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經典與想象 本書特色
《經典與想象:中國古代傳說新解》的內容源自作者在清華大學開設的兩門通識課“法律與神話傳說(中國部分)”和“經典與想象:中國古代傳說新讀”的講義,書中對中國上古時期具有影響力的經典傳說作了系統地梳理,并在參考大量考古發現和文獻的基礎上作出新的探索和解讀。書稿視野開闊、見解新穎、引經據典、論述清晰,頗見學術功力,是一部可讀性強、富于啟發的通識讀本。
經典與想象 內容簡介
《經典與想象:中國古代傳說新解》創新性地解讀上古文化,揭示了中國文化歷久彌新的秘密一“載道”。書中以古史傳說為載體,從三皇時代到周公執政,探討“技術傳統一道統”“陰本一陽動”“政權一治權”三重關系的互動,揭示中國政治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從伏羲的道統開創,到周公的德政實踐,一本書梳理出中國文化三大特質——天道自然性、泛政治性、泛倫理性,帶你領略中國上古時代政治智慧的博大精深。
經典與想象經典與想象 前言
時光飛逝,歲月如歌;風過山林,玉汝于成。
在這個過程中,國內很多高校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了各具特色、形式多樣的嘗試和探索,文化素質教育的實際內容和操作平臺也逐漸由初始階段的校園文化活動和一般選修課轉為核心課程,進入一部分高校的本科培養方案。核心課程的迅速建立和發展則逐步成為文化素質教育和通識教育向縱深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并由此帶來了素質教育與通識教育合流的趨勢和景觀;更多關于如何有效開展素質教育和通識教育的思考和探索相繼涌現。與此同時,關于通識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二者之間異同的爭議和討論時有出現,爭議的焦點一如20世紀初“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中西古今”之爭和“體用”之辯。它折射出幾代中國知識分子對中國與西方、傳統與現代,過去與當下乃至未來的抉擇與思考。
經典與想象 目錄
**章 緒說:關于神話、傳說與上古文明 / 001
第二章 上古中國思想文化概觀 / 013
第三章 三皇時代與“技術”文明 / 031
第四章 伏羲的“陽德證道”與“立法” / 054
第五章 黃帝的“天下”與政道 / 089
第六章 顓頊與帝嚳:意識形態立法和宗親化 / 124
第七章 堯的政治道德化與政、治之爭 / 147
第八章 舜的“變法”、官僚制與集權化 / 167
第九章 皋陶之刑與伯夷之禮 / 189
第十章 禹夏的家天下、集權與法治化 / 214
第十一章 殷商傳說:東夷文化與家天下“正當化” / 265
第十二章 先周故事與翦商“革命” / 304
第十三章 周公的天下理念與德禮政治 / 353
結語 / 401
經典與想象 作者簡介
李平 歷史學博士,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法學院法律與文化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法理學、中國思想史。長期致力于針對對上古中國思想文化、早期經學和法哲學進行整合研究。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