細胞形態學檢驗技術至關重要。本書編寫打破傳統血細胞形態學課程分割教學的弊端,力求有效指導形態學檢驗的教學和臨床檢驗工作,做到易學、易用。
血細胞形態學基礎及檢驗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既包括嚴謹的血細胞形態學知識和技術,又涵蓋一定數量形態特異兼具美感和意境的特殊血細胞,搭配500余張精美典型圖片,直觀、明了地闡釋了血細胞形態結構。從血細胞形態學標本制作與染色、血細胞形態觀察基本知識和方法著重介紹了血細胞形態基礎知識與方法,還在此基礎上對外周血細胞形態檢驗和骨髓細胞形態檢驗進行技術層面的詳細介紹和比較,*后介紹了造血系統腫瘤*新的WHO分類,配以部分典型臨床案例,詮釋血細胞形態學檢驗技術的臨床價值。
血細胞形態學基礎及檢驗技術血細胞形態學基礎及檢驗技術 前言
前言·血細胞形態學基礎及檢驗技術·當你每周查看患者的血細胞時,你可以觀察到血細胞如何隨著治療進程而變化,你會為患者的病理性原始細胞(即白血病細胞)減少而歡欣鼓舞,當治療不再產生效果時,你也會倍感無奈和悲傷。血細胞形態學檢驗包括外周血細胞形態學檢驗、骨髓細胞形態學檢驗以及骨髓病理檢驗,本書主要論述前兩部分,兩者之間既有密切聯系,又有顯著區別。血細胞形態學檢驗技術是臨床血液病及血液學異常相關疾病診斷、鑒別及療效評估的基礎且重要的手段,因此是從事血液和骨髓檢驗崗位工作的臨床檢驗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的基本技術,同時,血液科、腫瘤科、腎內科、骨科、兒科等臨床醫生也應熟悉并正確應用該技術。與國內外同類教材和專著的編寫思路不同,本教材**章至第四章全面解析了血細胞形態學檢驗技術的內涵;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別對骨髓細胞形態學檢驗和外周血細胞形態學檢驗進行了技術(操作)層面的詳細介紹;第七章不僅詳細梳理了貧血、良性白細胞疾病等內容,而且重點闡述了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關于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血液腫瘤的分型診斷內容,同時兼顧FAB分型、國內分型和WHO分型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力求內容簡潔、易學和易懂。與國內外同類教材和專著的內容不同,本教材**章首先對外周血細胞形態學檢驗技術和骨髓細胞形態學檢驗技術的共性(兩者均為血細胞且制片方法、鏡檢步驟等有相似之處)和區別(取材方法、細胞成分等存在較大差異)進行了全面梳理;第二章對血涂片和骨髓涂片制備方法進行了詳細論述和比較;第三章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詳細闡述了血細胞形態觀察的基本知識(包括細胞基本結構和特殊結構)和方法(以核為主、核質兼顧),對相似細胞的鑒別進行了系統整理,并配有相應的血細胞繪圖練習和DOPS評量(即臨床操作技能的直接觀察評估);第四章提供的所有細胞化學染色試驗標本均具典型性,試驗方法均為常用方法,且所有試驗結果均來自校內實驗教學和臨床一線工作,極具參考和借鑒價值;第五章不僅從理論上詳細闡述了骨髓象檢查方法,而且提供了具體的骨髓象檢查實訓(實操),此外還闡述了適用范圍廣泛的骨髓細胞形態學檢驗DOPS評量方法;第六章中,紅細胞形態分級的詳細闡述和裂片紅細胞臨床意義的深入探討等內容密切對接行業崗位工作,也較好地彌補了傳統教材的不足;第七章詳細介紹了常見貧血性疾病、良性白細胞疾病和惡性造血系統腫瘤等的骨髓象和血象特征,進一步闡釋了血細胞形態學檢驗技術的臨床價值。本教材對于校內學生、臨床形態學檢驗工作者以及臨床內科醫生理解和掌握血細胞形態學檢驗技術具有重要的學習和參考價值。為了清晰闡述本教材內容并進一步增強可讀性和易用性,全書配有400余幅彩圖,同時附有100個微視頻資源作為擴展學習資料,較好地體現了新形態教材的特點和優勢。本教材具有以下四個特點。1. 整合性本教材全面闡釋了傳統血細胞形態學相關課程之間的內在有機聯系,有利于指導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核心課程中血細胞形態學檢驗的教學內容整合和優化,尤其適用于國內“血液學檢驗”課程教學課時偏少(50~75學時)的學校。2. 實用性幫助初學者(學生)學會識別、理解血細胞形態是本教材的首要關注點。本人從事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15年,深耕血液學檢驗教學14年,連續多年下基地研修并赴境外訪學4個半月。自2012年起,本人一直致力于自動涂片技術的科研和教學應用,發明了新型半自動血液推片機,對于不同涂片技術的特點有較深的理解和獨到的見解。2018年,本人研發的血涂片復檢仿真實訓系統軟件創新了血細胞形態學的學習方法,同時,本人及所指導的學生在多屆全國職業院校形態學技能競賽(教師組和學生組)中獲一等獎殊榮,對血細胞形態的生理和病理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對血細胞形態學教學有著自己的見解。本教材的第二個關注點是外周血細胞形態學檢驗技術的基本操作,包括標本采集、涂片制備、鏡檢和結果報告等。自2021年至今,本人和學生組成的課外實踐團隊利用外周血紅細胞檢驗技術為校內、外人群篩查貧血,累計服務近400人次,從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上述關于血細胞形態學檢驗教學和技術應用的技巧和經驗均體現在本教材的編寫中,進一步提升了本教材的實用性。3. 可讀性血細胞形態既美麗又變幻莫測,每個人的細胞在生理和病理情況下都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血細胞形態特征甚至可用于判定性別。本教材的內容中既包括嚴謹的血細胞形態學知識和技術,又涵蓋一定數量形態特異且兼具美感和意境的特殊血細胞。這些特殊血細胞中有不少是病理意義顯著的異常細胞,其形態特征對初學者來說難以掌握。通過十余組細胞的形象化對比,讀者可以進行聯想,枯燥的細胞世界會變得生動有趣,充滿生活感和藝術性。本教材與時俱進,不僅圖文并茂,而且配有豐富的多樣化微視頻學習資源,充分體現了新形態教材的特點和優勢。本教材相對于傳統教材可讀性更強,更適合初學者學習使用。4. 原創性本教材不僅涵蓋了制片設備及形態學學習軟件的原創性內容,還直接融入了前沿科研成果。其中,首次揭示了易導致誤診的血涂片中單個血管內皮細胞,胞質呈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陽性的特征,并借助該酶的染色技術,初步驗證了骨髓涂片中血管內皮細胞的形態特征。這一發現有助于修正傳統教材對該細胞認識的偏差,進而促進對造血系統生理與病理特征的深入理解。本教材旨在將枯燥難學的血細胞形態學檢驗技術整合化、形象化和簡單化,旨在減弱學生的恐學心理,消除相關醫技人員對本技術的刻板印象,以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增強其信心,同時引導醫技人員重新定位形態學檢驗的工作模式和價值,以期在國內醫學教育和臨床診療中營造出持續創新和善于應用血細胞形態學檢驗技術的良性環境,更好地為大眾健康保駕護航。本教材適合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衛生檢驗與檢疫技術專業、生物醫學相關專業的學生以及醫學檢驗行業人員和臨床內科醫生等學習和參考。面對紛繁復雜的血液學知識、理論和疾病,因能力有限且時間倉促,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在此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以備再版時完善。*后,衷心祝愿廣大讀者開卷有益。學血液,享健康!
血細胞形態學基礎及檢驗技術 目錄
目錄·血細胞形態學基礎及檢驗技術·**章緒論/1第二章血液和骨髓的采集及涂片制備/22**節血液和骨髓的采集/22第二節血涂片和骨髓涂片的制備/29第三章血細胞形態學基礎/47**節血細胞的發育、命名和識別方法/47第二節正常血細胞形態特征/53第三節正常血細胞形態觀察及考核/73第四章血細胞化學染色法/127**節血細胞化學染色法概述/127第二節常用血細胞化學染色法/128第三節血細胞化學染色法總結/146第五章骨髓細胞形態學檢驗/150**節概述/150第二節骨髓象實訓/163第三節骨髓細胞形態學檢驗DOPS評量/175第六章外周血細胞形態學檢驗/178**節概述/178第二節方法學/183第三節正常血象/196第四節異常血象/199第七章血細胞形態學檢驗技術臨床應用/256**節在紅細胞疾病檢驗中的應用/256第二節在白細胞疾病檢驗中的應用/286第三節在其他疾病檢驗中的應用/347參考文獻/362附錄/364致謝/376
血細胞形態學基礎及檢驗技術 作者簡介
2001.9~2006.7 安徽理工大學醫學院醫學檢驗專業學習,獲醫學學士學位;
2006.9~2009.3 南京大學醫學院免疫學專業學習,獲醫學碩士學位,主要從事潛在腫瘤標志物中期因子Midkine和雌激素受體研究,在SCI收錄期刊及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文章多篇,參與南京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1項;
2009.5~2010.6 江蘇淮陰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工作,主要從事病原生物與免疫、免疫學檢驗等課程教學;
2010.7~至今 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主要從事血液學檢驗、醫院化驗單解讀、血涂片復檢理論與實踐等課程的教科研工作,主持市廳級課題3項、校級課題3項,獲得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項,參與7本教材及專業書籍編寫。曾擔任君安醫學細胞平臺管委會常務委員和基層醫院(學校)分平臺教學臺長,現為寧波市臨床血液與體液檢驗交流群專家組成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