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權力與繁榮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46877
- 條形碼:9787208146877 ; 978-7-208-14687-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權力與繁榮 本書特色
作為奧爾森的遺著,《權力與繁榮》觸及了他一生所關注的問題:為什么有些經濟體表現如此搶眼,能夠提供令人矚目的財富與繁榮,而有些經濟體卻不能做到這點?以及,不同類型的政府是如何阻礙或者促進經濟增長的?正如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在為本書所寫的導讀中所說:“權力與繁榮,或更具體、更*地說,權力先于繁榮,或強制性規則先于自愿交換,或政府決定成長(因為沒有政府,個人權利便無從談起),乃貫穿奧爾森政治經濟學始終的邏輯脈絡。” 書中所提出的“強化市場型政府”這一概念是分析經濟增長的一個前沿性概念,為金融危機后的亞洲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治理演變和經濟政策提供了一個有用的分析框架。
權力與繁榮 內容簡介
在書中作者主要探討了政治與市場的關系問題,并謀略回答“為什么世界上有些國家富裕,而有些國家貧窮”這樣的問題。在他看來,要使一個社會“擁有足以帶來經濟繁榮的市場”的條件是:(1)個人權利可靠、清晰的界定;(2)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強取豪奪。離開這兩個條件、社會經濟不可能繁榮。政府本身在經濟發展中具有一正一反的兩重作用,要使政府起到促進作用,就必須從政府的激勵機制出發,建立一個能給予共同利益*大決策權的政治體制。
權力與繁榮 目錄
強化市場型政府乃經濟發展之根本
序
前言
章 權力的邏輯
罪犯的比喻
固定活動范圍的匪幫
歷史事實
專制統治與大多數人統治的比較
更具共容利益觀的大多數
其他的一些含義
第二章 時間、收入與個人權利
“國王萬歲”
匪幫的終結
民主的自發產生
代議制政府的財產和契約權利制度
持久的民主意味著持久的財產和契約權利
第三章 科斯談判、交易成本與無政府社會
互利交易的起點
交易成本
市場失靈
科斯定理
對科斯理論的概括
無政府社會
對理論的附加說明
第四章 理性的人與非理性的社會
小集團常常可以成功地進行集體行動
戰略互動
一個尋常的錯誤
要是沒有交易成本會如何
有選擇的激勵
小結
第五章 治理與經濟增長
治理的演變
擁有組織自由的社會的僵化問題
第六章 執法與腐敗的根源
維護法律的壓力
私人領域針對執法的普遍一致的壓力
第七章 蘇聯模式的專制理論
專制者攫取的限度
增加儲蓄和投資的財產征用
稅收如何能提高工作意愿?
第八章 共產主義的演進及其遺產
連貫性計劃所需獲得的信息
官僚機構內的競爭
隱藏的共謀
共謀的證據:預算軟約束
執法與腐敗
第九章 對轉型的意義
一種稅收體系的衰落與崩潰
內在矛盾
尚未完成的工作
第十章 達致繁榮所需要的市場類型
種類不同的市場
為什么市場無處不在?
錯誤導向的干預主義是否導致市場幾無用處?
社會規劃型市場和權利密集型生產
作為繁榮動因的個人權利
回到前言部分
參考文獻
譯后記
權力與繁榮 作者簡介
曼瑟·奧爾森,公共選擇理論的主要奠基者,是當代極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其學術貢獻遠遠不止經濟學范圍,對政治學、社會學、管理學以及其他社會科學的發展都產生重大作用。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