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文藝復興”理想大廈的構建:李長之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文化夢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97345
- 條形碼:9787513097345 ; 978-7-5130-9734-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文藝復興”理想大廈的構建:李長之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文化夢想 本書特色
李長之,民國時期重要的文學理論家。他的“中國文藝復興”思想的整體脈絡,于作者字里行間清晰地呈現出來,也重現了那個思想交流頻繁、人文藝術絢爛光輝的時代,學者的使命與責任感。
“中國文藝復興”理想大廈的構建:李長之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文化夢想 內容簡介
本書重點研究李長之的“中國文藝復興”思想。立足于對他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寫作的大量相關著述,尤其是《迎中國的文藝復興》(1944)一書的深入考察與分析,作者首次揭示了李長之“中國文藝復興”思想的完整面貌,清晰地呈現了他這一思想在中國現代文學思想史與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與貢獻,并探討了其對當下“中國文藝復興”建設的重要啟示。
“中國文藝復興”理想大廈的構建:李長之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文化夢想 目錄
導 論
**章 中國文藝復興的淵源與基礎———重塑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
**節 “中國文藝復興”“民族復興”等文化思潮的影響
第二節 馮友蘭“貞元六書”的影響
第三節 宗白華美學思想及其主編《學燈》的影響
第四節 德國古典文化精神的吸收與影響
本章小結
第二章 中國文藝復興的起點與方法———反思“五四”新文化運動
**節 重評“五四”:“啟蒙”而并非“文藝復興”
第二節 再評“五四”:“啟蒙”而孕育著“文藝復興”
第三節 吸收與創造:有關“五四”的另一種思考
第四節 文化建設的方法:中西體用之辨
本章小結
第三章 中國傳統文化的剖析與復興———審視儒家文化與道家文化
**節 原始的儒家文化:“人生的”與“審美的”
第二節 屈原:傾向于“道家”還是“儒家文化”
第三節 司馬遷:道家文化與儒家文化的成功融合
第四節 李白:一個忠實的道教徒
本章小結
第四章 中西教育的碰撞與新生———探索教育的復興與新生
**節 “審美教育”:鑄造新個人、新社會的重要途徑
第二節 “大學教育”:“中國文藝復興”的具體實踐途徑
第三節 “寓通于專”:中國傳統教育與西方近代教育的結合
本章小結
第五章 中西文化的交鋒與開創———重評“科學與人生觀”論戰
**節 “玄學派”的評價與“儒學”傾向
第二節 “科學派”的闡釋與“五四”新文化運動評價
第三節 “科學”的新理解及其對人生的啟示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李長之“中國文藝復興”思想的學術地位與貢獻
**節 《迎中國的文藝復興》在民國學界的學術反響
第二節 李長之“中國文藝復興”思想的獨特貢獻與局限
第三節 李長之“中國文藝復興”思想的當代啟示
本章小結
結 語
參考文獻
“中國文藝復興”理想大廈的構建:李長之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文化夢想 作者簡介
于阿麗,山西晉城人,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專業,文學博士學位,中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現代文論與文化,參與教*部課題2項,獲批省級課題3項,發表論文近20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