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廿四節氣詩詞曲100首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92324
- 條形碼:9787208192324 ; 978-7-208-19232-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廿四節氣詩詞曲100首 內容簡介
作為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二十四節氣”在中國傳統農耕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蘊含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淀,是先民效法自然、順應自然、利用自然的觀念之表現,是天人合一的智慧之外顯,是中國人對宇宙、自然的獨特認識。“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左傳·晏子對齊侯問》)中的“八風”,就是“八節之風”,是“二十四節氣”在文化生活中的藝術融會。“二十四節氣”在2006年成為中國“非遺”名錄后,又于2016年成為世界“非遺”名錄。我國的傳統詩詞文賦中也一直有其身影。它可以更好地讓我們理解中國人以往的生活,認識中國人的精神特質,激發中國情致情懷和文化自覺自信。本書包括100首作品,其中五絕、七言的詩各24首,詞24首、南曲24首,另有北曲4首。全書比較系統地,且運用了詩、詞、曲諸種古典韻文形式,吟詠二十四節氣,發揚經典、致敬傳統。
廿四節氣詩詞曲100首廿四節氣詩詞曲100首 前言
《廿四節氣詩詞曲100首》后記
2016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中國的二十四節氣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我覺得視作文化遺產還遠遠不夠,二十四節氣更是活化的傳統,并具有當代價值。它可以更好的讓我們理解中國人以往的生活,認識中國人精神的特質,激發中國情致情懷和文化自覺自信。
二十四節氣是科學的。約略30天一個周期的月相變化非常直觀,世界上不少古老民族都通過觀察月相而采用陰歷。但中國人了不起的是,早在先秦時代就掌握了二十四節氣,并在2000多年前漢武帝時期就將二十四節氣納入《太初歷》,正確地反映了地球繞太陽公轉周期規律。每個節氣的精準定位,使得中國人俗稱的陰歷、舊歷、農歷其實是兼備陰歷和陽歷雙重功能并指導生產生活的科學歷法。
二十四節氣也是文化的。從天象的變化,如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相應于氣象的變化、物候的變化,讓古代中國人把日子活得明明白白,把農業搞得扎扎實實,把生活過得熱熱鬧鬧。甚至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生態、政治、社會、人生的觀念體系,并由此演化了獨具風格的生活樣態。
廿四節氣詩詞曲100首 目錄
序一 紙上清輝 人間至味 高昌
序二 琵琶起舞換新聲 韓可勝
序三 王安潮
一、廿四節氣五絕24首
01五絕•立春
02五絕•雨水
03五絕•驚蟄
04五絕•春分
05五絕•清明
06五絕•谷雨
07五絕•立夏
08五絕•小滿
09五絕•芒種
10五絕•夏至
11五絕•小暑
12五絕•大暑
13五絕•立秋
14五絕•處暑
15五絕•白露
16五絕•秋分
17五絕•寒露
18五絕•霜降
19五絕•立冬
20五絕•小雪
21五絕•大雪
22五絕•冬至
23五絕•小寒
24五絕•大寒
二、廿四節氣七絕24首
01七絕•立春
02七絕•雨水
03七絕•驚蟄
04七絕•春分
05七絕•清明
06七絕•谷雨
07七絕•立夏
08七絕•小滿
09七絕•芒種
10七絕•夏至
11七絕•小暑
12七絕•大暑
13七絕•立秋
14七絕•處暑
15七絕•白露
16七絕•秋分
17七絕•寒露
18七絕•霜降
19七絕•立冬
20七絕•小雪
21七絕•大雪
22七絕•冬至
23七絕•小寒
24七絕•大寒
三、廿四節氣詞24首
01朝玉階•立春
02步蟾宮•雨水
03冉冉云•驚蟄
04攤破采桑子•春分
05攤破南鄉子•清明
06七娘子•谷雨
07后庭宴•立夏
08鞓紅•小滿
09賀熙朝•芒種
10金蕉葉•夏至
11明月逐人來•小暑
12握金釵•大暑
13甘州遍•立秋
14芭蕉雨•處暑
15厭金杯•白露
16緱山月•秋分
17玉梅令•寒露
18惜黃花•霜降
19勝勝令•立冬
20檐前鐵•小雪
21郭郎兒近拍•大雪
22甘州令•冬至
23紅林檎近•小寒
24江城梅花引•大寒
四、[南曲]廿四節氣曲24首
01[南曲]啄木兒•立春
02[南曲]傍妝臺•雨水
03[南曲]四塊金•驚蟄
04[南曲]畫眉序•春分
05[南曲]孝順歌•清明
06[南曲]綿搭絮•谷雨
07[南曲]解三酲•立夏
08[南曲]月兒高•小滿
09[南曲]西河柳•芒種
10[南曲]江兒水•夏至
11[南曲]鎖南枝•小暑
12[南曲]駐云飛•大暑
13[南曲]朝天歌•立秋
14[南曲]玉芙蓉•處暑
15[南曲]一江風•白露
16[南曲]紅葉兒•秋分
17[南曲]香羅帶•寒露
18[南曲]水紅花•霜降
19[南曲]皂羅袍•立冬
20[南曲]懶畫眉•小雪
21[南曲]馬鞍兒•大雪
22[南曲]銷金帳•冬至
23[南曲]錦法經•小寒
24[南曲]大勝樂•大寒
五、[北曲]節氣曲4首
01百字令•立春時令
04四塊玉•畫春分
05三棒鼓聲頻•清明新月
19蟾宮曲•立冬雅集
后記
廿四節氣詩詞曲100首 作者簡介
林在勇,文史學者、舊體詩人、劇作家,上海作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協會會員,中國戲劇文學學會理事。曾任華東師范大學副書記兼副校長、上海音樂學院書記兼院長,現任上海師范大學黨委書記,詩詞曲創作研究專業研究生導師。發表《心靈底片的曝光——試析莫言作品的瞬間印象方式》(1986)、《發展神話觀初論》(1989)、《孔子對中國古代辯證法思想的貢獻及其成因》(1991)等論文數十篇;出版《怪異:神乎其神的智慧》《瑪雅的智慧——浪漫神奇的文化隱喻》《論語日講》《張岱年學述》《見仁見智》等,主編《當代人文社科名家學述叢書》《中國文史百科·思想卷》等著作十余部。系原創音樂劇《夢臨湯顯祖》、歌劇《賀綠汀》、歌舞劇《2020好兒女》總策劃、作詞,音樂劇《春上海1949》編劇、作詞。獲國家藝術基金多項。
近年出版《雅頌有風——近體古體詩三百零五首》《比興而賦——詞牌創作三百零五例》《韻成入樂——散曲、雜劇二百曲牌創作合輯、附京劇曲詞》《心上過天風——壬寅詩馀200首》《壬寅詩存400首》《諦觀四季——壬寅百畫詩冊》《楹聯類纂——林在勇原創駢言1000副》《聲塵證道——林在勇歌詞唱段150首》《癸卯雜詩500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