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將社會史研究引入當代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42189
- 條形碼:9787100242189 ; 978-7-100-24218-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將社會史研究引入當代史 本書特色
本書是作者近二十多年來的心血之作,首次將社會史的研究方法引入當代中國史研究,書中既有理論方法之深入思考,又有田野考察等具體實踐,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將社會史研究引入當代史 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史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相關研究多限于古代史和近代史領域,中國當代社會史研究相對滯后。進入21世紀,學界開始呼吁開展中國當代社會史研究,本書作者是重要的開拓者之一。本書主題即將社會史的研究方法引入當代中國史研究,這是*近幾十年來中國歷史學界探索的一個路徑,但目前仍然處于一個起步的階段。本書內容分為五個部分:理論反思、社會史視角、個案研究、資料建設、田野考察,每部分之間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書中既有理論方法之深入思考,又有田野考察等具體實踐,從整體上推進將社會史的理論方法引入中國當代史研究,在學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書堪稱作者《走向田野與社會》的姊妹篇,正因走向了田野與社會,才有了將社會史研究引入當代史這一議題。
將社會史研究引入當代史 目錄
序言
理論反思
中國近代社會史“三大體系”建設芻議
反思與前瞻:中國近代社會史研究的再出發
中國社會史研究呼喚本土化
社會史視角
“自下而上”:當代中國農村社會研究的社會史視角
從社會史角度研究中國當代史
從社會史角度深化國史研究的思考
集體化時代農村研究的思考與實踐
個案研究
模范引領:山西農業集體化的一根“紅線”
中國共產黨與當代中國鄉村社會治理(1951 — 1966)——以農村基層政治工作干部實踐為分析主線
20 世紀中期山西農村的教育、階級與婚姻匹配
剪子灣:一個北方村莊的人口遷移與身份認同
論集體化時代米山醫療的典型化
資料建設
資料建設:構建中國當代史學術體系的基石
“資料革命”:中國當代社會史研究的基礎工作
基層農村檔案發見記
集體化時代農村社會研究的重要文本
從村落檔案看當代中國鄉村——山西大學所藏“集體化時期村落檔案”綜述
集體化時代的農村基層檔案與山西社會研究
田野考察
剪子灣尋夢
喬健先生的鄉土關懷與我的赤橋情結
山西省農村調查報告(1)——2009 年12 月,P 縣農村
山西省農村調查報告(2)——2010 年7 月,P 縣農村
附錄
走向田野與社會的史學——人類學者訪談錄之七十五
后記
將社會史研究引入當代史 作者簡介
行龍,山西新絳人。歷史學博士,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曾任山西大學副校長,兼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社會史學會副會長、歷史教學委員會委員等職。長期從事中國社會史研究,多次獲得優秀社科成果獎及山西省社會科學研究一等獎。國家精品課程、一流課程“區域社會史研究導論”首席專家。代表作有《走向田野與社會》《從社會史到區域社會史》等;在《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近代中國》(Modern China)等刊發表論文百余篇。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