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數字里的中國:漢字的衣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531113
- 條形碼:9787553531113 ; 978-7-5535-3111-3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字里的中國:漢字的衣裳 本書特色
“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其中“衣”排首位。《漢字的衣裳》,說的就是蘊藏在漢字本體之中的穿衣打扮之事,包括整衣、穿衣方式、衣料、頭衣、足衣及衣上之飾、服裝顏色等。“衣”字從何而來?“垂衣裳”如何“天下治”?“襪”的原初模樣是怎樣的?圍裙是如何咸魚翻身的?何為“紅得發紫”?……這些問題都可以在這本書中獲得答案。文字本身就能講故事,這正是我們使用的表意漢字不同于表音文字的*大特點。
數字里的中國:漢字的衣裳 內容簡介
本書名為《漢字的衣裳》,顧名思義,就是要說說蘊藏在漢字本體之中的穿衣打扮之事,包括整衣、穿衣方式、衣料、頭衣、足衣及衣上之飾、服裝顏色等。“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其中“衣”排首位。“衣”字從何而來?“垂衣裳”如何“天下治”?“冠”的尺寸有什么講究?“襪”的原初模樣是怎樣的?何為“紅得發紫”?……這些問題都可以在本書中獲得答案。當下使用的語言文字中每每有著深刻的歷史蘊涵,而我們語言文字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這種歷史蘊涵的把握,所以本書的閱讀也有助于提升母語文字的能力。
數字里的中國:漢字的衣裳數字里的中國:漢字的衣裳 前言
前言
這本小書講述的是漢字中的衣飾,顧名思義,就是要說說蘊藏在漢字本體之中的穿衣打扮之事。大多數青少年朋友或許并不熟悉這種講述文字里的故事的讀物。然而,文字本身就能講故事,這正是我們使用的表意漢字不同于表音文字的*大特點。青少年朋友讀一讀,有助于自己進一步了解我們的母語文字,并獲得一些新的知識。
本書所講的內容大致分為以下五個部分。
一說整衣。《南方之神的“緊身衣”》,從甲骨文中驅動南風的南方之神“因”的那件貼身衣來說衣服起源的故事。《“垂衣裳”如何“天下治”》,通過解讀“垂裳而治”這個成語中“垂”的含義,來講解服裝推動文明發展的作用。《“裘”字因何成了“求”》,解析《說文解字》把“裘”和“求”歸為一字的緣由,進而介紹裘裝的初始地位以及后世演變。
二說穿衣方式。《左衽與右衽:你是誰》,結合“衣”字春秋時代構形的量化分析,證明孔子“左衽”非華夏正統穿衣法的說法是符合歷史真實的。《左袒與右袒:你要啥》,從成語“東食西宿”中貪心妹妹的戲劇化表演切入,分析“袒”字中的服裝穿戴表意方式。
數字里的中國:漢字的衣裳 目錄
南方之神的“緊身衣”
“垂衣裳”如何“天下治”
“裘”字因何成了“求”
左衽與右衽:你是誰
左袒與右袒:你要啥
“桑麻”別貴賤
“治絲”與“老總”
絲綢之國與“念茲在茲”
冠的尺寸
消失的尾飾
圍裙是如何“咸魚翻身”的
襪的變遷
“緣”從哪里來
“黑頭巾”的來龍去脈
“黑衣人”的前世今生
黃袍與綠帽
何為“紅得發紫”
數字里的中國:漢字的衣裳 作者簡介
劉志基,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副主任,上海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主要研究方向為漢字理論研究與古文字數字化研究。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