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陶冶教養:從容自在做父母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45635
- 條形碼:9787552045635 ; 978-7-5520-4563-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陶冶教養:從容自在做父母 內容簡介
本書強調陶冶教養的重要性, 認為陶冶一種性情, 教養一種家風, 是疊加式陶冶需要一以貫之的思路。全書以“從容自在做父母”為主線, 除總論外, 擬分為家庭教養動能篇, 愛的能力篇, 自律能力篇, 自主能力篇四個部分, 從次序與界限、言語作為家庭活力的主成分、親子的情感連接、情緒的流露與管理、規律生活作息的養成、行為舉止的管與教等方面, 對家庭教育予以了有實操性的概括與論述。*后章節擬從機遇與挑戰出發, 論及家庭教養在新時代重塑健全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希望能夠通過家長的閱讀獲得一場真正的智慧冒險之旅。
陶冶教養:從容自在做父母陶冶教養:從容自在做父母 前言
起心動念寫這本書,是因為看到華人社會這一代家長們拼教養的那股焦慮。養兒育女是為人父母無所逃避的生活日常,面對排山倒海的新知,面對孩子未知的未來,不少為人父母者,尋尋覓覓,汗流滿面,期求做得出色。但奮力之余,卻常常遭遇滿滿的困惑和挫折。假如您是其中的一位,我要嚴肅地說,困惑和挫折并不是因為努力不夠,做得不好。相信我,這可不是安慰之詞。假如您是抱著輸人不輸陣的心態在養孩子,我忍不住地想潑您冷水。因為,其心固然可佩,但老實說,結局如何,真可說是天知道。在教養孩子這件事上,有人成功,有人失敗,并沒有什么靈丹妙藥。我的理解,教養的本質是生命對生命。既是生命之間的對話,必然就有相互寬容、接納、良善和體諒的成分,并不是傾己所能去付出、去努力就能得到預期的結果。認識到這層意義,父母們不妨考慮打開這本書,大方地卸下不必要的自我苛求,并由此生出盼望,從容自在做父母。從容自在的父母,大概率養得出朝氣蓬勃、活力四射的孩子。請允許我多做些說明。
陶冶教養:從容自在做父母 目錄
**篇 陶冶教養的理念與架構
**章 教養的戰略與戰術 003
第二篇 聚焦成長基本盤,培養核心能力
第二章 建立愛的能力:親子情感連結 019
第三章 自律能力:習慣成型,生活輕松 047
第四章 自律能力:情緒的流露與管理 071
第五章 自律能力:行為舉止的管與教 095
第六章 自主能力:活潑完整的自我 111
第七章 自主能力:探索的機會與空間 131
第三篇 成長的良田沃土:家
第八章 家的次序與界線 149
第九章 言語:家庭活力的主成分 171
第四篇 教養的硬道理
第十章 有關教養的理論文獻以及案例 193
概念集 227
參考資料 233
編后記 239
陶冶教養:從容自在做父母 相關資料
名人推薦:相對于市面上大量的教子有方的書籍,本書的獨特在于把家長當作反思性實踐者。從容自在的里子是點點滴滴的實踐智慧。張教授不是替代家長做決定,而是通過陶冶教養框架促進家長更明智地做決定。對家長教養責任承擔狀態的判斷不僅可以從個體角度看,更應該從整體角度看。就此而言,全面承擔教養責任的家長組合才是值得追求的家庭內部生態。當家長意識到家長不等于母職或父職、重視教養責任不等于教養內行、孩子成長不等于學業學習、成長中的問題不等于偏差之時,家長就走在了同孩子一起成長的陶冶教養之路上。——教育學博士,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教授 張永
陶冶教養:從容自在做父母 作者簡介
張苙云,臺灣大學學士、南卡羅來納大學碩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從事社會學相關學術研究四十余年,并為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培育后進。教學研究之余,成立臺灣醫療改革基金會。退休后任基金會執行長及香港專上學院學術副校長。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